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剑敏专利>正文

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55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该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包括管体,管体为柔性双层套管,包括外层的注液管和内层的出液管,出液管其前端侧部设有多个出液口,其内部匹配设有能直线移动的针芯;注液管其前端中央设有注液口,其尾端设有两个管状分枝,两个分枝分别设有注药管和连接导管,连接导管上依次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注液管阀、挤压送气的球囊、单向阀和贮存冲洗液的贮液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在不损伤关节面的同时在关节腔内多角度移动,而且能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
技术介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膝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是中老年人、肥胖、重体力劳动者等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患病率高,病情往往反复发作。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及关节伸屈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时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明显下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上普遍采用膝关节腔冲洗疗法。膝关节腔冲洗疗法是以冲洗的方式将关节腔内异常的代谢物排出体外,改变腔内内环境,减少致炎物质对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的刺激,从而抑制关节积液的形成和关节软骨的破坏,延缓KOA的病情进展。目前使用的穿刺针均为锐性针具,刺入关节腔后不多角度调整针尖位置否则容易引起关节面被刺,加剧关节面损失,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则会导致关节腔医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在不损伤关节面的同时在关节腔内多角度移动,而且能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柔性双层套管,包括外层的注液管和内层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其前端侧部设有多个出液口,其内部匹配设有能直线移动的针芯;所述注液管其前端中央设有注液口,其尾端设有两个管状分枝,两个分枝分别设有注药管和连接导管,所述连接导管上依次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注液管阀、挤压送气的球囊、单向阀和贮存冲洗液的贮液袋。所述注液管尾端管壁外侧套接有废液回收袋。所述注液管内壁上设有导向丝,所述导向丝连接有外部的导向拉环。所述连接导管采用透明PT或PE材料制成。所述单向阀有两个,所述单向阀内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活瓣。所述出液管和注液管由聚氨酯材料一体化制成。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在不损伤关节面的同时在关节腔内多角度移动,而且能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本技术出液管和注液管由柔性材料一体化制成,利用柔性管在不损伤关节面的同时在关节腔内多角度移动。本技术通过双层套管实现穿刺后拔出针芯,冲洗、注药使用注液管注入,废液可从出液管排出至废液回收袋内收集,因此液体进出都有专用的通道,且都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能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注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贮液袋,2-连接导管,3-单向阀,4-球囊,5-注药管,6-注液管,7-出液管,8-出液口,9-针芯,10-导向丝,11-导向拉环,12-注液管阀,13-注液口,14-废液回收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如图1至图3所示的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所述管体为柔性双层套管,包括外层的注液管6和内层的出液管7,出液管7其前端侧部设有2~4个出液口8,其内部匹配设有能直线移动的针芯9;注液管6其前端中央设有注液口13,其尾端设有两个管状分枝,两个分枝分别设有注药管5和连接导管2,连接导管2上依次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注液管阀12、挤压送气的球囊4、单向阀3和贮存冲洗液的贮液袋1。出液管7与针芯9之间设有导向丝10,导向丝10连接有外部的导向拉环11。注液管6尾端管壁外侧套接有废液回收袋14。出液管7和注液管6由柔性材料一体化制成。连接导管2采用透明PT或PE材料制成。单向阀3有两个,单向阀3内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活瓣。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本技术通过将双层套管连同针芯9穿刺进入关节腔,可动态平衡关节腔压力,进入关节腔后拔出针芯9,即形成出液管7。出液管7和注液管6由柔性材料一体化制成,利用柔性管在不损伤关节面的同时在关节腔内多角度移动。贮液袋1通过连接导管2与注液管6连通为一体,冲洗液体或注药管5内的药物从注液口13流入关节腔内作用于患处。冲洗时,将废液回收袋14套接在注液管6尾端管壁外侧,并挤压球囊4时可形成高速水流冲洗关节面,有利于关节腔内异物、炎症介质等排除,同时清洗后产生的废液可从出液管7侧部上的出液口8流进出液管7,最后从出液管7向外排出至废液回收袋14内收集。本技术通过双层套管实现穿刺后拔出针芯,冲洗、注药使用注液管6注入,废液可从出液管7排出,因此液体进出都有专用的通道,且都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能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设置的导向丝10和导向拉环11,在拉动时引起柔性的注液管6形变,从而可改变注液出口方向,有利于关节面冲洗。出液口8多孔设计避免出液口被异物堵塞。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柔性双层套管,包括外层的注液管(6)和内层的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其前端侧部设有多个出液口(8),其内部匹配设有能直线移动的针芯(9);所述注液管(6)其前端中央设有注液口(13),其尾端设有两个管状分枝,两个分枝分别设有注药管(5)和连接导管(2),所述连接导管(2)上依次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注液管阀(12)、挤压送气的球囊(4)、单向阀(3)和贮存冲洗液的贮液袋(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柔性双层套管,包括外层的注液管(6)和内层的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其前端侧部设有多个出液口(8),其内部匹配设有能直线移动的针芯(9);所述注液管(6)其前端中央设有注液口(13),其尾端设有两个管状分枝,两个分枝分别设有注药管(5)和连接导管(2),所述连接导管(2)上依次设有防止液体返流的注液管阀(12)、挤压送气的球囊(4)、单向阀(3)和贮存冲洗液的贮液袋(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穿刺冲洗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6)尾端管壁外侧套接有废液回收袋(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剑敏王敏李文章李娅付娅莉李云安尹兴云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罗剑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