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423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20份、磷酸酯类阻燃剂5‑20份、硅系阻燃剂0‑5份、抗氧剂0‑1份、润滑剂0‑2份、抗滴落剂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除具有常规无卤阻燃PC/ABS合金的综合性能外,烟密度低于60SDR,显著降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能够应用在对烟密度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内饰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非晶型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耐热性高,透明度好,光泽度高,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但是它的流动性差,成型加工困难,制品残余应力大,易应力开裂,不耐溶剂及缺口冲击敏感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本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用热塑性工程塑料,其内部的苯乙烯组分可以提供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和光泽性、丁二烯组分可以提供韧性及低温性能、丙烯腈组分可以提供优良的耐化学性能。因此,ABS树脂具有良好综合性能。但是ABS树脂的耐热性及机械性能往往不够理想,通常需要改性才能够正常使用。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进行共混从而制备高分子合金材料是一种高效的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无卤阻燃PC/ABS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综合了PC和ABS的优良性能,具有熔体粘度低,加工性能好,冲击和拉伸强度高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符合环保要求。因此,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可以广泛应用在汽车、家用电器及通讯设备等领域。现有技术虽然有些介绍到了无卤阻燃PC/ABS合金技术,但是,已公开的技术中无卤阻燃PC/ABS的烟密度(SDR)基本都在60-80这一范围,更低烟密度的技术还未公布。本专利技术专利旨在开发一款超低烟密度的无卤阻燃PC/ABS合金材料,应用于对烟密度要求更严格的汽车内饰件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20份、磷酸酯类阻燃剂5-20份、硅系阻燃剂0-5份、抗氧剂0-1份、润滑剂0-2份、抗滴落剂0-5份,其中ABS树脂包括ABS树脂1,美国Styron,牌号ABS3504;ABS树脂2,上海高桥石油化工,牌号ABS8434;ABS树脂3,台湾国乔石化,牌号ABS60P,ABS树脂为密度1.0-1.1g/cm3,熔融指数在220℃、10KG条件下为1-20g/10min,硅系阻燃剂具有核壳结构,热分解温度>300℃。优选的是,所述PC树脂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为25000-45000g/mol,熔融指数在300℃、1.2KG条件下为1-35g/10min。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磷酸酯类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硫醚类抗氧剂。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润滑剂为酰胺类润滑剂、酯类润滑剂、聚乙烯类润滑剂、硬脂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酯类润滑剂。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滴落剂为纯聚四氟乙烯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S1:将PC树脂、ABS树脂、硅系阻燃剂、抗氧剂、润滑剂、抗滴落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料1-2min,其中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500r/min,得到预混料;S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预混料从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磷酸酯类阻燃剂从侧边的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到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由加料口到机头的螺筒温度分别是140℃、240℃、250℃、250℃、250℃、250℃、250℃、250℃、240℃、240℃,螺杆转速为350r/min。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在对烟密度有严格要求的汽车内饰件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除具有常规无卤阻燃PC/ABS合金的综合性能外,烟密度低于60SDR,显著降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能够应用在对烟密度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内饰件领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30份、ABS树脂1份、磷酸酯类阻燃剂5份、硅系阻燃剂0.1份、抗氧剂0.1份、润滑剂0.1份、抗滴落剂0.1份,其中ABS树脂包括ABS树脂1,美国Styron,牌号ABS3504;ABS树脂2,上海高桥石油化工,牌号ABS8434;ABS树脂3,台湾国乔石化,牌号ABS60P,ABS树脂为密度1.0-1.1g/cm3,熔融指数在220℃、10KG条件下为1-20g/10min,硅系阻燃剂具有核壳结构,热分解温度>300℃。具体的,PC树脂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为25000-45000g/mol,熔融指数在300℃、1.2KG条件下为1-35g/10min。具体的,磷酸酯类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具体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硫醚类抗氧剂。具体的,润滑剂为酰胺类润滑剂、酯类润滑剂、聚乙烯类润滑剂、硬脂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酯类润滑剂。具体的,滴落剂为纯聚四氟乙烯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粉。实施例2: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60份、ABS树脂10份、磷酸酯类阻燃剂15份、硅系阻燃剂3份、抗氧剂0.5份、润滑剂1份、抗滴落剂2份,其中ABS树脂包括ABS树脂1,美国Styron,牌号ABS3504;ABS树脂2,上海高桥石油化工,牌号ABS8434;ABS树脂3,台湾国乔石化,牌号ABS60P,ABS树脂为密度1.0-1.1g/cm3,熔融指数在220℃、10KG条件下为1-20g/10min,硅系阻燃剂具有核壳结构,热分解温度>300℃。具体的,PC树脂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为25000-45000g/mol,熔融指数在300℃、1.2KG条件下为1-35g/10min。具体的,磷酸酯类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20份、磷酸酯类阻燃剂5-20份、硅系阻燃剂0-5份、抗氧剂0-1份、润滑剂0-2份、抗滴落剂0-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31 CN 202011624605X1.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20份、磷酸酯类阻燃剂5-20份、硅系阻燃剂0-5份、抗氧剂0-1份、润滑剂0-2份、抗滴落剂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树脂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类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酰胺类润滑剂、酯类润滑剂、聚乙烯类润滑剂、硬脂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李闻达梁冰清霍珊珊王丽芝殷如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普利铭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