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上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堆料箱、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推料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将皮带的一端缠绕在带轮盘上,皮带的尾端依次绕过第一带轮、第四带轮、第二带轮、第五带轮最终套在第三带轮上,当带轮盘带动皮带收紧时,通过上述的缠绕结构保证了能够对皮带进行有效的收纳和缠绕,通过转动的带轮盘的正反转带动皮带收放,从而调节一对侧板与河床之间的角度,方便清理不同高度的淤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清淤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可以是用来排涝与抗旱的,而平时河道储水也可用来灌溉农田,而要实现河道的各种功能就必须要保持河道的通畅,如果河床上淤泥淤积过多,则会抬高河床,从而会影响到抗旱、排涝和灌溉等的能力,因此定期的对河道进行清淤的治理尤为重要。河道清淤装置就是用来专门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来保持河道的通畅,使河道具有良好的储水功能。专利号CN206428747U公告的一种河道清淤设备,包括设在河道两侧堤岸上的两个清淤车和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包括漂浮在河面上的漂浮板,漂浮板下方通过两个滚轮架一固定设有行走架,行走架中间处设有一个加强杆,在行走架内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由两个转轴连接在一起的三个连接板,两个转轴上设有一对行走轮和一对滚轮,靠近行走轮的连接板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连接在其中一个转轴一端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清淤车放置在堤岸上的导轨上,清淤车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滚轮架二,穿过滚轮架二、滚轮架一以及一对滚轮设有吸泥管,吸泥管的底端连接有吸泥盘,吸泥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清淤车上的吸泥泵连接,这种河道清淤设备为大型的设备,设备装配复杂,造价超高,至少几十万元至百万元一台,不适合小池塘、小河道的清淤,中小用户无法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上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堆料箱、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推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对支撑柱,一对所述支撑柱垂直安装在船体内部的两侧。进一步的,将设置的第一驱动装置作为第二驱动装置改变与河床角度的动力输出,方便清理不同高度的淤泥。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一对侧板,一对所述侧板分别与一对支撑柱的内壁转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装置,使第二驱动装置内的输送带传动带动装载斗移动,对水底的淤泥进行清除、挖出并输送,清理效果好,实用性强。其中,所述堆料箱成形于船体上,所述堆料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堆料箱上开有出水孔,所述堆料箱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进一步的,设置的堆料箱成形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送末端,用于接收装载斗内挖出的淤泥,在堆料箱靠近装载斗一侧的侧壁上开有可容纳装载斗通过的通过槽,方便装载斗循环输送,在堆料箱上开设的出水孔与外界的输水管相连通,方便第四驱动装置在挤压时,使多余的水分流通出去。其中,所述推料装置成形于第三驱动装置上。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推料装置将挤压成型的淤泥推至船体上,警醒堆料码放,实现回收再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每一所述支撑柱上开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通过一对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带轮,位于一对支撑柱远离第二驱动装置一侧的船体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座,每一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带轮盘,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座,且贯穿出的一端与带轮盘同轴套设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每一所述侧板外侧通过一对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所述带轮盘、第一带轮、第四带轮、第二带轮、第五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依次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对转动辊和第二电机,一对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在一对侧板之间,一侧所述转动辊的转轴贯穿出侧板,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一对所述转动辊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等距固定设有装载斗。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装载斗内部底端呈弧形状,且装载斗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排水孔。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一对固定板,每一所述固定板上开有V形槽,位于V形槽一侧的固定板上均垂直焊接有一对支撑立板,相对所述支撑立板之间焊接有U形滑轨,所述U形滑轨的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T形板,一对所述T形板水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与U形滑轨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一对所述T形板垂直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盖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每一所述T形板水平端上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滑轮,一对所述第一滑轮与U形滑轨相适配,所述T形板垂直端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V形槽相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盖板上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对转动座,一对所述转动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远离转动座的一端通过销轴与T形板的水平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推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U形滑轨上的一侧,所述底座与堆料箱之间焊接有三角板,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推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一对第三气缸,一对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运动板,所述堆料箱两侧的侧壁上均开有一对滑槽,所述运动板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对滑块,一对所述滑块与一对滑槽相适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将皮带的一端缠绕在带轮盘上,皮带的尾端依次绕过第一带轮、第四带轮、第二带轮、第五带轮最终套在第三带轮上,当带轮盘带动皮带收紧时,通过上述的缠绕结构保证了能够对皮带进行有效的收纳和缠绕,通过转动的带轮盘的正反转带动皮带收放,从而调节一对侧板与河床之间的角度,方便清理不同高度的淤泥。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推料装置之间的配合,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动端通过推动衔接板带动一对T形板在U形滑轨内运动,从而带动盖板向堆料箱方向运动,当第二滑轮移动至V形槽内时,摆臂由原本的倾斜状变为垂直状,对盖板施加了向下的压力,使得盖板与堆料箱之间扣合紧密,启动一对第三气缸,一对第三气缸带动运动板向上运动,不断挤压淤泥内的水分,水分随出水孔流出,通过第一气缸的拉力,使第二滑轮顺着V形槽的坡度划出,此时摆臂由原本的垂直状变为倾斜状,拉动盖板移动,一对第三气缸继续带动运动板向上运动,露出挤压后的淤泥,通过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动端带动推板可对压缩后的淤泥进行推动下料,实现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堆料箱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驱动装置;101、支撑柱;1011、第一安装槽;1012、第二安装槽;102、第一带轮;103、第二带轮;104、第三带轮;105、固定座;106、带轮盘;107、第一电机;108、第四带轮;109、第五带轮;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上的:第一驱动装置(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包括一对支撑柱(101),一对所述支撑柱(101)垂直安装在船体内部的两侧;第二驱动装置(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包括一对侧板(201),一对所述侧板(201)分别与一对支撑柱(101)的内壁转动连接在一起;堆料箱(3),所述堆料箱(3)成形于船体上,所述堆料箱(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4),所述堆料箱(3)上开有出水孔(301),所述堆料箱(3)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5);推料装置(6),所述推料装置(6)成形于第三驱动装置(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上的:第一驱动装置(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包括一对支撑柱(101),一对所述支撑柱(101)垂直安装在船体内部的两侧;第二驱动装置(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包括一对侧板(201),一对所述侧板(201)分别与一对支撑柱(101)的内壁转动连接在一起;堆料箱(3),所述堆料箱(3)成形于船体上,所述堆料箱(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4),所述堆料箱(3)上开有出水孔(301),所述堆料箱(3)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5);推料装置(6),所述推料装置(6)成形于第三驱动装置(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柱(101)上开有第一安装槽(1011)和第二安装槽(1012),所述第一安装槽(1011)内通过一对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102)和第二带轮(103),所述第二安装槽(1012)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带轮(104),位于一对支撑柱(101)远离第二驱动装置(2)一侧的船体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座(105),每一所述固定座(105)的外侧设置有带轮盘(106),所述固定座(10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7),所述第一电机(107)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座(105),且贯穿出的一端与带轮盘(106)同轴套设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201)外侧通过一对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108)和第五带轮(109),所述带轮盘(106)、第一带轮(102)、第四带轮(108)、第二带轮(103)、第五带轮(109)和第三带轮(104)之间依次通过皮带(110)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还包括一对转动辊(202)和第二电机(203),一对所述转动辊(202)转动连接在一对侧板(201)之间,一侧所述转动辊(202)的转轴贯穿出侧板(201),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03)的输出端相连接,一对所述转动辊(202)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带(204),所述输送带(204)上等距固定设有装载斗(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
申请(专利权)人:周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