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及气压线控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555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及气压线控制动系统,气压电控制动阀的阀体上设置有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所述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中的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PCB、密封垫、PCB板固定部件位于防尘罩与阀体组成的密封腔内;所述传感器PCB位于阀体远离其内腔的一侧,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贴附于传感器PCB上,且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的引气口通过贯穿阀体的通孔与控制腔连通;密封垫密封所述引气口与所述阀体;传感器PCB通过PCB固定部件固定;压力信号传输部件与传感器PCB电连接,并贯穿防尘罩,从防尘罩的外侧露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接采集控制腔压力作为反馈,减小了反馈压力的时间延迟,有利于实现电控制动阀输出压力的精准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及气压线控制动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特别涉及气压电控制动阀及气压线控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电控气压阀作为控制和调节车辆制动压力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严重影响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和操作稳定性。电控气压阀一般由比例和继动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口110接气源;现有电控气压阀出气口116接制动气室,作为该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现有电控气压阀排气口115接通大气,制动解除时,将制动气室内的气体排除。以增压为例,增压时,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电磁阀111打开,压缩气体进入控制腔,推动控制腔下移,至现有电控气压阀继动腔活塞118被现有电控气压阀控制腔活塞113推动克服现有电控气压阀继动腔弹簧119力下移,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口110与现有电控气压阀出气口116接通,气体进入到制动气室内,完成增压。当前气压电控制动阀通常在现有电控气压阀出气口116处放置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气压电控制动阀的输出压力,并将压力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Electricalcontrolunit,ECU),ECU将反馈压力与使气压电控制动阀稳定的目标压力进行对比,通过调节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电磁阀111和现有电控气压阀排气电磁阀114两个高速开关电磁阀的通断,完成控制腔压力调节。控制腔的压力大小直接决定现有电控气压阀控制腔活塞113和现有电控气压阀继动腔活塞118的位置,即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口110与现有电控气压阀出气口116之间的阀口开度,阀口开度最终决定输出压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压力的闭环控制。气压电控制动阀对制动压力调节的准确度和快速响应程度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控制品质。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的通断调节控制腔压力,再通过控制腔调节最终的输出压力,这样形成了“两级”的压力调节过程,增大了系统的延迟,增加了精确调控输出压力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电控制动阀反馈压力延迟大,压力精确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及气压线控制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包括阀体、控制腔活塞、控制腔进气口、继动腔活塞、电控制动阀进气口、电控制动阀出气口、电控制动阀排气口和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所述控制腔活塞和所述继动腔活塞将所述阀体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继动腔和进气腔,所述控制腔活塞分隔所述控制腔和所述继动腔,所述继动腔活塞分隔所述继动腔和所述进气腔,所述控制腔进气口与所述控制腔连通,所述电控制动阀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电控制动阀出气口与所述继动腔连通,所述控制腔活塞由控制腔气压控制,所述继动腔活塞由所述控制腔活塞控制;所述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包括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PCB、密封垫、PCB板固定部件、防尘罩以及压力信号传输部件;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PCB、密封垫、PCB板固定部件位于所述防尘罩与所述阀体组成的密封腔内;所述传感器PCB位于所述阀体远离其内腔的一侧,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贴附于所述传感器PCB上,且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的引气口通过贯穿所述阀体的通孔与所述控制腔连通;所述密封垫密封所述引气口与所述阀体;所述传感器PCB通过所述PCB固定部件固定;所述压力信号传输部件与所述传感器PCB电连接,并贯穿所述防尘罩,从所述防尘罩的外侧露出。可选的,所述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位于所述控制腔的顶部。可选的,所述密封垫为一体成型的环形密封垫。可选的,所述密封垫的厚度小于所述通孔所在区域中所述阀体的厚度。可选的,所述压力信号传输部件为探针。可选的,所述探针的数量为3。可选的,所述传感器PCB通过所述PCB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防尘罩上。可选的,所述PCB固定件为螺钉。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压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气压电控制动阀。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气压电控制动阀,采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相对于螺纹安装式的压力传感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的通气孔直径小,不会影响控制腔的容积,避免因加装传感器造成控制腔容积变化,影响电控制动阀原有参数。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通过一体成型的环形密封垫与所述电控制动阀的控制腔壁密封,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的同时,保证控制腔的气体不会产生泄漏,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贴装于所述传感器PCB上,传感器PCB与压力信号传输部件连接,使控制腔压力采集及传输一体化,同时有利于气压电控制动阀的小型化。而普通外接式压力传感器:体积大、需要三通接头,安装在气管上,精度较低;只能测量电控阀的输出压力,无法测量控制腔压力。本技术气压电控制动阀成本低,延时小且操作简单,通过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可直接采集控制腔压力作为反馈,减小了反馈压力的时间延迟,有利于实现电控制动阀输出压力的精准调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气压电控制动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剖解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压电控制动阀的压力调节过程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控制腔;3-控制腔活塞;30-内密封圈;31-外密封圈;4-贴片式压力传感器;5-密封垫;6-传感器PCB;7-压力信号传输部件;8-防尘罩;81-防尘罩密封件;82-防尘罩螺钉;9-螺钉;10-控制腔进气口;11-控制腔活塞限位板;12-继动腔;13-继动腔活塞;14-复位弹簧;15-继动腔活塞座;16-继动腔活塞座密封圈;17-进气腔;18-电控制动阀进气口;19-电控制动阀出气口;20-电控制动阀排气口;110-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口;111-现有电控气压阀进气电磁阀;112-现有电控气压阀控制腔;113-现有电控气压阀控制腔活塞;114-现有电控气压阀排气电磁阀;115-现有电控气压阀排气口;116-现有电控气压阀出气口;117-现有电控气压阀继动腔;118-现有电控气压阀继动腔活塞;119-现有电控气压阀继动腔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剖解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气压电控制动阀包括阀体1、控制腔活塞3、控制腔进气口10、继动腔活塞13、电控制动阀进气口18、电控制动阀出气口19、电控制动阀排气口20和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控制腔活塞3和继动腔活塞13将阀体1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2、继动腔12和进气腔17,控制腔活塞3分隔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控制腔活塞(3)、控制腔进气口(10)、继动腔活塞(13)、电控制动阀进气口(18)、电控制动阀出气口(19)、电控制动阀排气口(20)和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所述控制腔活塞(3)和所述继动腔活塞(13)将所述阀体(1)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2)、继动腔(12)和进气腔(17),所述控制腔活塞(3)分隔所述控制腔(2)和所述继动腔(12),所述继动腔活塞(13)分隔所述继动腔(12)和所述进气腔(17),所述控制腔进气口(10)与所述控制腔(2)连通,所述电控制动阀进气口(18)与所述进气腔(17)连通,所述电控制动阀出气口(19)与所述继动腔(12)连通,所述控制腔活塞(3)由控制腔(2)气压控制,所述继动腔活塞(13)由所述控制腔活塞(3)控制;/n所述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包括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传感器PCB(6)、密封垫(5)、PCB板固定部件、防尘罩(8)以及压力信号传输部件(7);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传感器PCB(6)、密封垫(5)、PCB板固定部件位于所述防尘罩(8)与所述阀体(1)组成的密封腔内;所述传感器PCB(6)位于所述阀体(1)远离其内腔的一侧,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贴附于所述传感器PCB(6)上,且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的引气口通过贯穿所述阀体(1)的通孔与所述控制腔(2)连通;所述密封垫(5)密封所述引气口与所述阀体(1);所述传感器PCB(6)通过所述PCB固定部件固定;所述压力信号传输部件(7)与所述传感器PCB(6)电连接,并贯穿所述防尘罩(8),从所述防尘罩(8)的外侧露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电控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控制腔活塞(3)、控制腔进气口(10)、继动腔活塞(13)、电控制动阀进气口(18)、电控制动阀出气口(19)、电控制动阀排气口(20)和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所述控制腔活塞(3)和所述继动腔活塞(13)将所述阀体(1)的内腔分隔为控制腔(2)、继动腔(12)和进气腔(17),所述控制腔活塞(3)分隔所述控制腔(2)和所述继动腔(12),所述继动腔活塞(13)分隔所述继动腔(12)和所述进气腔(17),所述控制腔进气口(10)与所述控制腔(2)连通,所述电控制动阀进气口(18)与所述进气腔(17)连通,所述电控制动阀出气口(19)与所述继动腔(12)连通,所述控制腔活塞(3)由控制腔(2)气压控制,所述继动腔活塞(13)由所述控制腔活塞(3)控制;
所述控制腔气压检测模块包括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传感器PCB(6)、密封垫(5)、PCB板固定部件、防尘罩(8)以及压力信号传输部件(7);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传感器PCB(6)、密封垫(5)、PCB板固定部件位于所述防尘罩(8)与所述阀体(1)组成的密封腔内;所述传感器PCB(6)位于所述阀体(1)远离其内腔的一侧,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贴附于所述传感器PCB(6)上,且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4)的引气口通过贯穿所述阀体(1)的通孔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显杰彭乾林进贵毛慧奇刘学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所托杭州汽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