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485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摩擦片的装置以及使用方法,属于摩擦片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案通过将烘干步骤产生的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废气产生的余热转换成高温加热压制步骤需要的能量以及烘干过程热风升温所需的能量,进而可以解决上述能耗高且利用率极低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擦片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摩擦片是指芯片和摩擦衬片或摩擦材料层组成的组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机械零件和离合器领域。摩擦片本身含有醇类物质、橡胶、硫磺等等物质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在摩擦片的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加热压制、烘干等等步骤后形成成品摩擦片。在摩擦片生产现有技术中,摩擦片的高温加热压制步骤和烘干步骤是相对独立的,摩擦片的原材料经过高温加热压制后将摩擦片取出后在进行高温烘干固化摩擦片,高温加热压制步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对热压机进行加热,烘干步骤需要大量的能量对烘干过程的热风进行升温且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存在能耗高且利用率极低的情况;由于温度较高摩擦片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氮、硫等等具有污染性的化合物,以至于废气直接进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摩擦片的装置以及使用方法,该方案通过将烘干步骤产生的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废气产生的余热转换成高温加热压制步骤需要的能量以及烘干过程热风升温所需的能量,进而可以解决上述能耗高且利用率极低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包括热压组件、烘干组件、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所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室、氧化分解室、余热回收分配器、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和新风交换器;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用于压制摩擦片的导热油压机和导热油循环部件;所述导热油循环部件包括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压机连接的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用于烘干摩擦片的热反应箱和向所述热反应箱提供热风并导出废气的热风循环部件;所述新风交换器包括常温空气入口、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的热风出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入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还设有通过废气通道与所述焚烧室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与所述余热回收分配器之间设有尾气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与所述的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并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焚烧室内设有燃烧器。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新风交换机连接的烟囱。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摩擦片的生产方法,利用上述的摩擦片生产系统进行生产;首次启动时,先进行空车运转,进行检查,然后使得可燃气体在焚烧室进行燃烧,将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排入到氧化、分解室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气依次排入到余热回收分配器、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新风交换机;使得余热回收分配器、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新风交换机的管程温度升高;通过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内部管程与壳程的热交换来对进入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内部壳程的导热油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进入热压系统的导热油温度达到生产需求;通过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内部管程与壳程的热交换来对进入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内部壳程的废气进行加热,并将该废气通过所述的废气通道排入所述的焚烧室参与燃烧;通过新风交换器内部管程与壳程的热交换来对进入新风交换器内部壳程的常温空气进行加热,使得进入热反应箱的热风温度达到生产需求,热风参与摩擦片的热反应处理后变成废气,将所述废气通过所述的热风循环部件从所述的热反应箱排出并使之进入所述的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的壳程内;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所述的余热回收分配器,来控制进入所述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的主流尾气量和进入所述尾气通道的分流尾气量的比例。进一步的,当导热油超温时,余热回收分配器开始调节工作,增加通过尾气管道的分流尾气量,减少进入所述的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中的主尾气流量,来有效控制油温。优选的,所述焚烧室、氧化分解室的温度控制在800~850℃。优选的,所述导热油的温度控制在220~240℃。优选的,所述热风的温度控制在190~21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热压组件、烘干组件、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的设置,烘干组件产生的废气可以进入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可以使得废气处理及热能和回收组件中产生的高温废气直接或间接对烘干组件和热压组件提供温度,从而达到节能和控制成本的目的;提高了综合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以及使得烘干的尾气避免直接进入到大气中,进而保护了环境;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设置依次连接的焚烧室、氧化分解室、余热回收分配器、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和新风交换器的方式;可以使得烘干步骤产生的废气进入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系统中的氧化分解室、焚烧室进行无害处理,产生无害的高温尾气;3、本专利技术中热压组件包括用于压制摩擦片的导热油压机和导热油循环部件;其中所述导热油循环部件包括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压机连接的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利用余热回收分配器可以将产生的高温尾气通过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对进入到热压组件的导热油进行温度控制,进而对少了对导热油压机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的热压机相比,本方案中的热压机利用高温废气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具有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中烘干组件包括用于烘干摩擦片的热反应箱和向所述热反应箱提供热风并导出废气的热风循环部件;所述新风交换器包括常温空气入口、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的热风出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入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还设有通过废气通道与所述焚烧室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出口;具有余热的尾气进入到新风交换机中对即将进入到烘干组件中的新风进行升温,进而可以减少烘干摩擦片时额外使用能源对新风进行加热,具有能耗低且余热有效利用的优点;5、本专利技术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与所述余热回收分配器之间设有尾气通道。当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中导热油的温度超温时,余热回收分配器可以将尾气通过尾气通道进行分流,进而达到控制油温的目的;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焚烧室、氧化分解室的温度控制在800~850℃。当温度过低时,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无法完全燃烧,达不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当温度过高时,会产生硫的氧化物等气体,排放后会污染环境,而且,温度过高,需要更多的燃料,不利于节约成本;温度控制在800~850℃可以使得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完全燃烧,达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也避免了产生硫的氧化物等气体,排放后污染环境等问题,还可以节约燃料,到达节约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组件、烘干组件、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n所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室、氧化分解室、余热回收分配器、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和新风交换器;/n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用于压制摩擦片的导热油压机和导热油循环部件;所述导热油循环部件包括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压机连接的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的进油口和回油口;/n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用于烘干摩擦片的热反应箱和向所述热反应箱提供热风并导出废气的热风循环部件;/n所述新风交换器包括常温空气入口、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的热风出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入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还设有通过废气通道与所述焚烧室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组件、烘干组件、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
所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室、氧化分解室、余热回收分配器、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和新风交换器;
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用于压制摩擦片的导热油压机和导热油循环部件;所述导热油循环部件包括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压机连接的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的进油口和回油口;
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用于烘干摩擦片的热反应箱和向所述热反应箱提供热风并导出废气的热风循环部件;
所述新风交换器包括常温空气入口、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的热风出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热风循环部件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入口,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还设有通过废气通道与所述焚烧室连接的待处理废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废气提温交换器与所述余热回收分配器之间设有尾气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与所述的余热回收导热油锅炉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室内设有燃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及热能回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新风交换机连接的烟囱。


5.一种摩擦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摩擦片生产系统进行生产;首次启动时,先进行空车运转,进行检查,然后使得可燃气体在焚烧室进行燃烧,将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排入到氧化、分解室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气依次排入到余热回收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小林钱博一林干虹雷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瑞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