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61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底膜,支架为环形网格状结构,支架用于接触二尖瓣的一端具有平面端;底膜覆盖在平面端上,且底膜呈环形设置,底膜的环形对应的通孔用于供血液流动;通过挡住二尖瓣反流位置治疗二尖瓣反流,操作难度较低,解决了对医生团队和设备要求高的问题;且避免了现有瓣膜置换固定过程对瓣下组织破坏和流出道阻挡的风险,极大的提高了器械的安全性;器械在底部设有通孔,既能保证限制脱垂治疗反流的作用,也完整的保留了患者原生的瓣下结构,且通孔设计还能够为瓣中瓣技术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心脏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重要器官。心脏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一个心室和一个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通过室间隔,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通过房间隔阻断。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血流方向通过二尖瓣调节。健全的二尖瓣确保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由左心室泵向全身动脉。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血流方向通过三尖瓣调节。三尖瓣确保富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由右心房流向右心室,再由右心室泵往肺动脉。二尖瓣返流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瓣膜病变。二尖瓣返流(MR),也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其发病诱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脱垂、二尖瓣退化行性变、二尖瓣环钙化、左心室增大等。二尖瓣返流的传统治疗方案为开胸手术换瓣,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近年来随着介入心脏技术的进步,经导管的微创瓣膜置换和修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的已经应用于临床。对于瓣膜置换手术,因为二尖瓣的生理结构复杂,置换人工瓣膜普遍直径较大;并且因为血液上行压力高,人工瓣膜存在固定问题,很多人工瓣膜带有倒刺等结构,对瓣膜损伤大;而且,如果人工瓣膜进入心室的部分,会阻塞主动脉流出道,病人可能有致死风险。二尖瓣修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缘对缘修复,瓣环成型等方法。这几种修复方法各有自己的局限,缘对缘修复是过渡性产品,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夹住瓣膜叶片,对医生的手术经验要求较高,多次操作会对瓣膜造成损伤。如果手术失败将无法进行二次手术。瓣环成形术需要多个铆钉对人工腱索进行固定,铆钉对二尖瓣瓣膜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二尖瓣反流的治疗修复容易对二尖瓣瓣膜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用于过盈设置在左心房内,包括支架和底膜,所述支架为环形网格状结构,所述支架用于接触二尖瓣的一端具有呈平面设置的平面端;所述底膜覆盖在所述平面端上,用于抵接在二尖瓣靠近左心房一侧的平面上,所述底膜呈环形设置,所述底膜的环形对应的通孔用于供血液流动。进一步地,所述平面端为支架向内延伸形成的环形平面,所述底膜至少包括两层膜,所述环形平面穿设在所述底膜的相邻两层膜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空心球状网格结构;和/或,所述平面端为圆环形平面或D型环平面;和/或,所述底膜呈圆环形或D型环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底膜呈圆环形设置,所述底膜的通孔与所述底膜同心设置,或,所述底膜与所述通孔偏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D型孔。进一步地,所述底膜或所述平面端上设置有显影标记部。进一步地,所述底膜在所述支架上向远离所述二尖瓣的一端延伸有延伸部。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高于左心耳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用于接触二尖瓣的一端沿所述支架的轴向向所述二尖瓣所在的位置凸出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底端形成所述平面端,所述底膜覆盖在所述凸出部上;和/或,所述底膜在所述平面端上面向所述二尖瓣所在的位置形成凸出部。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侧面相对所述平面端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用于远离所述二尖瓣的一端覆盖有顶膜。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用于接触二尖瓣的一端和/或该端的相对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用于与输送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外侧面靠近所述平面端的位置凸出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支架的周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内侧面靠近所述平面端的位置,并与所述平面端间隔设置有撑开部,所述底膜套设在所述平面端与所述撑开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具有压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架为环形网格状结构;和/或,所述底膜具有流体渗透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材质为记忆金属合金;和/或,所述底膜的材质为PET、eTFP或动物心包。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覆膜,所述支架整体包覆在所述覆膜内,所述覆膜靠近接触二尖瓣的一端形成所述底膜。本技术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脱垂性质的二尖瓣反流,包括支架和底膜,支架为环形网格状结构,支架用于接触二尖瓣的一端具有呈平面设置的平面端;底膜覆盖在平面端上,用于抵接在二尖瓣靠近左心房一侧的平面上,底膜呈环形设置,底膜的环形对应的通孔用于供血液流动。在使用时,器械完全释放在左心房内,通过其和左心房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固定。支架的平面端设置有底膜,底膜的通孔保证了血流流过;同时,平面端配合底膜可以将底膜压紧在二尖瓣靠近左心房的平面上,在瓣叶关闭时,挡住二尖瓣反流位置,防止瓣叶自由边突入左心房,避免造成反流。相比现有技术需要非介入性置换瓣膜或通过夹住瓣膜叶片等对瓣膜进行修复的方式,本技术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通过挡住二尖瓣反流位置治疗二尖瓣反流,操作难度较低,有效解决了对医生团队和设备要求高的问题,且对瓣膜几乎没有伤害;同时器械采用在左心房内部撑开固定的方式,避免了现有瓣膜置换固定过程对瓣下组织破坏和流出道阻挡的风险,极大的提高了器械的安全性;进一步器械在底部设有通孔,既能保证限制二尖瓣脱垂治疗反流的作用,也完整的保留了患者原生的瓣下结构,通孔设计还能够为瓣中瓣技术提供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心脏发生二尖瓣反流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放置在心脏内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挡住二尖瓣反流位置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的支架的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的支架设置连接接头的示意图;图8为图3进一步改进的一种形式示意图;图9为图3进一步改进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的支架设置撑开部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连接底膜和顶膜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设置凸出部的示意图;图13为不设置凸出部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与图12形式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设置在心脏上的状态对照图;图14为图12进一步改进的一种形式示意图;图15为图12进一步改进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的支架设置限位部的示意图;图17为图16形式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设置在心脏内的状态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用于过盈设置在左心房(1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00)和底膜(300),所述支架(200)为环形网格状结构,所述支架(200)用于接触二尖瓣(13)的一端具有呈平面设置的平面端(201);/n所述底膜(300)覆盖在所述平面端(201)上,用于抵接在二尖瓣(13)靠近左心房(11)一侧的平面上,所述底膜(300)呈环形设置,所述底膜(300)的环形对应的通孔(310)用于供血液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用于过盈设置在左心房(1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00)和底膜(300),所述支架(200)为环形网格状结构,所述支架(200)用于接触二尖瓣(13)的一端具有呈平面设置的平面端(201);
所述底膜(300)覆盖在所述平面端(201)上,用于抵接在二尖瓣(13)靠近左心房(11)一侧的平面上,所述底膜(300)呈环形设置,所述底膜(300)的环形对应的通孔(310)用于供血液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端(201)为支架(200)向内延伸形成的环形平面,所述底膜(300)至少包括两层膜,相邻两层膜的周向边缘密封设置,以使相邻两层膜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环形平面穿设在所述底膜(300)的相邻两层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0)为空心球状网格结构;
和/或,所述平面端(201)为圆环形平面;
和/或,所述底膜(300)呈圆环形或D型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300)呈圆环形设置,所述底膜(300)的通孔(310)与所述底膜(300)同心设置,或,所述底膜(300)与所述通孔(310)偏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0)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或D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300)或所述平面端(201)上设置有显影标记部(3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300)在所述支架(200)上向远离所述二尖瓣(13)的一端延伸有延伸部(3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301)高于左心耳(14)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二尖瓣返流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0)用于接触二尖瓣(13)的一端沿所述支架(200)的轴向向所述二尖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小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丹领商务咨询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