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板以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00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路板以及包括该水路板的净水器。所述水路板的背面设有水流渠道和水质传感器,所述水流渠道上设有与所述水流渠道的内部连通的连接通孔,并且所述连接通孔的孔壁沿着远离所述水路板的背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沿着所述安装柱内插入到所述水流渠道内。这种水路板的水流渠道上设置的连接通孔的孔壁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水质传感器通过安装柱插入到水流渠道内,既保证了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在水路渠道内,又无需增大水流渠道的整体体积,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水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会导致水路板的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路板以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水路板以及包括该水路板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净水器作为健康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净水行业也随之在高速地发展。净水器通常包括水路板、滤芯、控制装置及相应的管路。水路板上的滤芯座用于安装滤芯,提供水路流通的作用。净水器制备的净化水的水质至关重要,尽可能获得高质量净化水对提高水质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水质传感器通常整体设置在水路板的水流渠道内,为了能够容纳水质传感器,水流渠道需要做的更大。也就是说,传统的水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会导致水路板的整体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水路板。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水路板的净水器。一种水路板,所述水路板的背面设有水流渠道和水质传感器,所述水流渠道上设有与所述水流渠道的内部连通的连接通孔,并且所述连接通孔的孔壁沿着远离所述水路板的背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沿着所述安装柱内插入到所述水流渠道内。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水路板。这种水路板的水流渠道上设置的连接通孔的孔壁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水质传感器通过安装柱插入到水流渠道内,既保证了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在水路渠道内,又无需增大水流渠道的整体体积,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水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会导致水路板的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水路板的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水路板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如图1所示的水路板的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如图3所示的水路板的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如图4所示的水路板的B区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水路板100,水路板100的背面设有水流渠道10和水质传感器20,水流渠道10上设有与水流渠道10的内部连通的连接通孔12,并且连接通孔12的孔壁沿着远离水路板100的背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30。水质传感器20的检测端22沿着安装柱30内插入到水流渠道10内。这种水路板的水流渠道10上设置的连接通孔12的孔壁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30,水质传感器20通过安装柱插入到水流渠道内,既保证了水质传感器20的检测端22设置在水路渠道10内,又无需增大水流渠道10的整体体积,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水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会导致水路板的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本申请中利用水路板10背面设置水质传感器20和安装柱30,能充分利用水路板100背面的空间,不会漏液。并且由于其并未增加水流渠道10的体积,从而使得水流渠道10在制水完毕后积液较少,利于水的保鲜。此外,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考虑,连接通孔12和中空的安装柱30相当于模具工艺孔,水流渠道10部分的模具上结构为一根长的圆针,在注塑成型时圆针容易被塑胶冲偏导致水流渠道10局部胶偏薄(较厚不够),模具工艺孔内的模具钢料能顶住圆针使其注塑时不备冲偏,从而解决注塑水流渠道10局部胶偏薄的问题。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中空的安装柱30内设有安装孔32。安装孔32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孔322和连接孔324,导向孔322的横截面大于连接孔324的横截面,并且导向孔322、连接孔324和连接通孔12依次连接。即,导向孔322比连接孔324更靠近安装孔32的开口。结合图4和图5,水质传感器20插入时依次穿过导向孔322、连接孔324和连接通孔12,最终水质传感器20的检测端22插入到水流渠道10内。这样的设置安装孔32结构可以便于水质传感器20插入。结合图4和图5,一般来说,水质传感器20为柱状,水质传感器20的外周套设有垫圈24,水质传感器20的检测端22插入到水流渠道10内时,垫圈24与导向孔322的内壁过盈配合。垫圈24一方面起到防止泄露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对水质传感器20进行固定。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孔322的内壁的远离连接孔324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台阶3222,垫圈24的外壁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3222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台阶242。第一限位台阶3222和第二限位台阶242配合,可以对垫圈24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避免水质传感器20插入过多,导致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22与水流渠道10之间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垫圈24和水质传感器20之间还设有楔形塞26,楔形塞26具有依次连接的操作部262和楔形部264。可以通过楔形塞26的塞入,进一步对水质传感器20进行固定。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楔形部264远离操作部262的一端倒刺266。倒刺266可以避免楔形塞26在塞入后,由于挤压等原因,导致的退回。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水质传感器20的检测端22插入到水流渠道10内时,垫圈24、导向孔322的内壁和水质传感器20的外壁围成供倒刺266插入的空腔101。这样的设置,可以便于倒刺266的插入。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62与楔形部264抵接,操作部262与垫圈24或水质传感器20螺纹连接。操作部262与垫圈24或水质传感器20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操作部262实现倒刺266的插入。结合图1和图2,水路板100的正面设有滤芯座40和功能件接口50。本实施方式中,滤芯座40为两个。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滤芯座40连接复合滤芯,复合滤芯为集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滤功能的滤芯。功能件接口50可以为控制阀接口或探测器件接口。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中,水路板上设有均与水流渠道10的进水口60和出水口70。进水口60接通自来水,自来水通过进水口60、水流渠道10进入滤芯,接着从滤芯、水流渠道10和出水口70出来,出水口70流出的是过滤后的净水。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其包括上述的水路板10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的背面设有水流渠道和水质传感器,所述水流渠道上设有与所述水流渠道的内部连通的连接通孔,并且所述连接通孔的孔壁沿着远离所述水路板的背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n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沿着所述安装柱内插入到所述水流渠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的背面设有水流渠道和水质传感器,所述水流渠道上设有与所述水流渠道的内部连通的连接通孔,并且所述连接通孔的孔壁沿着远离所述水路板的背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中空的安装柱;
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沿着所述安装柱内插入到所述水流渠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孔和连接孔,所述导向孔的横截面大于所述连接孔的横截面,并且所述导向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通孔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传感器为柱状,所述水质传感器的外周套设有垫圈,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插入到所述水流渠道内时,所述垫圈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的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垫圈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台阶。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龚圆杰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