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7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包括手持柄、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设置于扩张杆端部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第一扩张管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扩张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柄的配合,为尿道扩张器的调节提供手动驱动来源,通过螺纹套和正反螺纹杆的配合,对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进行扩张,通过导引通道留置安全导丝进行引导,避免尿道损伤,通过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的配合,医生可实时观察患者尿道、尿道狭窄及尿道扩张情况,有利于减少尿道狭窄扩张次数,避免反复尿道狭窄扩张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潜在医源性尿道损伤和感染等不良事件,解决了传统的尿道扩张器调节效果差,同时不具有可视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
本技术涉及尿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
技术介绍
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男性尿道细长,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尿道外口,行程中通过前列腺部、膜部和阴茎海绵体部,男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功能,女性尿道粗而短,起于尿道内口,经阴道前方,开口于阴道前庭,男性尿道在尿道膜部有一环行横纹肌构成的括约肌,称为尿道外括约肌,由意识控制,女性尿道在会阴穿过尿生殖膈时,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该肌为横纹肌,也受意志控制。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进行尿道扩张是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尿道扩张器是尿道扩张的常用医疗工具,传统的尿道扩张器调节效果差,同时不具有可视性,不利于医生对患者尿道进行全面检查,存在一定扩张风险,给医生的操作带来不便,使得尿道扩张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还易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不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解决了传统的尿道扩张器调节效果差,同时不具有可视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包括手持柄,所述手持柄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扩张管,所述第一扩张管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扩张管,所述第一扩张管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扩张杆,所述扩张杆远离第一扩张管的一侧贯穿至第二扩张管的右侧,所述第一扩张管的内腔设置有与扩张杆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套、正反螺纹杆、旋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扩张杆顶部的左侧嵌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扩张管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表面的顶部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扩张管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的顶部贯穿第二轴承并栓接有旋柄,所述第一扩张管的右侧开设有与扩张杆配合使用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扩张管两侧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扩张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通槽。优选的,所述扩张杆端部设置有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所述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的外侧栓接有防护罩。优选的,所述第一扩张管内腔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扩张杆配合使用的滑块。优选的,所述扩张杆顶部的右侧嵌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扩张管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栓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扩张管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相向的一侧分别与扩张杆的外侧栓接。优选的,所述扩张杆相向的一侧从左至右均依次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缓冲垫,且缓冲垫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1、本技术通过旋柄的配合,为尿道扩张器的调节提供手动驱动来源,通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配合,为扩张杆的移动提供一定活动空间,便于扩张杆的移动,通过螺纹套和正反螺纹杆的配合,便于对扩张杆进行调节,对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进行扩张,通过导引通道留置安全导丝进行引导,避免尿道损伤,通过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的配合,医生可实时观察患者尿道、尿道狭窄及尿道扩张情况,有利于减少尿道狭窄扩张次数,避免反复尿道狭窄扩张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潜在医源性尿道损伤和感染等不良事件,降低尿道扩张风险,提高了尿道扩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传统的尿道扩张器调节效果差,同时不具有可视性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可对扩张杆起到有效滑动限位的作用,防止扩张杆发生位置偏移,通过滑杆和滑套的配合,可对扩张杆进一步起到移动支撑的作用,使得扩张杆可平稳进行扩张,通过缓冲弹簧的配合,对扩张杆起到有效弹性缓冲的作用,防止扩张杆移动速度过快对加重患者尿道损伤,通过缓冲垫的配合,防止扩张杆发生直接碰撞,对扩张杆起到有效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的结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扩张杆、滑杆和滑套的结构局部立体图。图中标号:1、手持柄;2、第一扩张管;3、第二扩张管;4、扩张杆;5、调节机构;51、螺纹套;52、正反螺纹杆;53、旋柄;54、第一通槽;55、第二通槽;6、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7、防护罩;8、滑槽;9、滑块;10、滑套;11、滑杆;12、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的结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扩张杆、滑杆和滑套的结构局部立体图,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包括手持柄1,所述手持柄1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扩张管2,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扩张管3,所述第一扩张管2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扩张杆4,所述扩张杆4远离第一扩张管2的一侧贯穿至第二扩张管3的右侧,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内腔设置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螺纹套51、正反螺纹杆52、旋柄53、第一通槽54和第二通槽55,所述扩张杆4顶部的左侧嵌设有螺纹套51,所述螺纹套5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正反螺纹杆52,便于对扩张杆4进行调节,对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进行扩张,通过导引通道留置安全导丝进行引导,避免尿道损伤,所述正反螺纹杆52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扩张管2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52表面的顶部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扩张管2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52的顶部贯穿第二轴承并栓接有旋柄53,为尿道扩张器的调节提供手动驱动来源,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右侧开设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第一通槽54,所述第二扩张管3两侧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第二通槽55为扩张杆4的移动提供一定活动空间,便于扩张杆4的移动,降低尿道扩张风险,提高了尿道扩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传统的尿道扩张器调节效果差,同时不具有可视性的问题。所述扩张杆4端部设置有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6,所述带光源的内窥视镜镜头6的外侧栓接有防护罩7,医生可实时观察患者尿道、尿道狭窄及尿道扩张情况,有利于减少尿道狭窄扩张次数,避免反复尿道狭窄扩张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潜在医源性尿道损伤和感染等不良事件。所述第一扩张管2内腔的左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滑块9,可对扩张杆4起到有效滑动限位的作用,防止扩张杆4发生位置偏移。所述扩张杆4顶部的右侧嵌设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扩张管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栓接,可对扩张杆4进一步起到移动支撑的作用,使得扩张杆4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包括手持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柄(1)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扩张管(2),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扩张管(3),所述第一扩张管(2)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扩张杆(4),所述扩张杆(4)远离第一扩张管(2)的一侧贯穿至第二扩张管(3)的右侧,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内腔设置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包括手持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柄(1)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扩张管(2),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扩张管(3),所述第一扩张管(2)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扩张杆(4),所述扩张杆(4)远离第一扩张管(2)的一侧贯穿至第二扩张管(3)的右侧,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内腔设置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可引导调节的尿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螺纹套(51)、正反螺纹杆(52)、旋柄(53)、第一通槽(54)和第二通槽(55),所述扩张杆(4)顶部的左侧嵌设有螺纹套(51),所述螺纹套(5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正反螺纹杆(52),所述正反螺纹杆(52)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扩张管(2)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52)表面的顶部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扩张管(2)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52)的顶部贯穿第二轴承并栓接有旋柄(53),所述第一扩张管(2)的右侧开设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第一通槽(54),所述第二扩张管(3)两侧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扩张杆(4)配合使用的第二通槽(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庆同洪晓平龚旻陈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