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97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8
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包括上主体件、下主体件和金属试样,其中,下主体件呈圆柱形结构,在下主体件的上表面上向下竖直延伸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与下主体件同轴设置,使下主体件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圆台状的支撑台,在该支撑台上设置有下加强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通过双导轨相互制约式结构的设置,可较好的保证夹裝装置中的导向结构与金属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始终同轴,防止金属试样的失稳,避免整个夹裝装置与试验机压盘发生滑移,从而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准确,并提高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于评价金属材料承受压缩载荷的性能,压缩试验中试样发生失稳是一种常见现象。目前国内进行金属材料压缩试验主要是按照GB/T7314-2017《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标准执行。该标准中规定了两种试验方法,第一种是将被测样品直接放置在试验机的上、下压盘之间试验;第二种是在试验机上加以配合导向装置。GB/T7314-2017《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标准推荐的导向装置分为主体和导杆。这种导向装置在具体试验时,需将试样放置在主体腔中间,并将主体与导杆进行导孔间隙配合,导杆负责向下传递轴向压力。该导向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侧向滑动,以防止压缩试样提前失稳,影响测试的正常进行。这种导向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为:1、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导杆与导孔只是单轨配合,无法准确保证导杆和试样的同轴性;2、试验过程中由于试样失稳使装置的导杆与导孔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导致装置与设备压盘发生滑移,将严重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3、试验成功率较低,造成时间、能源和试验材料的浪费,试验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导向装置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较好的适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以提升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的效率和准确度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该装置通过双导轨相互制约式结构的设置,可较好的保证夹裝装置中的导向结构与金属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始终同轴,防止金属试样的失稳,避免整个夹裝装置与试验机压盘发生滑移,从而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准确,并提高了试验效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包括上主体件、下主体件和金属试样,其中,下主体件呈圆柱形结构,在下主体件的上表面上向下竖直延伸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与下主体件同轴设置,使下主体件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圆台状的支撑台,在该支撑台上设置有下加强垫片;所述的上主体件也呈圆柱形结构,且在上主体件的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一个盲孔,使上主体件的下部形成一个圆环形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能够配合套设在下主体件的导向槽内,在上主体件的内部,位于盲孔正方向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放置上加强垫片的键槽,该键槽与盲孔上下连通设置,在上主体件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取放金属试样的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与盲孔和键槽水平连通设置,使金属试样能够通过该楔形缺口置于上加强垫片与下加强垫片之间进行压缩试验。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直径为金属试样外径的1.5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下加强垫片为圆形结构,且下加强垫片的直径小于支撑台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的键槽和盲孔同轴设置,且键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盲孔的横截面面积。优选的,所述键槽横截面的一端为圆形,另一端为方形,上加强垫片卡设在键槽内,且上加强垫片与键槽的形状一致。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深度不小于盲孔的深度。优选的,所述金属试样的高度小于盲孔的深度。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装置整体严格按照GB/T7314-2017《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的标准要求进行设计,装置中内外嵌套式的内、外双导轨结构能够在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的过程中相互制约,为金属试样提供稳定、可靠的轴向压缩受力环境,有效防止金属试样在压缩试验的过程中发生失稳,导杆与导孔因产生过大的摩擦力以及夹裝装置与压缩设备压盘发生滑移等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问题的发生。装置整体稳定性高,可靠性强,能够很好的保证金属压缩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提高试验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装置中的各部件均以圆形结构为主,使装置整体具有良好的同轴度和稳定性。夹裝装置本身适应度高,可供室温至零下60℃的金属压缩试验使用,且试验数据准确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加强垫片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压缩试验成功试样(图左)与失败试样(图右)的对比照片;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对金属试样进行不同压缩变形程度的压缩试验对比照片;附图标记:1、上主体件,2、上加强垫片,3、金属试样,4、下加强垫片,5、下主体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包括上主体件1、下主体件5、上加强垫片2、下加强垫片4和金属试样3,其中,下主体件5呈圆柱形结构,在下主体件5的上表面上向下竖直延伸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与下主体件5同轴设置,使下主体件5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圆台状的支撑台,该支撑台的直径为金属试样3外径的1.5倍以上,下加强垫片4设置在该支撑台上,下加强垫片4为圆形结构,其直径略小于支撑台的直径,并与圆形支撑台同轴设置,下加强垫片4上用于放置金属试样3;上主体件1也呈圆柱形结构,且在上主体件1的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一个盲孔,使上主体件1的下部形成一个圆环形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能够配合套设在下主体件5的导向槽内,即:上主体件1中导向件的内外径与下主体件5中导向槽的内外径尺寸大小契合;在上主体件1的内部,位于盲孔正方向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放置上加强垫片2的键槽,该键槽与盲孔同轴,且上下连通设置,键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盲孔的横截面面积,以方便上加强垫片2在盲孔顶部的稳固支撑,所述键槽的横截面一端为圆形,另一端为方形,上加强垫片2键槽的形状一致,其配合卡设在键槽内,键槽的不规则形状方便其在键槽内稳固固定,避免掉落或移位,在上主体件1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取放金属试样3的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与盲孔和键槽左右、水平连通设置,使金属试样3能够通过该楔形缺口置于上加强垫片2与下加强垫片4之间进行压缩试验。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试样3的高度小于盲孔的深度,所述导向槽的深度不小于盲孔的深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a)将上主体件插入下主体件中的导向槽内;(b)将下加强垫片放置在下主体件顶部中间位置的支撑台上;(c)将上加强垫片配合卡设在上主体件的键槽内;(d)将上主体件提起,直至上主体件中键槽与下主体件的支撑台之间有足够放置金属试样的高度空间;(e)将金属试样从上主体件的楔形缺口处放入,放置在上加强垫片和下加强垫片中间,之后,将上主体件整体放下,取引伸计放置在上主体件的楔形缺口处进行配合测试;(f)将整个压缩装置放置在设备的上下压盘之间的中间位置,进行压缩试验;(g)金属压缩试验结束后,将上主体件整个提起,取出金属试样,更换其他的金属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主体件(1)、下主体件(5)和金属试样(3),其中,下主体件(5)呈圆柱形结构,在下主体件(5)的上表面上向下竖直延伸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与下主体件(5)同轴设置,使下主体件(5)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圆台状的支撑台,在该支撑台上设置有下加强垫片(4);/n所述的上主体件(1)也呈圆柱形结构,且在上主体件(1)的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一个盲孔,使上主体件(1)的下部形成一个圆环形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能够配合套设在下主体件(5)的导向槽内,在上主体件(1)的内部,位于盲孔正方向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放置上加强垫片(2)的键槽,该键槽与盲孔上下连通设置,在上主体件(1)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取放金属试样(3)的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与盲孔和键槽水平连通设置,使金属试样(3)能够通过该楔形缺口置于上加强垫片(2)与下加强垫片(4)之间进行压缩试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主体件(1)、下主体件(5)和金属试样(3),其中,下主体件(5)呈圆柱形结构,在下主体件(5)的上表面上向下竖直延伸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与下主体件(5)同轴设置,使下主体件(5)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圆台状的支撑台,在该支撑台上设置有下加强垫片(4);
所述的上主体件(1)也呈圆柱形结构,且在上主体件(1)的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一个盲孔,使上主体件(1)的下部形成一个圆环形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能够配合套设在下主体件(5)的导向槽内,在上主体件(1)的内部,位于盲孔正方向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放置上加强垫片(2)的键槽,该键槽与盲孔上下连通设置,在上主体件(1)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取放金属试样(3)的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与盲孔和键槽水平连通设置,使金属试样(3)能够通过该楔形缺口置于上加强垫片(2)与下加强垫片(4)之间进行压缩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压缩试验用双导向制约型辅助夹裝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琛董明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