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407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在二沉池内依次构建缺氧和厌氧环境,在运行时,二沉池内反复进行搅拌‑静置‑排出部分污水、搅拌‑静置‑排出部分污水过程,则会在二沉池内构建出缺氧‑厌氧‑缺氧‑厌氧过程,上一周期厌氧段吸收的碳源用于下一周期中缺氧段的反硝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二沉池内水质参数、静置时间和搅拌时间、污泥浓度、搅拌速率和溶解氧,使得二沉池内反硝化聚糖菌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从而提高反硝化聚糖菌的内源反硝化作用,进而提高了生物脱氮效果,达到氮素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困扰我国已久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而氮素的大量排放则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为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我国提高了城市污水厂的氮素排放标准,从而导致城市污水常因碳源不足,难以仅靠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达到氮素去除和达标排放的要求。为保证达标处理,城市污水厂常采用甲醇、乙酸钠等有机物作为外加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此类外源碳的使用往往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且容易产生水中其他污染元素增加的问题,因此开发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内碳源已成为强化生物脱氮的重要途径,受到广泛关注。活性污泥中的内源碳主要包括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微生物体内的聚羟基烷酸(PHA)、溶解性细胞产物等。内源反硝化主要是指反硝化聚糖菌(DGAOs)在厌氧段吸收水中有机物形成PHA储存在细胞内,同时分解体内的糖原,而在缺氧段,以细胞中的PHA为电子供体,将水中的NO3-或NO2-还原为N2或NOx的过程。目前内源反硝化主要发生在活性污泥水处理工艺中的二沉池中,但目前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效果往往由于工艺参数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内源反硝化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氮素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生物脱氮效果,达到氮素排放标准。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调整二沉池内水质参数满足:NH4+-N≤3mg/L,NO3--N≤15mg/L,PO43--P≤2mg/L,CODCr≤50mg/L;将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待静置完成后排出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水;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0~200rpm,所述搅拌过程中二沉池内溶解氧≤0.5mg/L,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4.9g/L,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5~60min;所述搅拌的时间和静置的时间总和为65min。优选的,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10℃时,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4.9g/L。优选的,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10℃时,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为4.9g/L,或者搅拌时间为10min且静置时间为55min。优选的,排出的污水占所述二沉池内污水体积的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调整二沉池内水质参数满足:NH4+-N≤3mg/L,NO3--N≤15mg/L,PO43--P≤2mg/L,CODCr≤50mg/L;将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待静置完成后排出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水;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0~200rpm,所述搅拌过程中二沉池内溶解氧≤0.5mg/L,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4.9g/L,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5~60min;所述搅拌的时间和静置的时间总和为65min。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在二沉池内依次构建缺氧和厌氧环境,在运行时,二沉池内反复进行搅拌-静置-排出部分污水、搅拌-静置-排出部分污水过程,则会在二沉池的污泥内构建出缺氧-厌氧-缺氧-厌氧过程,上一周期厌氧段吸收的碳源用于下一周期中缺氧段的反硝化;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二沉池内水质参数、静置时间和搅拌时间、污泥浓度、搅拌速率和溶解氧,使得二沉池内反硝化聚糖菌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从而提高反硝化聚糖菌的内源反硝化作用,进而提高了生物脱氮效果,达到氮素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2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调整二沉池内水质参数满足:NH4+-N≤3mg/L,NO3--N≤15mg/L,PO43--P≤2mg/L,CODCr≤50mg/L;将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待静置完成后排出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水;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0~200rpm,所述搅拌过程中二沉池内溶解氧≤0.5mg/L,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4.9g/L,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5~60min;所述搅拌的时间和静置的时间总和为65min。本专利技术将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待静置完成后排出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水。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沉池内水质参数优选满足:NH4+-N≤2.8mg/L,NO3--N≤13mg/L,PO43--P≤1mg/L,CODCr≤45mg/L。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污水中NH4+-N、NO3--N、PO43--P和CODCr不可能同时为0,因此不再对各水质参数的下限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控制二沉池内水质参数在上述范围,一方面可以保证反硝化聚糖菌的代谢活性,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出水超过排放标准值。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0~200rpm,优选为110~190rpm,更优选为120~180rp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过程中二沉池内溶解氧(DO)≤0.5mg/L,优选为≤0.45mg/L。当搅拌速率大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搅拌速率时,DO浓度过高,不利于缺氧段反硝化聚糖菌发挥作用;当搅拌速率低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搅拌速率时,污泥和基质接触不充分,反应不完全。在本专利技术中,当二沉池内DO超过0.5mg/L时,内源反硝化速率降低,甚至可以导致反硝化聚糖菌不发挥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搅拌的时间和静置的时间优选根据二沉池内污水温度确定。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10℃时,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4.9g/L,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5~60min;所述搅拌的时间和静置的时间总和为65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当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为25℃时,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具体为3.6g/L,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分别为5min和60min;当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为15℃时,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具体为4.6g/L,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分别为10min和55min。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搅拌的时间和静置的时间,一方面可以保证搅拌缺氧段时间足够长,可以完成内源反硝化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二沉池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污泥沉淀。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污泥浓度高于4.9g/L时,污泥沉淀速率较慢,且容易导致二沉池沉淀区变小。当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10℃时,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为4.9g/L,或者搅拌时间为10min且静置时间为55min。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二沉池内污水温度<10℃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大污泥浓度或延长搅拌时间有利于提高低温时内源反硝化速率。反硝化聚糖菌在温度低于10℃时的代谢速率较低,适当提高污泥浓度,可增加反硝化聚糖菌数量,从而提高内源反硝化速率;延长搅拌时间,即增加缺氧段的时间,可更好地为反硝化聚糖菌提供生长所需的环境。在本专利技术中,排出的污水优选占所述二沉池内污水体积的2/3。本专利技术在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二沉池内水质参数满足: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二沉池内源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二沉池内水质参数满足:NH4+-N≤3mg/L,NO3--N≤15mg/L,PO43--P≤2mg/L,CODCr≤50mg/L;将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依次进行搅拌和静置,待静置完成后排出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水;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0~200rpm,所述搅拌过程中二沉池内溶解氧≤0.5mg/L,所述二沉池内污泥浓度≤4.9g/L,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5~60min;所述搅拌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刘亚静李振亚王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