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24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设置在料斗架上;称料秤,包括箱体、隔板、滚轮组,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长形通孔,所述隔板穿过长形通孔设置,所述隔板在箱体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滚轮组设置在箱体开有长形通孔一侧,所述隔板与滚轮组之间滚动连接,所述箱体下方设有承重传感器,所述称料秤设置在储料斗上方,所述称料秤通过承重传感器与储料斗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置在称料秤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可以称量更多物料,有箱体壁阻挡不容易产生扬尘,使用寿命也更长,更不容易出现故障;2、可以自动停止加料,称料秤向储料斗内下入经过定量的物料,准确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
技术介绍
重混凝土通常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骨料制备,如采用重晶石、铁矿石、钢屑等作骨料,是一种含有高密度集材的混凝土,和锶水泥、钡水泥共同配置时可作为防辐射混凝土,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主要作为核工程的屏蔽结构材料。在重混凝土配置时,需要对投放的各种物料进行规定的配比,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料斗秤对各种物料称重,但是物料落在料斗秤的接料盘上时容易起扬尘,且物料可能落出接料盘,导致称量不准确,有的接料盘采用翻转的方式将物料下料,长期受物料下料冲击,翻转机构易出现故障。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耐用的混凝土称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耐用的混凝土称重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设置在料斗架上;称料秤,包括箱体、隔板、滚轮组,所述箱体上方为进料口,所述箱体下方为出料口,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长形通孔,所述隔板穿过长形通孔设置,所述隔板在箱体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滚轮组设置在箱体开有长形通孔一侧,所述隔板与滚轮组之间滚动连接,所述箱体下方设有承重传感器,所述称料秤设置在储料斗上方,所述称料秤通过承重传感器与储料斗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置在称料秤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包括滚轮一、滚轮二、滚轮三。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一设置在长形通孔下部,所述滚轮一两端通过固定板与箱体连接,所述滚轮二与滚轮三通过滚轮支架设置在箱体侧面,所述滚轮三位于滚轮二上方,所述隔板底面与滚轮一上方接触,所述隔板穿过滚轮二与滚轮三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二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同步轮一、同步带、同步轮二、驱动电机,所述同步轮一设置在滚轮二一端,所述同步轮二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同步带与同步轮一、同步轮二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箱体侧面。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与隔板一边接触处设有密封缓冲条,所述密封缓冲条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密封缓冲条中部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下底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横向向外延伸出支撑板,所述承重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料斗架上设有显示控制器,所述显示控制器与承重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下方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显示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1、采用箱体、隔板与滚轮组配合取代了原有的料盘与翻转机构,可以称量更多物料,有箱体壁阻挡不容易产生扬尘,使用寿命也更长,更不容易出现故障;2、当从进料斗向秤料秤内进料达到设定重量时,可以自动停止加料,称料秤向储料斗内下入经过定量的物料,准确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称重机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称重机构后视图;图3为本称重机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滚轮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称重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示意图;图7为图5中B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7,其中1、储料斗;11、料斗架;111、显示控制器;2、秤料秤;21、箱体;211、进料口;212、出料口;213、长形通孔;22、隔板;23、滚轮组;231、滚轮一;232、滚轮二;233、滚轮三;234、固定架;235、滚轮支架;24、承重传感器;25、驱动装置;251、同步轮一;252、同步带;253、同步轮二;254、驱动电机;2541、安装架;26、密封缓冲条;261、衔接槽;3、进料斗;31、电动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本混凝土称重机构包括:储料斗1,所述储料斗1设置在料斗架11上;称料秤2,包括箱体21、隔板22、滚轮组23,所述箱体21上方为进料口211,所述箱体21下方为出料口212,所述箱体21侧面设有长形通孔213,所述隔板22穿过长形通孔213设置,所述隔板22在箱体21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滚轮组23设置在箱体21开有长形通孔213一侧,所述隔板22与滚轮组23之间滚动连接,所述箱体21下方设有承重传感器24,所述称料秤2设置在储料斗1上方,所述称料秤2通过承重传感器24与储料斗1连接;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设置在称料秤2上方。具体的,对混凝土的物料进行称重时,隔板22位于箱体21内,与箱体21配合,使称料秤2形成一个下底密封的容器,由进料斗3从进料口211向称料秤2内逐渐加料,由于隔板22的阻挡,物料会停留在称料秤2内,当物料加到设定的重量时,承重传感器24会发出信号,进料斗3停止向称料秤2加料,然后由滚轮组23带动隔板22通过长形通孔213从箱体21内抽出,物料从出料口212落入储料斗1,之后滚轮组23反向工作,将隔板22重新插入箱体21内,完成一份物料的称量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接料盘与翻转装置配合的称重机构,本技术采用箱体21、隔板22与滚轮组23的配合方式,称重机构更加结实耐用,不易发生故障,且称重时物料稳定入箱体21内,减少扬尘的产生,也不会从箱体21内落出,提高称量的准确度。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滚轮组23包括滚轮一231、滚轮二232、滚轮三233。所述滚轮一231设置在长形通孔213下部,所述滚轮一231两端通过固定板234与箱体21连接,所述滚轮二232与滚轮三233通过滚轮支架235设置在箱体21侧面,所述滚轮三233位于滚轮二232上方,所述隔板22底面与滚轮一231上方接触,所述隔板22穿过滚轮二232与滚轮三233之间。具体的,滚轮组23采用上述方案进行设置,可以减少隔板22与箱体21之间的摩擦,提高箱体21与隔板22的使用寿命,滚轮二232与滚轮三233上下夹持着隔板22,使隔板22可以稳定地实现抽出与插入箱体21的步骤。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滚轮二232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25,所述驱动装置25包括同步轮一251、同步带252、同步轮二253、驱动电机254,所述同步轮一251设置在滚轮二232一端,所述同步轮二253与驱动电机254连接,所述同步带252与同步轮一251、同步轮二253配合。所述驱动电机254通过安装架2541固定在箱体21侧面。具体的,通过同步轮与驱动电机254的配合,可以更准确地控制滚轮组23带动隔板21运动,也使驱动电机254的安装位置更加合理,节约了安装空间。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箱体21内与隔板22一边接触处设有密封缓冲条26,所述密封缓冲条26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密封缓冲条26中部设有衔接槽261,所述衔接槽261下底面为向下倾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料斗(1),所述储料斗(1)设置在料斗架(11)上;/n称料秤(2),包括箱体(21)、隔板(22)、滚轮组(23),所述箱体(21)上方为进料口(211),所述箱体(21)下方为出料口(212),所述箱体(21)侧面设有长形通孔(213),所述隔板(22)穿过长形通孔(213)设置,所述隔板(22)在箱体(21)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滚轮组(23)设置在箱体(21)开有长形通孔(213)一侧,所述隔板(22)与滚轮组(23)之间滚动连接,所述箱体(21)下方设有承重传感器(24),所述称料秤(2)设置在储料斗(1)上方,所述称料秤(2)通过承重传感器(24)与储料斗(1)连接;/n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设置在称料秤(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斗(1),所述储料斗(1)设置在料斗架(11)上;
称料秤(2),包括箱体(21)、隔板(22)、滚轮组(23),所述箱体(21)上方为进料口(211),所述箱体(21)下方为出料口(212),所述箱体(21)侧面设有长形通孔(213),所述隔板(22)穿过长形通孔(213)设置,所述隔板(22)在箱体(21)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滚轮组(23)设置在箱体(21)开有长形通孔(213)一侧,所述隔板(22)与滚轮组(23)之间滚动连接,所述箱体(21)下方设有承重传感器(24),所述称料秤(2)设置在储料斗(1)上方,所述称料秤(2)通过承重传感器(24)与储料斗(1)连接;
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设置在称料秤(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23)包括滚轮一(231)、滚轮二(232)、滚轮三(2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称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一(231)设置在长形通孔(213)下部,所述滚轮一(231)两端通过固定板(234)与箱体(21)连接,所述滚轮二(232)与滚轮三(233)通过滚轮支架(235)设置在箱体(21)侧面,所述滚轮三(233)位于滚轮二(232)上方,所述隔板(22)底面与滚轮一(231)上方接触,所述隔板(22)穿过滚轮二(232)与滚轮三(2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婷婷宋葵吴伟峰胡朝彬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鑫联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