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23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由外罐体、内罐体、多个罐体支撑柱、真空管道、电控装置、恒压注液管、集汽管、排液阀、两个透气风孔、抽气装置、排气阀和两个支撑平台组成,每个支撑平台设有支撑立柱和高度调节旋钮;整个釜体采用双层罐体结构来对化学液剂进行反应,提高了实验实施的安全性,并且在两层罐体的夹层处装有排风部件用于进行通风和排气,避免反应温差所产生的水蒸气和雾气对使用人员观察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在真空状态下的汽液平衡反应更加纯粹和安全,整体更加牢固的同时,提高了封闭的密闭性,还能够调节高度来配合其他反应器皿的承接,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靠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
技术介绍
汽液平衡又称气液平衡,是由很多个组分的混合物构成一个封闭系统,并有气-液两相共存,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两相达到平衡时,各组分在汽液两相中的化学位趋于相等;在不同的温度、压力和组成条件下,挥发性的液体混合物,或者单组分物质,与它的蒸气所构成的汽液系统达到极限状态,是判定一种化学混合溶液试剂是否达到稳定状态的特征体现;通常都是采用汽液平衡反应釜来完成检测混合物中的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中的逸度相等状态,而现有的化学使用所用到的反应釜的结构基本都是采用单层罐体结构,其封闭后的状态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反应效果,而且现有的釜体在反应后的气压把控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到位,由于加热反应,使得釜体内外气压存在较大的差距,会产生负压情况,对于釜体内部的化学溶液试剂的排出就会受到负压的影响,从而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产生隐患,并且釜体的高度调节把控性不强,不能作用于各种规格器皿的承接;如何让反应釜体尽量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让反应环境更加纯粹,同时还能够增强操控的安全性和把控性,则需要对釜体的构造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双层罐体结构来对化学液剂进行反应,提高了实验实施的安全性,并且在两层罐体的夹层处装有排风部件用于进行通风和排气,避免反应温差所产生的水蒸气和雾气对使用人员观察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在真空状态下的汽液平衡反应更加纯粹和安全,整体更加牢固的同时,提高了封闭的密闭性,还能够调节高度来配合其他反应器皿的承接,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靠耐用的反应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由外罐体、内罐体、多个罐体支撑柱、真空管道、电控装置、恒压注液管、集汽管、排液阀、两个透气风孔、抽气装置、排气阀和两个支撑平台组成,所述内罐体位于外罐体的内部,所述内罐体利用多个罐体支撑柱并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罐体支撑柱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任意所述罐体支撑柱的一端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罐体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道位于外罐体、内罐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装置位于真空管道的上部,所述电控装置与真空管道为固定连接,所述恒压注液管、集汽管分别位于真空管道的两侧,所述恒压注液管、集汽管的一端均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液阀位于外罐体、内罐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液阀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分别位于外罐体顶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均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气装置位于外罐体的一侧,所述抽气装置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位于外罐体的另一侧,所述排气阀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平台水平平行位于外罐体的两侧,所述两个支撑平台均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支撑平台上还设有支撑立柱和高度调节旋钮,所述支撑立柱位于支撑平台的中部,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穿过支撑平台为活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位于远离外罐体的支撑平台的一侧,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与支撑平台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外罐体、内罐体均为透明钢化玻璃容器。进一步,所述多个罐体支撑柱均为实心透明钢化玻璃。进一步,所述电控装置为带有真空泵的控制器。进一步,所述排液阀、排气阀均为旋拧式球形阀。进一步,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均为带有防尘网的风扇孔。进一步,所述抽气装置为微型抽气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个釜体采用双层罐体结构来对化学液剂进行反应,提高了实验实施的安全性,并且在两层罐体的夹层处装有排风部件用于进行通风和排气,避免反应温差所产生的水蒸气和雾气对使用人员观察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在真空状态下的汽液平衡反应更加纯粹和安全,整体更加牢固的同时,提高了封闭的密闭性,还能够调节高度来配合其他反应器皿的承接,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靠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其中:1、外罐体2、内罐体3、罐体支撑柱4、真空管道5、电控装置6、恒压注液管7、集汽管8、排液阀9、透气风孔10、抽气装置11、排气阀12、支撑平台13、支撑立柱14、高度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由外罐体1、内罐体2、多个罐体支撑柱3、真空管道4、电控装置5、恒压注液管6、集汽管7、排液阀8、两个透气风孔9、抽气装置10、排气阀11和两个支撑平台12组成,所述内罐体2位于外罐体1的内部,所述内罐体2利用多个罐体支撑柱3并与外罐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罐体支撑柱3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内罐体2与外罐体1之间,任意所述罐体支撑柱3的一端与外罐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罐体支撑柱3的另一端与内罐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道4位于外罐体1、内罐体2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真空管道4的一端穿过外罐体1、内罐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装置5位于真空管道4的上部,所述电控装置5与真空管道4为固定连接,所述恒压注液管6、集汽管7分别位于真空管道4的两侧,所述恒压注液管6、集汽管7的一端均穿过外罐体1、内罐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液阀8位于外罐体1、内罐体2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液阀8的一端穿过外罐体1、内罐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透气风孔9分别位于外罐体1顶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透气风孔9均与外罐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气装置10位于外罐体1的一侧,所述抽气装置10与外罐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11位于外罐体1的另一侧,所述排气阀11的一端穿过外罐体1、内罐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平台12水平平行位于外罐体1的两侧,所述两个支撑平台12均与外罐体1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支撑平台12上还设有支撑立柱13和高度调节旋钮14,所述支撑立柱13位于支撑平台12的中部,所述支撑立柱13的一端穿过支撑平台12为活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14位于远离外罐体1的支撑平台12的一侧,所述高度调节旋钮14与支撑平台1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罐体1、内罐体2均为透明钢化玻璃容器。所述多个罐体支撑柱3均为实心透明钢化玻璃。所述电控装置5为带有真空泵的控制器。所述排液阀8、排气阀11均为旋拧式球形阀。所述两个透气风孔9均为带有防尘网的风扇孔。所述抽气装置10为微型抽气泵。工作方式:该反应釜主要是由外罐体1、内罐体2、多个罐体支撑柱3、真空管道4、电控装置5、恒压注液管6、集汽管7、排液阀8、两个透气风孔9、抽气装置10、排气阀11和两个支撑平台12组成,该外罐体1、内罐体2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容器,这样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容器中的反应情况,并且内罐体2安装在外罐体1的内部,在内罐体2与外罐体1之间的位置处等距离均匀分布有多个罐体支撑柱3,每个罐体支撑柱3均采用实心透明钢化玻璃,其一端与内罐体2连接,其另一端则是与外罐体1连接,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由外罐体、内罐体、多个罐体支撑柱、真空管道、电控装置、恒压注液管、集汽管、排液阀、两个透气风孔、抽气装置、排气阀和两个支撑平台组成,所述内罐体位于外罐体的内部,所述内罐体利用多个罐体支撑柱并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罐体支撑柱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任意所述罐体支撑柱的一端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罐体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道位于外罐体、内罐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装置位于真空管道的上部,所述电控装置与真空管道为固定连接,所述恒压注液管、集汽管分别位于真空管道的两侧,所述恒压注液管、集汽管的一端均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液阀位于外罐体、内罐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液阀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分别位于外罐体顶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均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气装置位于外罐体的一侧,所述抽气装置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位于外罐体的另一侧,所述排气阀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平台水平平行位于外罐体的两侧,所述两个支撑平台均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支撑平台上还设有支撑立柱和高度调节旋钮,所述支撑立柱位于支撑平台的中部,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穿过支撑平台为活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位于远离外罐体的支撑平台的一侧,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与支撑平台为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罐体式汽液平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由外罐体、内罐体、多个罐体支撑柱、真空管道、电控装置、恒压注液管、集汽管、排液阀、两个透气风孔、抽气装置、排气阀和两个支撑平台组成,所述内罐体位于外罐体的内部,所述内罐体利用多个罐体支撑柱并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罐体支撑柱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任意所述罐体支撑柱的一端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罐体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道位于外罐体、内罐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装置位于真空管道的上部,所述电控装置与真空管道为固定连接,所述恒压注液管、集汽管分别位于真空管道的两侧,所述恒压注液管、集汽管的一端均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液阀位于外罐体、内罐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液阀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分别位于外罐体顶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透气风孔均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气装置位于外罐体的一侧,所述抽气装置与外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位于外罐体的另一侧,所述排气阀的一端穿过外罐体、内罐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平台水平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盛玻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