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桂兰专利>正文

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446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款布料定位夹紧装置;步骤b、服装加工时,根据加工布料的尺寸,工人首先调节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距离,调节时向上拧动两个旋钮,然后工人手握握把并左右拉动,进而完成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距离的调节;步骤c、将辊压筒与加工台之间的距离调大,具体操作为:工人开启四个第三气缸,四个第三连接杆带动辊压筒上升,调节到合适的距离后工人关闭四个第三气缸;步骤d、工人将加工用布料放置到加工台上端,开启两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将布料的左端压紧固定,进而完成对加工台上端布料的定位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
技术介绍
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和、缝纫等工作,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特指古代从事纺织、缝纫和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所从事的一种体力劳动,今日意义上是指现代化的加工方式,以现代化的机器加工为主,手工加工为辅的一种服装生产方法,服装加工时布料通常采取夹紧系统对其进行定位,以便于画出轮廓线,利于后期裁剪。现有的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将加工台上的布料的两端同时压紧并固定,当布料具有褶皱以及当铺放过程中布料不平展下端具有空鼓时,直接对布料的两端同时压紧固定后容易造成布料发生倾斜以及空鼓褶皱处打折,对定位后的布料加工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具有方便对布料一端定位后对布料的褶皱以及空鼓不平整进行整平后对布料另一端进行定位,避免直接对具有褶皱以及铺放具有空鼓的布料的两端同时压紧固定后容易造成布料发生倾斜以及空鼓褶皱处打折的问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款布料定位夹紧装置,该布料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左侧固定有固定支架(104),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2);两个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下端均贯穿固定支架(104)并延伸至固定支架(104)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定位板(202);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102),所述活动支架(102)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204),两个所述第二气缸(204)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05)的下端均贯穿活动支架(102)并延伸至活动支架(102)内,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05)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板(206);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杆(308),所述连杆(308)的外侧壁固定有辊压筒(309),所述加工台(1)的前后两侧分别紧密贴合有两个左安装件(3)和右安装件(301);两个所述右安装件(301)内部右侧均安装有轴承座(304),两个所述左安装件(3)的左侧均安装有驱动电机(302),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丝杠(303),两个所述丝杠(303)的右端分别贯穿两个左安装件(3)并与两个轴承座(304)的左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杠(303)的外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05),两个所述活动块(305)的上端面均固定有固定板(306),两个所述固定板(306)的前端面均贯穿连接有活动轴承(307),所述连杆(30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轴承(307)相对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右侧固定有侧板(5),所述活动支架(102)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杆(501),两个所述固定杆(501)的右端均贯穿侧板(5)并延伸至侧板(5)的右侧,两个所述固定杆(501)的右侧均固定有握把(503);所述侧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旋钮(505),两个所述旋钮(505)的下端面均固定有螺纹杆(506),两个所述螺纹杆(506)的下端均贯穿两个固定杆(501)并延伸至侧板(5)内;步骤b、服装加工时,根据加工布料的尺寸,工人首先调节固定支架(104)与活动支架(102)之间距离,调节时向上拧动两个旋钮(505),并将两个螺纹杆(506)从两个固定杆(501)的开孔(502)移出,然后工人手握握把(503)并左右拉动,两个固定杆带动活动支架(102)左右移动,两个滑块(103)同时分别位于两个滑槽(101)内左右滑动,接着工人向下拧动两个螺纹杆(506),螺纹杆穿过固定杆(501)的开孔(502)并与侧板(5)内螺纹连接,对调节完成后的固定杆(501)进行定位,进而完成第一定位板(202)以及第二定位板(202)距离的调节;步骤c、将辊压筒(309)与加工台(1)之间的距离调大,具体操作为:工人开启四个第三气缸(401),四个第三连接杆(402)带动辊压筒(309)上升,调节到合适的距离后工人关闭四个第三气缸(401);步骤d、工人将加工用布料放置到加工台(1)上端,开启两个第一气缸(2),两个第一连接杆(201)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202)将布料的左端压紧固定,接着开启四个第三气缸(401),四个第三连接杆(402)使辊压筒(309)向下移动与布料上端贴合;然后,工人开启两个驱动电机(302),两个丝杠(303)旋转,带动两个活动块(305)逐渐向右移动,同时带动辊压筒(309)向右移动,辊压筒旋转并向右移动时将布料的褶皱以及空鼓位置整平,直到辊压筒(309)移动至活动支架(102)内部右侧,开启两个第二气缸(204),带动第二定位板(206)下降将辊压筒左侧的布料向下压紧,进而完成对加工台(1)上端布料的定位夹紧。在本案中,所述第二定位板(206)与活动支架(102)内右侧之间的距离大于辊压筒(309)的直径。在本案中,两个所述旋钮(505)的外侧壁均固定有防滑纹。在本案中,所述加工台(1)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6),并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实现步骤b-d中运动部件的控制。有益效果:1、使用时,将辊压筒与加工台之间的距离调大,接着将加工用布料放置到加工台上端,开启两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将布料的左端压紧固定,接着使辊压筒向下移动与布料上端贴合,接着开启两个驱动电机,两个丝杠旋转,带动两个活动块逐渐向右移动,同时带动辊压筒向右移动,辊压筒旋转并向右移动时将布料的褶皱以及空鼓位置整平,直到辊压筒移动至活动支架内右侧,开启两个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定位板下降将辊压筒左侧的布料向下压紧,进而完成对加工台上端布料的定位工作,从而达到了方便对布料一端定位后对布料的褶皱以及空鼓不平整进行整平后对布料另一端进行定位的效果,避免直接对具有褶皱以及铺放具有空鼓的布料的两端同时压紧固定后容易造成布料发生倾斜以及空鼓褶皱处打折的问题。2、本布料定位夹紧方法根据加工布料的尺寸,调节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的距离,调节时向上拧动两个旋钮,将两个螺纹杆从两个固定杆移出,接着手握握把并左右拉动,两个固定杆带动活动支架左右移动,接着向下拧动两个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固定杆并与侧板内螺纹连接,对调节完成后的固定杆进行定位,进而完成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距离的调节,从而达到了方便根据加工布料的尺寸调节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之间距离的效果。3、本方法调节辊压筒与加工台之间的距离时,开启四个第三气缸,四个第三连接杆带动辊压筒上下升降,调节到合适的距离后,关闭四个第三气缸,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辊压筒与加工台之间距离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具有方便对布料一端定位后对布料的褶皱以及空鼓不平整进行整平后对布料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a、设计一款布料定位夹紧装置,该布料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左侧固定有固定支架(104),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2);两个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下端均贯穿固定支架(104)并延伸至固定支架(104)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定位板(202);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102),所述活动支架(102)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204),两个所述第二气缸(204)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05)的下端均贯穿活动支架(102)并延伸至活动支架(102)内,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05)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板(206);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杆(308),所述连杆(308)的外侧壁固定有辊压筒(309),所述加工台(1)的前后两侧分别紧密贴合有两个左安装件(3)和右安装件(301);两个所述右安装件(301)内部右侧均安装有轴承座(304),两个所述左安装件(3)的左侧均安装有驱动电机(302),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丝杠(303),两个所述丝杠(303)的右端分别贯穿两个左安装件(3)并与两个轴承座(304)的左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杠(303)的外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05),两个所述活动块(305)的上端面均固定有固定板(306),两个所述固定板(306)的前端面均贯穿连接有活动轴承(307),所述连杆(30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轴承(307)相对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右侧固定有侧板(5),所述活动支架(102)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杆(501),两个所述固定杆(501)的右端均贯穿侧板(5)并延伸至侧板(5)的右侧,两个所述固定杆(501)的右侧均固定有握把(503);所述侧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旋钮(505),两个所述旋钮(505)的下端面均固定有螺纹杆(506),两个所述螺纹杆(506)的下端均贯穿两个固定杆(501)并延伸至侧板(5)内;/n步骤b、服装加工时,根据加工布料的尺寸,工人首先调节固定支架(104)与活动支架(102)之间距离,调节时向上拧动两个旋钮(505),并将两个螺纹杆(506)从两个固定杆(501)的开孔(502)移出,然后工人手握握把(503)并左右拉动,两个固定杆带动活动支架(102)左右移动,两个滑块(103)同时分别位于两个滑槽(101)内左右滑动,接着工人向下拧动两个螺纹杆(506),螺纹杆穿过固定杆(501)的开孔(502)并与侧板(5)内螺纹连接,对调节完成后的固定杆(501)进行定位,进而完成第一定位板(202)以及第二定位板(202)距离的调节;/n步骤c、将辊压筒(309)与加工台(1)之间的距离调大,具体操作为:工人开启四个第三气缸(401),四个第三连接杆(402)带动辊压筒(309)上升,调节到合适的距离后工人关闭四个第三气缸(401);/n步骤d、工人将加工用布料放置到加工台(1)上端,开启两个第一气缸(2),两个第一连接杆(201)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202)将布料的左端压紧固定,接着开启四个第三气缸(401),四个第三连接杆(402)使辊压筒(309)向下移动与布料上端贴合;然后,工人开启两个驱动电机(302),两个丝杠(303)旋转,带动两个活动块(305)逐渐向右移动,同时带动辊压筒(309)向右移动,辊压筒旋转并向右移动时将布料的褶皱以及空鼓位置整平,直到辊压筒(309)移动至活动支架(102)内部右侧,开启两个第二气缸(204),带动第二定位板(206)下降将辊压筒左侧的布料向下压紧,进而完成对加工台(1)上端布料的定位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加工布料定位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设计一款布料定位夹紧装置,该布料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左侧固定有固定支架(104),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2);两个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下端均贯穿固定支架(104)并延伸至固定支架(104)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定位板(202);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102),所述活动支架(102)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204),两个所述第二气缸(204)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05)的下端均贯穿活动支架(102)并延伸至活动支架(102)内,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05)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板(206);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杆(308),所述连杆(308)的外侧壁固定有辊压筒(309),所述加工台(1)的前后两侧分别紧密贴合有两个左安装件(3)和右安装件(301);两个所述右安装件(301)内部右侧均安装有轴承座(304),两个所述左安装件(3)的左侧均安装有驱动电机(302),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丝杠(303),两个所述丝杠(303)的右端分别贯穿两个左安装件(3)并与两个轴承座(304)的左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杠(303)的外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05),两个所述活动块(305)的上端面均固定有固定板(306),两个所述固定板(306)的前端面均贯穿连接有活动轴承(307),所述连杆(30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轴承(307)相对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面右侧固定有侧板(5),所述活动支架(102)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杆(501),两个所述固定杆(501)的右端均贯穿侧板(5)并延伸至侧板(5)的右侧,两个所述固定杆(501)的右侧均固定有握把(503);所述侧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旋钮(505),两个所述旋钮(505)的下端面均固定有螺纹杆(506),两个所述螺纹杆(506)的下端均贯穿两个固定杆(501)并延伸至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桂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