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55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涉及土壤修复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快速完成对辅助装置拆卸的问题。所述外套管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外套管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抵块以外套管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所述抵块设置为矩形块状,所述抵块与外套管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抵块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滑纹设置为波纹状,所述防滑纹与抵块设置为一体状,所述插头上设置有脱套孔,所述脱套孔设置为圆孔槽状,所述脱套孔的上端设置有内曝气管,所述内曝气管设置为圆管状,所述脱套孔的直径与内曝气管的外径设置为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而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较难实现对辅助装置的快速拆卸,从而极易影响到使用者对装置使用时的工作效率;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快速完成对辅助装置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外套管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抵块以外套管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所述抵块设置为矩形块状,所述抵块与外套管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抵块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滑纹设置为波纹状,所述防滑纹与抵块设置为一体状。优选的,所述插头上设置有脱套孔,所述脱套孔设置为圆孔槽状,所述脱套孔的上端设置有内曝气管,所述内曝气管设置为圆管状,所述脱套孔的直径与内曝气管的外径设置为一致。优选的,所述内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曝气孔设置为圆孔状,所述曝气孔设置为多个,所述曝气孔的深度与内曝气管的厚度设置为一致。优选的,所述内曝气管与外套管之间设置有修复腔,所述修复腔设置为圆筒槽状,所述修复腔的上端设置有盖环,所述盖环设置为圆环状,所述盖环与修复腔设置为贴合。优选的,所述内曝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置为圆环套状,所述固定套与内曝气管设置为贴合,所述固定套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置为弧段槽状,所述支撑环与固定套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曝气进槽,所述曝气进槽设置为圆孔槽状,所述曝气进槽的深度从支撑环的顶端面贯穿至固定套的底端面。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一侧设置有下液管,所述下液管与固定套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下液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下液管固定连接,所述电动阀门的上端设置有下液斗,所述下液斗与下液管通过氩弧焊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抵块、防滑纹与插头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部抵住抵块的底端,来将整个外套管快速取出,同时再通过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抵块之间的相对摩擦力,最后再通过插头的设置,可以极大程度上便利使用者将外套管进行快速安装;2、该技术通过支撑环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该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呈弧段状的支撑环来实现对曝气管的支撑处理,从而实现对整个土壤修复装置的固定支撑,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后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中:1、外套管;2、插头;3、脱套孔;4、抵块;5、防滑纹;6、内曝气管;7、曝气孔;8、修复腔;9、盖环;10、固定套;11、支撑环;12、曝气进槽;13、下液管;14、电动阀门;15、下液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1的下端设置有插头2,插头2与外套管1通过氩弧焊连接,外套管1上设置有抵块4,抵块4设置有四个,四个抵块4以外套管1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抵块4设置为矩形块状,抵块4与外套管1通过氩弧焊连接,抵块4上设置有防滑纹5,防滑纹5设置有多个,防滑纹5设置为波纹状,防滑纹5与抵块4设置为一体状,能够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来解决无法快速完成对辅助装置拆卸的问题。进一步,插头2上设置有脱套孔3,脱套孔3设置为圆孔槽状,脱套孔3的上端设置有内曝气管6,内曝气管6设置为圆管状,脱套孔3的直径与内曝气管6的外径设置为一致。进一步,内曝气管6上设置有曝气孔7,曝气孔7设置为圆孔状,曝气孔7设置为多个,曝气孔7的深度与内曝气管6的厚度设置为一致。进一步,内曝气管6与外套管1之间设置有修复腔8,修复腔8设置为圆筒槽状,修复腔8的上端设置有盖环9,盖环9设置为圆环状,盖环9与修复腔8设置为贴合。进一步,内曝气管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套10,固定套10设置为圆环套状,固定套10与内曝气管6设置为贴合,固定套10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11,支撑环11设置为弧段槽状,支撑环11与固定套10通过氩弧焊连接,支撑环11上设置有曝气进槽12,曝气进槽12设置为圆孔槽状,曝气进槽12的深度从支撑环11的顶端面贯穿至固定套10的底端面。进一步,固定套10的一侧设置有下液管13,下液管13与固定套10通过氩弧焊连接,下液管13上设置有电动阀门14,电动阀门14与下液管13固定连接,电动阀门14的上端设置有下液斗15,下液斗15与下液管13通过氩弧焊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对整个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进行检查,使用者确认检查无误后,即可以开始进行使用,使用者可以先将外套管1插入污染泥中,再将内曝气管6插入外套管1的内部,并在修复腔8的内部填充锯末,再将盖环9进行安装,确认安装完成后,再将固定套10进行安装,确认完成完成后,在曝气进槽12的内部安装曝气管,并对内曝气管6进行曝气,来给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生长氧气,同时再将清洗剂与降解菌的混合液送入下液斗15的内部,并通过下液管13将其送入内曝气管6的内部,通过清洗剂来将土壤中颗粒较大的原油颗粒分解成小颗粒,再通过降解菌来将小颗粒降解呈二氧化碳与水,来实现对土壤的修复处理,而使用者在使用该修复装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部抵住抵块4的底端,来将整个外套管1快速取出,同时再通过防滑纹5的设置,可以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抵块4之间的相对摩擦力,最后再通过插头2的设置,可以极大程度上便利使用者将外套管1进行快速安装,同时也可以通过呈弧段状的支撑环11来实现对曝气管的支撑处理,从而实现对整个土壤修复装置的固定支撑,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外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下端设置有插头(2),所述插头(2)与外套管(1)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外套管(1)上设置有抵块(4),所述抵块(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抵块(4)以外套管(1)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所述抵块(4)设置为矩形块状,所述抵块(4)与外套管(1)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抵块(4)上设置有防滑纹(5),所述防滑纹(5)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滑纹(5)设置为波纹状,所述防滑纹(5)与抵块(4)设置为一体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外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下端设置有插头(2),所述插头(2)与外套管(1)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外套管(1)上设置有抵块(4),所述抵块(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抵块(4)以外套管(1)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所述抵块(4)设置为矩形块状,所述抵块(4)与外套管(1)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抵块(4)上设置有防滑纹(5),所述防滑纹(5)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滑纹(5)设置为波纹状,所述防滑纹(5)与抵块(4)设置为一体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上设置有脱套孔(3),所述脱套孔(3)设置为圆孔槽状,所述脱套孔(3)的上端设置有内曝气管(6),所述内曝气管(6)设置为圆管状,所述脱套孔(3)的直径与内曝气管(6)的外径设置为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曝气管(6)上设置有曝气孔(7),所述曝气孔(7)设置为圆孔状,所述曝气孔(7)设置为多个,所述曝气孔(7)的深度与内曝气管(6)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小型污染土壤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淳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