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437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Si≤0.4%、Fe≤0.8%、Cu≤0.2%、Mn≤0.2%、Zn≤0.5%、Mg 0.2%‑2.0%、其它杂质元素总和≤0.01%、余量为Al。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镜面铝合金铸锭经过半连续铸造和均匀化热处理后热轧,得到厚度为3.0mm~6.0mm的热轧板带材;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得到冷轧后的板带材;将冷轧后的板带材进行镜面轧制和退火处理,得到镜面铝合金板带材;镜面轧制冷轧率≥40%,退火处理温度为160℃~2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氧化层光泽均匀、没有异色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
,具体涉及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轧制镜面铝是指通过轧制技术使表面呈现镜面效果的高反射率的铝板,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档民用产品的外观结构件,如轿车车标、车灯反光罩、仪表盘等装饰领域。高档镜面铝可以使产品表面光洁、光亮,又能增添时尚艺术感和科技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乘用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车辆的优美外观成为各车企吸引消费者和增加销量的重要手段,对车辆内外装饰用镜面铝的需求不断增加。轧制镜面铝产品对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尤其是氧化处理用镜面铝,工序繁多,影响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技术难度大。氧化处理用镜面铝板带的各个工序及工艺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①熔铸过程防止偏析,组织均匀化,细小化。②均热过程避免Mg偏析和氧化。③热轧工序为核心控制环节,开轧温度、终轧温度,轧制速度及冷却速度。④冷轧中的头道次影响较大。⑤中间退火工艺调控镜面亮度及硬度。⑥镜面轧制的轧辊凸度、粗糙度、轧制速度。⑦清洗工艺。清洗铝材表面铝粉,保证清洗后反射率降低较小。⑧阳极化保证高亮度:阳极电流密度低,温度尽量低,时间短。在本世纪初,德国安铝、日本住友、意大利铝业、奥地利铝业四个厂家先后成功生产出轧制镜面铝产品,并迅速垄断全球市场。阳极氧化用镜面铝的制备工艺,摆脱机械抛光法而向轧制法升级,成本优势明显。现有技术中轧机只能用来生产普通铝板,不能直接生产出镜面铝板,这是因为轧机上的工作辊自身粗糙度不够低。镜面铝板的工作辊必须是镜面轧辊,对于镜面轧辊表面的加工,只能先在磨床上将轧辊的粗糙度磨至0.02μm。然后通过抛光机将轧辊的粗糙度降低至0.01μm以下,以达到用于轧制镜面铝板的要求。与进口镜面铝相比,国产镜面铝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差距:①阳极氧化后国产镜面铝材表面反射率(80%~85%)低于进口料(反射率≥90%),是因为铝材中存在大量粗大的第二相,以及氧化膜有序度较低;②阳极氧化后国产镜面铝表面存在异色和底纹缺陷,是因为铝材中晶粒尺寸及取向分布不均匀;③国产镜面铝在成形加工后表面产生橘皮等缺陷,是因为铝材中存在粗大晶粒。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无异色缺陷的镜面铝板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氧化层光泽均匀、没有异色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Si≤0.4%、Fe≤0.8%、Cu≤0.2%、Mn≤0.2%、Zn≤0.5%、Mg0.2%-2.0%、其它杂质元素总和≤0.01%、余量为Al。一种基于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镜面铝合金铸锭经过半连续铸造和均匀化热处理后热轧,得到厚度为3.0mm~6.0mm的热轧板带材;热轧终轧温度为180℃-260℃;(2)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得到厚度为2.0mm~4.0mm的冷轧后的板带材;(3)将冷轧后的板带材进行镜面轧制和退火处理,得到镜面铝合金板带材;镜面轧制冷轧率≥40%,退火处理温度为160℃~240℃。根据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的冷轧轧辊粗糙度≤0.2μm。根据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冷轧后的板带材进行镜面轧制的镜面轧辊表面粗糙度≤0.01μm。根据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表面光泽度≥650GU。根据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表面粗糙度≤0.05μm。根据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金属组织中再结晶晶粒面积占比≤10%,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晶粒沿轧制方向分布。根据上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金属组织中再结晶立方织构面积占比≤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非均质镜面铝合金板带材金属组织中晶粒形貌主要为长条形未再结晶晶粒,晶粒取向以轧制织构为主,再结晶立方织构面积占比小,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氧化层光泽均匀,且没有异色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热轧和冷轧工艺调控铝材中晶粒形貌和尺寸,以及取向分布,该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形成表面质量优异,制备过程中无中间退火,提高了镜面铝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制备效率高、工序少、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镜面铝合金板带材中晶粒尺寸及典型织构分布图;图2为实施例2中镜面铝合金板带材中晶粒尺寸及典型织构分布图;图3为对比例1中成品板带材中晶粒尺寸及典型织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Si≤0.4%、Fe≤0.8%、Cu≤0.2%、Mn≤0.2%、Zn≤0.5%、Mg0.2%-2.0%、其它杂质元素总和≤0.01%、余量为Al。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镜面铝合金铸锭经过半连续铸造和均匀化热处理后热轧,得到厚度为3.0mm~6.0mm的热轧板带材;热轧终轧温度为180℃-260℃;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的冷轧轧辊粗糙度≤0.2μm。(2)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得到厚度为2.0mm~4.0mm的冷轧后的板带材;(3)将冷轧后的板带材进行镜面轧制和退火处理,得到厚度为0.2~3.0mm的表面质量优异的非均质镜面铝合金板带材;镜面铝合金的板带材的典型厚度为0.2~3.0mm。镜面轧制冷轧率≥40%,退火处理温度为160℃~240℃。将冷轧后的板带材进行镜面轧制的镜面轧辊表面粗糙度≤0.01μm。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表面光泽度≥650GU。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表面粗糙度Ra≤0.05μm。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金属组织中以长条形变形晶粒为主,再结晶晶粒面积占比≤10%,优选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金属组织中以长条形变形晶粒为主,再结晶晶粒面积占比≤5%。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晶粒沿轧制方向分布,晶粒取向以轧制织构为主,再结晶Cube织构面积占比≤1.0%,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金属组织中再结晶立方织构面积占比≤1.0%。将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经折弯成形、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制备成零部件,制备成的零部件表面光泽度≥600GU,且面光泽度均匀,表面色差△E<0.25。阳极氧化之前的处理包括经切削加工、磨轮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中选出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平坦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包括:于温度0~50℃下、在浓度为10~25%的硫酸溶液中电解,用1.2~1.8A/dm2的电流密度恒电流处理20~40min,得到的铝材表面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Si≤0.4%、Fe≤0.8%、Cu≤0.2%、Mn≤0.2%、Zn≤0.5%、Mg 0.2%-2.0%、其它杂质元素总和≤0.01%、余量为A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面铝合金板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Si≤0.4%、Fe≤0.8%、Cu≤0.2%、Mn≤0.2%、Zn≤0.5%、Mg0.2%-2.0%、其它杂质元素总和≤0.01%、余量为Al。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镜面铝合金铸锭经过半连续铸造和均匀化热处理后热轧,得到厚度为3.0mm~6.0mm的热轧板带材;热轧终轧温度为180℃-260℃;
(2)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得到厚度为2.0mm~4.0mm的冷轧后的板带材;
(3)将冷轧后的板带材进行镜面轧制和退火处理,得到镜面铝合金板带材;镜面轧制冷轧率≥40%,退火处理温度为160℃~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面铝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热轧板带材进行冷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崇杨阳王眉眉赵丕植蒋程非张仕强黄瑞银苏杰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