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车载控制器和汽车技术

技术编号:292554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车载控制器和汽车,首先通过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然后分析所述外界图像中是否含有待寻的人像、物品、和/或分析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通过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并利用所采集到的外界图像来进行人像识别、物品识别和路面识别,即利用目前数量庞大的汽车所形成的汽车网来进行社会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然后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以确定,以保证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的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由此进一步扩展了汽车的使用范围,且进一步增强其识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车载控制器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业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车载控制器和汽车。
技术介绍
自2009年至今,中国已连续9年雄踞全球汽车产销量榜首,其中,2017年,汽车的产量为2900万量,销量为2887万辆。2018年,汽车的产量为2780.9万辆,销量为2808.1万辆,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经历消费升级,汽车市场也将会迎来更大的增长。随之带来的是汽车更加普及、千人汽车保有量的提高,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辆甚至更多,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民用汽车主要以驾驶代步、运载少量物品为使用目的,其使用范围较窄,虽然有采用车载摄像头进行识别的方案,但识别效果较差。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强汽车的识别效果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通过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分析所述外界图像中是否含有待寻的人像、物品、和/或分析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并利用所采集到的外界图像来进行人像识别、物品识别和路面识别,即利用目前数量庞大的汽车所形成的汽车网来进行社会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然后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以确定,以保证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的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由此进一步扩展了汽车的使用范围,且进一步增强其识别效果。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的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分析外界图像中待寻的人像或物品的过程包括:通过车身控制器接收来自网络或用户终端的图像、和/或用户填写的特征信息;所述图像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描述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在所述外界图像中,识别是否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得到相应的所述分析结果。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车身控制器便于接收多种方式所得到的图像、和/或特征信息,且结合图像和相应的特征信息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进一步,所述识别的过程包括:精确识别和/或筛查识别;所述筛查识别包括: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同一类物品的共性特征和/或人像的特征点的比例区间;所述精确识别包括:通过特征点的识别匹配单件特定物品的特征和或特定的人像的特征。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通过神经网络对外界图像进行筛查识别,提高识别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特征点的识别匹配即精确识别提高识别的准确度;结合筛查识别和精确识别后,在提高识别效率的同时,且能保证识别的准确度,进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进一步,所述分析外界图像中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包括:经过含有所述路面污物的路面,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路面污染物下是否含有隐藏物,并拍摄图像;或,通过偏航率传感器和激光摄像头,分析路面破损的深度;或,拍摄路面与车轮的打滑度;得到相应的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分析结果中含有GPS信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析路面的实际路况,并得到含有GPS信息的分析结果,便于将路面识别的实际路况发给即将或有意向经过此位置的汽车。进一步,将所述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包括:由所述第三方识别是否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或识别路面污物遮挡下的实际路况中的深度、隐藏物、汽车抖动、或与车轮的打滑度;其中,所述第三方为汽车平台或归属所述汽车平台的多台汽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方的再次识别,进一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进一步,还包括:预先将待识别的人像或物品的图像发送至所述汽车平台进行隐私审核,审核通过后执行后续步骤。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防止待识别的人像或物品的图像的隐私信息外漏。进一步,还包括:归属所述汽车平台的多台汽车识别后,均向所述汽车平台发送分析结果;在所述汽车平台根据所述多台汽车的分析结果,汇总为唯一的分析结果;每台汽车接收所述汽车平台反馈的唯一的分析结果。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汽车平台将多台汽车的分析结果汇总为唯一的分析结果,并向每台汽车反馈,进一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且便于向每台汽车及时了解社会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的实时进展情况。进一步,还包括:通过所述汽车平台向关联的汽车发送路面的实际路况的提醒。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平台将实际路况发给关联的汽车,使即将或有意向经过此位置的汽车便于根据实际路况的提醒做出慢行或绕道等处理操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车载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本专利技术还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车载控制器,包括:接收模块,接收至少一辆汽车或汽车平台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以及所述汽车分析外界图像中是否含有待寻的人像、物品、和/或分析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鉴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数据,再次分析,将所述分析结果反馈至发起方汽车或汽车平台。进一步,所述鉴别模块,用于执行以下分析:筛查识别包括: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同一类物品的共性特征和/或人像的特征点的比例区间;精确识别包括:通过特征点的识别匹配单件特定物品的特征和或特定的人像的特征;识别是否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或识别路面污物遮挡下的实际路况中的深度、隐藏物、汽车抖动、或与车轮的打滑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具有摄像头,包括上述的车载控制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处理汽车摄像头识别数据的方法,包括:车载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传送的要识别的图像,上传到汽车平台;所述汽车平台将所述来自用户的要识别的图像发送至其他归属的车辆分别进行鉴别;每个车辆通过自身的车载摄像头采集图像识别后,产生鉴别结果,并将各自的鉴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汽车平台;所述汽车平台汇总确定出唯一结果反馈至所述车载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的有益效果是:汽车的车载控制器中的控制芯片控制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并利用所采集到的外界图像来进行人像识别、物品识别和路面识别,即利用目前数量庞大的汽车所形成的汽车网来进行社会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然后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以确定,以保证寻人、寻物以及进行路面识别的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进一步扩展了汽车的使用范围,且进一步增强其识别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车身的摄像头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寻人/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n分析所述外界图像中是否含有待寻的人像、物品、和/或分析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n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汽车摄像头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汽车车身上的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
分析所述外界图像中是否含有待寻的人像、物品、和/或分析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
将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外界图像中待寻的人像或物品的过程包括:
通过车身控制器接收来自网络或用户终端的图像、和/或用户填写的特征信息;所述图像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描述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
在所述外界图像中,识别是否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得到相应的所述分析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的过程包括:精确识别和/或筛查识别;
所述筛查识别包括: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同一类物品的共性特征和/或人像的特征点的比例区间;
所述精确识别包括:通过特征点的识别匹配单件特定物品的特征和或特定的人像的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外界图像中路面污物下的实际路况包括:
经过含有所述路面污物的路面,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路面污染物下是否含有隐藏物以及深度,并拍摄图像;
或,通过偏航率传感器确定车轮的打滑度,并拍摄图像;
得到相应的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分析结果中含有GPS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发送再次鉴别,包括:
由所述第三方识别是否含有所述待寻的人像或物品,或识别路面污物遮挡下的实际路况中的深度、隐藏物、汽车抖动、或与车轮的打滑度;
其中,所述第三方为汽车平台或归属所述汽车平台的多台汽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将待识别的人像或物品的图像发送至所述汽车平台进行隐私审核,审核通过后执行后续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钢曹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