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41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4
一种透气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包括透气层、导湿层、吸湿层及基层,所述透气层包括网状纱线及网状纱线倾斜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层,相邻所述网状纱线之间形成菱形网孔,所述导湿层包括导湿经线和导湿纬线,所述导湿纬线间隔排布,且导湿经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依次穿过导湿纬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湿纬线与导湿经线的排列方式,从而大大增加导湿层与透气层之间的透气空间,防止汗液堵塞纤维间的流通空间,且菱形网孔发生变形后可以改变体积从而使透气空间和外界之间产生气压差,使空气涌入透气空间内,之后弹性网层复位,将携带湿气的闷热空气通过菱形网孔排走,从而提高面料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面料
本技术公开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是一种透气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传统的透气面料一般通过增加纤维间空气的流通空间来在保证透气效果,但是纤维间的流通空间变大,当人体局部大量出汗,如腋下等位置,容易堵塞纤维间的流通空间,使得面料的透气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气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面料,包括透气层、导湿层、吸湿层及基层,所述透气层包括网状纱线及网状纱线倾斜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层,相邻所述网状纱线之间形成菱形网孔,所述导湿层包括导湿经线和导湿纬线,所述导湿纬线间隔排布,且导湿经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依次穿过导湿纬线,并在导湿层与透气层之间形成透气空间。作为优选,所述导湿纬线包括导湿芯纱及缠绕在导湿芯纱外侧的绕卷纱,所述导湿芯纱采用汉麻,所述绕卷纱采用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复合编织成的网状纤维。作为优选,所述吸湿层包括由竹炭纤维编织成的蜂窝状的吸湿网,相邻所述竹炭纤维之间形成蜂窝网孔。作为优选,所述导湿经线采用两条马海毛纤维相互螺旋缠绕而成。作为优选,所述基层由若干根相互间隔排列的连接纬线和连接经线编织而成,所述连接纬线和连接经线之间穿插有牛奶丝,所述连接纬线和连接经线均采用珍珠纤维。作为优选,所述网状纱线采用菠萝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湿纬线与导湿经线的排列方式,从而大大增加导湿层与透气层之间的透气空间,防止汗液堵塞纤维间的流通空间,且菱形网孔发生变形后可以改变体积从而使透气空间和外界之间产生气压差,使空气涌入透气空间内,之后弹性网层复位,将携带湿气的闷热空气通过菱形网孔排走,从而提高面料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为透气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湿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湿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湿经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基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透气层;2、导湿层;3、吸湿层;4、基层;5、蜂窝网孔;6、导湿纬线;7、导湿经线;8、透气空间;9、网状纱线;10、菱形网孔;11、导湿芯纱;12、绕卷纱;13、马海毛纤维;14、连接经线;15、连接纬线;16、牛奶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透气面料,如图1-图6所示,包括透气层1、导湿层2、吸湿层3及基层4,透气层1包括网状纱线9及网状纱线9倾斜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层,相邻网状纱线9之间形成菱形网孔10,导湿层2包括导湿经线7和导湿纬线6,导湿纬线6间隔排布,且导湿经线7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依次穿过导湿纬线6,并在导湿层2与透气层1之间形成透气空间8。由于网状纱线9采用菠萝纤维,其中,菠萝纤维由许多纤维束紧密结合而成,每个纤维束又由10~20根单纤维细胞集合组成,并且纤维表面粗糙,有纵向缝隙和孔洞,横向有枝节,无天然扭曲,使得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层具有高度弹性和韧性,菱形网孔10在弹性网层发生变形时,会随之发生变形,并且当导湿层2积蓄大量汗水时,由于导湿纬线6间隔排布,且导湿经线7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依次穿过导湿纬线6,从而大大增加导湿层2与透气层1之间的透气空间8,并且菱形网孔10发生变形后可以改变体积从而使透气空间8和外界之间产生气压差,使空气涌入透气空间8内,之后弹性网层复位,将携带湿气的闷热空气通过菱形网孔10排走;其中,导湿纬线6包括导湿芯纱11及缠绕在导湿芯纱11外侧的绕卷纱12,导湿芯纱11采用汉麻,绕卷纱12采用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复合编织成的网状纤维,而汉麻具有干燥、纤维细、纤维横截面形状复杂等特点,它能避免静电积聚,不会摩擦起球和吸附灰尘,其耐热性也比其他面料高很多,它还能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其纤维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两倍左右,同时汉麻纤维具有抗菌、防腐、防霉等功能,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且吸湿后显著膨胀与涤纶纤维之间的间隙缩小,使得当导湿层2的局部吸收大量汗水时会将该处的间隙变小,防止局部发生起坨,而影响面料的美观性,而多余的汗液会沿着一上一下的导湿经线7进行扩散至透气空间8内。其中,导湿经线7采用两条马海毛纤维13相互螺旋缠绕而成,具有弹性恢复率高,抗皱能力强,耐磨性和吸湿性好的特点,其螺旋缠绕而成的导湿经线7能够容纳更多的汗水疏导到透气层1与导湿层2之间的透气空间8内。吸湿层3包括由竹炭纤维编织成的蜂窝状的吸湿网,相邻竹炭纤维之间形成蜂窝网孔5。其中,竹炭纤维天生具有细化的蜂窝化微孔,该特殊的蜂窝状结构使其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的特点,蜂窝网孔5能够增加立体空间体积,从而提高汗液的吸收速度,使吸收的汗液能够快速疏导到导湿层2。基层4由若干根相互间隔排列的连接纬线15和连接经线14编织而成,连接纬线15和连接经线14之间穿插有牛奶丝16,连接纬线15和连接经线14均采用珍珠纤维,珍珠纤维既有珍珠养颜护肤功效,又有粘胶纤维吸湿透气、服用舒适的特性。珍珠纤维表面均匀分布着珍珠微粒,长期与皮肤接触,具有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抗紫外线的功效,并且牛奶丝16制成的面料在贴身穿着有润肌养肤,滋滑皮肤的功效,同时牛奶丝16还具有天然持久的抑菌功能,对有害皮肤的杆菌、球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层(1)、导湿层(2)、吸湿层(3)及基层(4),所述透气层(1)包括网状纱线(9)及网状纱线(9)倾斜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层,相邻所述网状纱线(9)之间形成菱形网孔(10),所述导湿层(2)包括导湿经线(7)和导湿纬线(6),所述导湿纬线(6)间隔排布,且导湿经线(7)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依次穿过导湿纬线(6),并在导湿层(2)与透气层(1)之间形成透气空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层(1)、导湿层(2)、吸湿层(3)及基层(4),所述透气层(1)包括网状纱线(9)及网状纱线(9)倾斜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层,相邻所述网状纱线(9)之间形成菱形网孔(10),所述导湿层(2)包括导湿经线(7)和导湿纬线(6),所述导湿纬线(6)间隔排布,且导湿经线(7)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依次穿过导湿纬线(6),并在导湿层(2)与透气层(1)之间形成透气空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纬线(6)包括导湿芯纱(11)及缠绕在导湿芯纱(11)外侧的绕卷纱(12),所述导湿芯纱(11)采用汉麻,所述绕卷纱(12)采用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复合编织成的网状纤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安法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晟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