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51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若干段相连的桩身,沿桩身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支盘,支盘凸出于桩身设置;相邻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利用桩接头相连,桩接头包括桩套箍、桩端板,相邻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桩端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桩身之间设置了凸出于桩身的支盘,支盘增加了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侧面和土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侧摩阻力,也能提供一定的端阻力,从而提高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承载力,同时,局部凸出的支盘在沉桩过程中对支盘下的土体能够起到一定压实挤密的作用,在提高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竖向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了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在竖向载荷下的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桩在基础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承载力高、制作方便、模具简单、抗腐蚀性强等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桩可使用于大型、或重要建筑物,作为下部结构,将建筑物的载重传递至土壤承载层或较坚硬的场地上,以增加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桩多采用在工厂中预制完成的生产形式,在单一预应力混凝土桩长度受限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采用多段预应力混凝土桩连接的方式,以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使用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段预应力混凝土桩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较差,降低了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预应力混凝土桩承载能力较差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若干段相连的桩身,沿所述桩身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支盘,所述支盘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所述支盘的横截面积较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积大,所述支盘与所述桩身同轴设置,所述支盘凸出于所述桩身设置;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利用桩接头相连,所述桩接头包括桩套箍、桩端板,所述桩套箍套装于所述桩身的外部,所述桩端板位于所述桩身的轴向端面,所述桩套箍的顶面与所述桩端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桩套箍与所述桩端板相连,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所述桩端板相连;位于最底部的所述桩身的底部连接有桩尖,所述桩尖具有尖端结构,所述桩尖远离所述尖端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桩身相连。优选地,所述支盘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和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部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台状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大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一端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大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一端与所述桩身相连。优选地,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矩形、正多边形或圆形。优选地,当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矩形时,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的长边长度为所述桩身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的1-3倍,所述支盘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桩身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的0.3-1倍,所述支盘凸出所述桩身的高度为所述桩身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的0.05-0.1倍;当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所述支盘的高度为所述桩身横截面的对称轴长度的0.35-1.2倍,所述支盘凸出所述桩身的高度为所述桩身横截面的对称轴长度的0.05-0.1倍;当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所述支盘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桩身直径的0.3-1倍,所述支盘凸出所述桩身的高度为所述桩身直径的0.05-0.1倍。优选地,所述桩身内部具有纵筋和箍筋,所述纵筋与所述桩身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箍筋绕所述桩身的轴线设置,所述箍筋为环向箍筋或螺旋状箍筋。优选地,所述桩身横截面为矩形或正六边形时,所述箍筋的转角处倒圆角。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5°。优选地,所述支盘内具有支盘分布筋和支盘环形筋,所述支盘分布筋与所述纵筋的数量相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支盘分布筋与所述纵筋焊接或绑扎相连,所述支盘环形筋绕所述桩身的轴线设置,若干个所述支盘环形筋沿所述桩身的轴线等间距排布。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所述桩端板焊接相连,绕所述桩身的轴线环向分三层堆焊。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若干段相连的桩身,沿桩身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支盘,支盘的横截面形状与桩身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支盘的横截面积较桩身的横截面积大,支盘与桩身同轴设置,支盘凸出于桩身设置;相邻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利用桩接头相连,桩接头包括桩套箍、桩端板,桩套箍套装于桩身的外部,桩端板位于桩身的轴向端面,桩套箍的顶面与桩端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桩套箍与桩端板相连,相邻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桩端板焊接相连;位于最底部的桩身的底部连接有桩尖,桩尖具有尖端结构,桩尖远离尖端结构的一端与桩身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在桩身之间设置了凸出于桩身的支盘,支盘增加了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侧面和土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侧摩阻力,并能提供一定的端阻力,从而提高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承载力,同时,局部凸出的支盘在沉桩过程中对支盘下的土体能够起到一定压实挤密的作用,在提高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竖向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了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在竖向载荷下的沉降。另外,在某些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多段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连接,相邻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利用桩接头的桩端板焊接相连,桩接头包括桩套箍和桩端板,桩套箍套装于桩身外部,相邻的桩端板连接,提高连接牢固度;在最底部的桩身设置桩尖,桩尖具有尖端结构,为施工提供便利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为矩形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为矩形时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为圆形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支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桩接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00为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1为桩身,2为支盘,3为桩接头,4为桩套箍,5为桩端板,6为桩尖,7为主体部,8为连接部,9为纵筋,10为箍筋,11为支盘分布筋,12为支盘环形筋,13为端板锚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9,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相连的桩身,沿所述桩身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支盘,所述支盘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所述支盘的横截面积较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积大,所述支盘与所述桩身同轴设置,所述支盘凸出于所述桩身设置;/n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利用桩接头相连,所述桩接头包括桩套箍、桩端板,所述桩套箍套装于所述桩身的外部,所述桩端板位于所述桩身的轴向端面,所述桩套箍的顶面与所述桩端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桩套箍与所述桩端板相连,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所述桩端板相连;/n位于最底部的所述桩身的底部连接有桩尖,所述桩尖具有尖端结构,所述桩尖远离所述尖端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桩身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相连的桩身,沿所述桩身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支盘,所述支盘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所述支盘的横截面积较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积大,所述支盘与所述桩身同轴设置,所述支盘凸出于所述桩身设置;
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利用桩接头相连,所述桩接头包括桩套箍、桩端板,所述桩套箍套装于所述桩身的外部,所述桩端板位于所述桩身的轴向端面,所述桩套箍的顶面与所述桩端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桩套箍与所述桩端板相连,相邻的所述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所述桩端板相连;
位于最底部的所述桩身的底部连接有桩尖,所述桩尖具有尖端结构,所述桩尖远离所述尖端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桩身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盘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和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部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台状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大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一端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大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小一端与所述桩身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矩形、正多边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盘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矩形时,所述桩身的横截面的长边长度为所述桩身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的1-3倍,所述支盘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桩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歌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