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528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塑系统,包括有用于制作模型的塑形模具、用于供液态光敏材料进入到所述塑形模具内的进料装置和用于固化所述模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塑形模具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液态光敏材料形成模型的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进料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塑形模具为透明材质。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注塑件的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系统
本申请涉及注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设计和产品的需求增加,注塑成型已经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产品外观实现方式,注塑成型的优点是批量生产时单件成本极低,通常各种塑料的稳定性高,耐性好,选择范围广,可以制作更具设计感的外观。主要实现方式是,将选定的塑料粒子通过加温的方式,使之变成熔融状态,然后将这种熔融状态的塑料粒子通过挤压的方式挤入预先制作好的钢模,进入钢模后,熔融状态的塑料粒子随着脱离热源,温度降低,不再具有流动性,彻底冷却后变成固体的塑料粒子被钢制模具约束形成需要的形状,通过剪除进料口的多余塑料并打磨,最终完成模型制作。在整个注塑件制作周期内,工序繁琐,制作周期长,效率较低,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金属模具的制作时间和材料成本极高,一旦设计失误,修改模具时间和材料成本都比较高。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注塑件的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系统,利用注塑模具对光敏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工序简单,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其能够解决现有注塑件的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塑系统,包括有用于制作模型的塑形模具、用于供液态光敏材料进入到所述塑形模具内的进料装置和用于固化所述模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塑形模具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液态光敏材料形成模型的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进料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塑形模具为透明材质。优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外设置有用于给液态光敏材料加热的加热模块。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化腔室,所述塑形模具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内,且所述固化腔室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模型降温的制冷装置,且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所述固化腔室外并与所述固化腔室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的内侧壁,且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环绕设置在所述塑形模具周侧。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外。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为20摄氏度-100摄氏度。优选地,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10摄氏度。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包括有多根UV固化灯,多根所述UV固化灯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的侧壁上、并环绕分布在所述塑形模具的周侧。优选地,所述塑形模具包括有定模具和与所述定模具可拆卸地连接的动模具,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动模具之间形成所述型腔,所述定模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的前壁内侧,所述动模具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内。优选地,所述动模具上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型腔内、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动模具的外部,所述顶针能够随着所述动模具移动并能与所述动模具相对移动,所述固化腔室内设置有挡板,当所述动模具带动所述顶针远离所述定模具的一端抵在所述挡板时,所述顶针停止移动并将所述模型顶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塑系统,利用常温下粘度较高的光敏材料,经过进料装置进入塑形模具内,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下实现化学交联固化,交联固化后的光敏材料不再可以通过高温熔融,性质稳定,可以通过改善光敏材料的化学结构实现不同的材料从硬到软,耐热耐化学等各自性能要求。材料成型后变成热固性材料耐热更好,模具可以采用更为廉价的聚合物模具,代替昂贵的钢材质模具。光敏注塑可以通过调整光敏材料的收缩率减少收缩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实现规模化生产模具,成本低,制作周期短,是小批量试制品开发的最佳选择。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注塑件的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注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模型在塑形模具内发生交联反应);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注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模型脱模后发生交联反应)。图中:1、进料斗;2、进料筒;3、加热模块;4、定模具;5、动模具;6、型腔;7、固化腔室;8、驱动装置;9、UV固化灯;10、挡板;11、送料装置;12、顶针。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参考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注塑系统,包括有用于制作模型的塑形模具和用于供液态光敏材料进入到塑形模具内的进料装置,塑形模具设置有型腔6、以供液态光敏材料在型腔6内形成模型,并且进料装置与型腔6相连通,以供液态光敏材料进入到型腔6内。该注塑系统还包括有紫外线照射装置,紫外线照射装置能够发出紫外线来照射模型,光敏材料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保持模型的形状不变,化学交联发生,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使整个模型的强度增加,不再具有热塑性。并且,塑形模具为透明材质,以使紫外线能够穿过塑形模具照射在模型上,可以实现在塑形模具中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形变少,并且提高了模型的固化效果和速度。塑形模具的材质具体可以是聚氨酯或亚克力或者玻璃或者环氧树脂或者硅胶,或其他透明材质,这里不对其做具体限定。光敏材料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下实现化学交联固化,交联固化后的光敏材料不再可以通过高温熔融,性质稳定,可以通过改善光敏材料的化学结构实现不同的材料从硬到软,耐热耐化学等各自性能要求。与现有的热塑性材料的注塑成型方式相比,本注塑系统的优势在于材料的选择性更广,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对于温度的依赖变低,材料在低温度下即可实现流动态,通常热塑性材料需要达到200摄氏度以上,热敏材料的流动性更好,送料问题更少,材料成型后变成热固性材料耐热更好,模具可以采用更为廉价的聚合物模具,代替昂贵的钢材质模具。光敏注塑可以通过调整光敏材料的收缩率减少收缩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实现规模化生产模具,成本低,制作周期短,是小批量试制品开发的最佳选择。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注塑件的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为了便于液态光敏材料流入到型腔6内,在进料装置外设置有加热模块3,以对流入进料装置内的液态光敏材料加热,使光敏材料的粘度降低,从而提高光敏材料的流动性。本实施例中,该注塑系统还包括有固化腔室7,塑形模具设置在固化腔室7内,并且固化腔室7内设置有制冷装置,以便于制冷装置对塑形模具降温,从而对模型降温。进料装置设置在固化腔室7外,并且进料装置与固化腔室7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化腔室7与进料装置相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制作模型的塑形模具、用于供液态光敏材料进入到所述塑形模具内的进料装置和用于固化所述模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塑形模具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液态光敏材料形成模型的型腔(6),所述型腔(6)与所述进料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塑形模具为透明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制作模型的塑形模具、用于供液态光敏材料进入到所述塑形模具内的进料装置和用于固化所述模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塑形模具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液态光敏材料形成模型的型腔(6),所述型腔(6)与所述进料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塑形模具为透明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外设置有用于给液态光敏材料加热的加热模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化腔室(7),所述塑形模具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7)内,且所述固化腔室(7)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模型降温的制冷装置,且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所述固化腔室(7)外并与所述固化腔室(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7)的内侧壁,且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环绕设置在所述塑形模具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化腔室(7)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3)的加热温度为20摄氏度-100摄氏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梓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