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系统、追踪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54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追踪系统、追踪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追踪系统包括追踪模块以及设置在待监控路段的一组数据采集节点,其中:一组数据采集节点中的每个数据采集节点包括第一采集器和第二采集器,第一采集器用于获取身份特征数据,第二采集器用于获取位置数据,第一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一路段,第二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二路段,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至少部分重合;一组数据采集节点至少包括按照行驶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第二数据采集节点;追踪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在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目标对象。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确保追踪数据采集的连续性以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追踪系统、追踪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追踪系统、追踪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用于数据采集领域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例如,在交通领域,一种数据采集方案是在关键路口设置拍照设备以及测速设备,对超出限速的车辆进行图像采集,以便后续进行车牌识别。在交通领域,还存在一种数据采集需求,对待监控路段上的车辆进行交通测序。交通测序是指获取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形成的连续运动轨迹。这就要求数据采集设备针对整个待监控路段连续采集目标对象的追踪数据。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受限于数据采集设备的硬件配置,单个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覆盖范围有限,通常无法覆盖整个目标路段,无法对目标路段进行整体监控。而采用多个数据采集设备分段监控,由于不同的数据采集设备之间难以衔接,多个采集设备之间的数据很难匹配融合,很难实现针对目标路段上同一目标对象的追踪数据的连续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追踪系统、追踪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供一种追踪数据的采集方式,实现对待监控路段上的目标对象进行连续的追踪数据采集。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追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追踪模块以及设置在待监控路段的一组数据采集节点,其中:所述一组数据采集节点中的每个数据采集节点包括第一采集器和第二采集器,所述第一采集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对应的身份特征数据,所述第二采集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位置数据,针对同一数据采集节点,所述第一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一路段,所述第二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二路段,所述第一路段和所述第二路段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一组数据采集节点至少包括按照行驶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或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不存在重合区域;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存在重合区域;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在所述第二路段的重合区域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或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存在重合区域;所述追踪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采集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在所述重合区域的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构建在所述数据采集节点或所述追踪模块中的匹配单元,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重合区域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做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同一目标对象分别在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建立关联。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追踪数据的采集方法,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系统的数据采集节点,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对行驶在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上的目标对象进行监控,得到目标对象的身份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向追踪模块发送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以便所述追踪模块根据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或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监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对行驶在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上的目标对象进行监控,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对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重合区域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做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同一目标对象分别在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建立关联。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追踪数据的处理方法,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系统的追踪模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定位所述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包括:当无法实现身份特征数据的匹配,或者,身份特征数据匹配失败时,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在重合监控范围内采集的位置数据做匹配。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以及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数据是否均包含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当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以及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数据均包含所述身份特征数据时,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基于身份特征数据的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定位相同的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或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数据不包含所述身份特征数据时,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在重合监控范围内采集的位置数据做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定位相同的目标对象。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数据不包含所述身份特征数据且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数据包含所述身份特征数据时,缓存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在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在重合监控范围内采集的位置数据做匹配时,基于缓存的身份特征数据进行复核。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定位所述目标对象之前,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采集到的目标对象的第一身份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身份特征数据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局标识;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以及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做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采集到的位置数据中对应目标对象的位置数据;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采集到的与所述目标对象相关的位置数据绑定所述第一全局标识。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追踪模块以及设置在待监控路段的一组数据采集节点,其中:/n所述一组数据采集节点中的每个数据采集节点包括第一采集器和第二采集器,所述第一采集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对应的身份特征数据,所述第二采集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位置数据,针对同一数据采集节点,所述第一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一路段,所述第二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二路段,所述第一路段和所述第二路段至少部分重合;/n所述一组数据采集节点至少包括按照行驶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第二数据采集节点;/n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或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追踪模块以及设置在待监控路段的一组数据采集节点,其中:
所述一组数据采集节点中的每个数据采集节点包括第一采集器和第二采集器,所述第一采集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对应的身份特征数据,所述第二采集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位置数据,针对同一数据采集节点,所述第一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一路段,所述第二采集器的监控范围包括第二路段,所述第一路段和所述第二路段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一组数据采集节点至少包括按照行驶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第二数据采集节点;
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或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不存在重合区域;
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存在重合区域;
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在所述第二路段的重合区域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或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第二路段存在重合区域;
所述追踪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身份特征数据采集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在所述重合区域的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追踪所述目标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构建在所述数据采集节点或所述追踪模块中的匹配单元,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节点的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重合区域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做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同一目标对象分别在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建立关联。


6.一种追踪数据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追踪系统的数据采集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对行驶在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上的目标对象进行监控,得到目标对象的身份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向追踪模块发送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以便所述追踪模块根据所述身份特征数据和/或所述位置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内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对行驶在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上的目标对象进行监控,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对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重合区域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做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同一目标对象分别在所述第一路段与所述第二路段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建立关联。


8.一种追踪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追踪系统的追踪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身份特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
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的监控范围定位所述目标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身份特征数据和/或位置数据进行匹配,包括:
当无法实现身份特征数据的匹配,或者,身份特征数据匹配失败时,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在重合监控范围内采集的位置数据做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照波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