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抓握管,两个所述抓握管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架主体靠近正面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架主体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U形托架与支撑管,使得在手部有残疾的伤患需要使用行走装置进行康复锻炼时,能够通过支撑管将U形托架翻起,并将腋下放入至U形托架的内部,从而完成对身体的支撑,不需要使用手掌对装置整体进行抓握即可配合脚部来完成对伤患下肢力量的锻炼,达到了保证手部伤残伤患能够正常康复锻炼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
技术介绍
康复科是医院中对病伤或伤残者的伤情恢复进行促进的医学,主要研究病后,伤残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等问题,是以中医传统特色康复治疗搜段结合现代康复学理论对病人进行治疗的专科,而辅助行走支架就是康复科中对病人进行辅助治疗的医疗器械。现有的行走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病人通过双手的辅助来对行走支架进行支撑,但在部分手部有残疾的伤患需要使用行走装置进行康复时,往往无法顺利的对身体进行支撑,影响残疾伤患的正常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具备方便手部残疾伤患进行康复锻炼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行走支架无法适用于残障伤患,对伤患的康复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本技术的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抓握管,两个所述抓握管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架主体靠近正面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架主体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托架,所述支撑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固定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支撑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管。本技术的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其中U形托架的内壁设有棉垫,所述U形托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远离U形托架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U形托架的顶面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表面与固定带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U形托架的表面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夹块,通过调节架与固定带,使得能够在病患将腋下放入至U形托架中后,可通过固定带将病人的肩部进行固定,达到了更方便伤残病患进行康复锻炼的效果。本技术的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其中支撑管的背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背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固定螺丝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伸缩套管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地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抓握管的顶面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稳定板靠近连接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半管,所述卡接半管的表面与支架主体的顶面卡接,所述卡接半管的背面与抓握管的正面活动连接,通过伸缩套管与伸缩杆,使得在将U形托架与支撑管翻起后,能够经由伸缩杆与伸缩套管调节支撑管的倾斜度,能够针对不同体型的伤患来进行调节,从而避免出现伤患在行走过程中出现与伤患连接不牢的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U形托架与支撑管,使得在手部有残疾的伤患需要使用行走装置进行康复锻炼时,能够通过支撑管将U形托架翻起,并将腋下放入至U形托架的内部,从而完成对身体的支撑,不需要使用手掌对装置整体进行抓握即可配合脚部来完成对伤患下肢力量的锻炼,达到了保证手部伤残伤患能够正常康复锻炼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伸缩套管与伸缩杆,使得在将U形托架与支撑管翻起后,能够经由伸缩杆与伸缩套管调节支撑管的倾斜度,能够针对不同体型的伤患来进行调节,从而避免出现伤患在行走过程中出现与伤患连接不牢的现象,通过调节架与固定带,使得能够在病患将腋下放入至U形托架中后,可通过固定带将病人的肩部进行固定,达到了更方便伤残病患进行康复锻炼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主体;2、抓握管;3、支撑横杆;4、连接杆;5、支撑管;6、活动杆;7、U形托架;8、固定螺杆;9、夹持半管;10、固定带;11、卡块;12、调节架;13、连接块;14、伸缩杆;15、伸缩套管;16、稳定板;17、限位板;18、卡接半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抓握管2,两个抓握管2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3,支架主体1靠近正面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远离支架主体1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支撑管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托架7,支撑管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8,活动杆6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固定螺杆8相适配的螺纹孔,支撑管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管9,通过U形托架7与支撑管5,使得在手部有残疾的伤患需要使用行走装置进行康复锻炼时,能够通过支撑管5将U形托架7翻起,并将腋下放入至U形托架7的内部,从而完成对身体的支撑,不需要使用手掌对装置整体进行抓握即可配合脚部来完成对伤患下肢力量的锻炼,达到了保证手部伤残伤患能够正常康复锻炼的效果。U形托架7的内壁设有棉垫,U形托架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0,固定带10远离U形托架7的一端设有卡块11,U形托架7的顶面设有调节架12,调节架12的表面与固定带10的表面活动连接,U形托架7的表面设有与卡块11相适配的夹块,通过调节架12与固定带10,使得能够在病患将腋下放入至U形托架7中后,可通过固定带10将病人的肩部进行固定,达到了更方便伤残病患进行康复锻炼的效果。支撑管5的背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背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套管15,伸缩套管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伸缩杆1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固定螺丝相适配的螺纹孔,伸缩套管15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稳定板16,稳定板16的地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抓握管2的顶面开设有与限位板17相适配的卡槽,稳定板16靠近连接杆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半管18,卡接半管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抓握管(2),两个所述抓握管(2)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3),所述支架主体(1)靠近正面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远离支架主体(1)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所述支撑管(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托架(7),所述支撑管(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8),所述活动杆(6)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固定螺杆(8)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支撑管(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抓握管(2),两个所述抓握管(2)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3),所述支架主体(1)靠近正面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远离支架主体(1)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所述支撑管(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托架(7),所述支撑管(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8),所述活动杆(6)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固定螺杆(8)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支撑管(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半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托架(7)的内壁设有棉垫,所述U形托架(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0),所述固定带(10)远离U形托架(7)的一端设有卡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托架(7)的顶面设有调节架(12),所述调节架(12)的表面与固定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宿利,付继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