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组件、装设有该排气组件的锅盖及压力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0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组件、锅盖及压力烹饪器具,排气组件包括:阀门机构,轴向穿设于第一盖件;及,传动件,传动件与阀门机构相对应设置,当转动传动件时,传动件抵压阀门机构以打开阀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阀门机构上设置传动件,以基于传动件与阀门机构的配合作用来实现无压烹饪模式与压力烹饪模式间的切换,即当用户需要切换为无压烹饪模式时,转动或移动传动件以令传动件抵压阀门机构,从而打开阀门机构,以使整个烹饪过程处于常压状态;当用户需要切换压力烹饪模式时,可通过转动或移动传动件以解除传动件对阀门机构的抵压,加热过程中锅内气压上升会推动阀门机构向上移动,以使整个烹饪过程处于高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组件、装设有该排气组件的锅盖及压力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气组件、装设有该排气组件的锅盖及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是生活中常用的厨房电器,可将锅内气压增加到1个大气压以上,使水的沸点高于100℃,从而加快食物的烹煮过程。目前,多数用户煮饭煮粥时通用会使用电饭煲,而非电压力锅。这是由于现有的电压力锅功能单一,其仅能在高压状态烹饪食物,其在煮饭、煮粥时容易使米饭煮得过烂、过软,影响用户口感。因此,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令电压力锅兼具压力烹饪模式及无压烹饪模式,以使其功能多样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压力烹饪器具的排气组件,能够排出气体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压力烹饪模式与无压烹饪模式间的切换,改善了用户使用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气组件,包括: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轴向穿设于第一盖件;及,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阀门机构对应设置,当所述传动件转动或移动时,所述传动件抵压所述阀门机构以打开所述阀门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件连接有第二盖件,所述第二盖件背向所述第一盖件的一侧轴向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传动件相对称的两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周向内侧,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转动。优选地,所述传动件的轴向侧面形成有抵接部;当所述传动件的轴向侧面与所述阀门机构的轴向侧面相平行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阀门机构靠近所述传动件的轴向侧面相抵接;及/或,所述传动件相对称的两端部均连接有第一旋转轴,各个所述第一旋转轴均穿设于所述安装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转动。优选地,所述阀门机构包括:第一承压件,所述第一承压件能够与所述传动件相抵压配合;及,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一排气阀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盖件,且所述第一排气阀的轴向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一承压件的轴向端部相抵压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承压件面向所述第一排气阀的侧面边缘形成有若干个下压部,各个所述下压部相互间隔设置,且各个所述下压部均能够与所述第一排气阀相抵压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盖件;阀壳体,所述阀壳体连接于所述阀座背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且所述阀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安装部相连通的气体通道;阀芯机构,所述阀芯机构沿轴向穿设于所述阀壳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阀壳体轴向移动;所述阀芯机构面向所述第一承压件的轴向端部与所述第一承压件相抵压配合。优选地,所述阀壳体包括:环形件及端盖件,所述环形件套接于所述阀座的周向外侧,所述端盖件连接于所述环形件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一承压件相平行设置;及,所述阀芯机构包括:阀芯件,所述阀芯件沿轴向依次穿设于所述阀座及所述端盖件,且所述阀芯件与所述第一承压件相抵压配合;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阀芯件的周向外侧并与所述端盖件相抵接;及,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连接于所述阀芯件的轴向端部,且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端盖件背向所述阀座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承压件面向所述第一排气阀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轴向端部与所述第一承压件相抵接,所述安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承压件相平行的支架,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承压件的轴向端部与所述支架相抵接;及,所述阀芯件沿周向形成有若干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片状部,且各个所述片状部远离所述端盖件的一端均形成有抵接凸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端盖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凸部。一种装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组件的锅盖,包括:卡钳组件,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卡钳组件相配合;当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卡钳组件动作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联动所述传动件动作,以同步打开所述阀门机构。一种装设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排气组件的压力烹饪器具。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排气组件、锅盖及压力烹饪器具,是通过在阀门机构上设置传动件,以基于传动件与阀门机构的配合作用,从而实现无压烹饪模式与压力烹饪模式间的切换,即当用户需要切换为无压烹饪模式时,转动或移动传动件以令传动件抵压阀门机构,从而打开阀门机构,以使整个烹饪过程处于常压状态;当用户需要切换压力烹饪模式时,可通过移动或转动传动件以解除传动件对阀门机构的抵压,加热过程中锅内气压上升会推动阀门机构向上移动,以使整个烹饪过程处于高压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一种锅具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锅盖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锅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锅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锅盖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锅盖的部分机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锅盖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锅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把手组件另一状态的剖视图。图10为图9所示把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旋钮座的示意图。图12为图9所示把手机构与旋转盘的连接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把手机构与旋转盘的另一状态连接示意图。图14为图2所示锅盖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锅盖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所示翻转件的示意图。图17为图1所示锅具另一状态的剖视图。图18为图2所示锅盖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19为图2所示锅盖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第一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1为图19所示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18所示阀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3为图22所示第一承压件的示意图。图24为图22所示阀芯件的示意图。图25为图19所示第二盖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19所示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图5所示锅盖的剖视图。图28为图5所示锅盖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9为图7所示锅盖的剖视图。图30为图7所示锅盖部分结构的示意图。1000、锅具;100、锅盖;10、锅盖壳体;11、第一盖件;12、第二盖件;121、安装部;1211、支架;13、外侧面盖;14、固定柱;20、把手组件;21、旋钮机构;211、旋柄面盖;2111、面盖卡接部;212、旋钮座;22、把手机构;221、第一把手;2211、第一转轴;2211a、第一齿轮部;222、第二把手;2221、第二转轴;2221a、第二齿轮部;23、旋转盖;231、安装凹口;2311、限位槽;24、按压机构;241、按压盖;2411、柱状部;2412、按压卡接部;242、按压弹簧;30、扣合件;31、卡钳组件;311、第一驱动件;3111、第一导向口;3112、第二导向口;3113、第三支柱;3114、第三导向口;3114a、圆形弧段;3114b、椭圆弧段;312、第一卡钳机构;3121、第一卡合部;3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门机构(71),所述阀门机构(71)轴向穿设于第一盖件(11);及,/n传动件(72),所述传动件(72)与所述阀门机构(71)对应设置,当所述传动件(72)转动或移动时,所述传动件(72)抵压所述阀门机构(71)以打开所述阀门机构(71);/n所述第一盖件(11)连接有第二盖件(12),所述第二盖件(12)背向所述第一盖件(11)的一侧轴向延伸形成安装部(121);所述传动件(72)相对称的两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21)的周向内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2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门机构(71),所述阀门机构(71)轴向穿设于第一盖件(11);及,
传动件(72),所述传动件(72)与所述阀门机构(71)对应设置,当所述传动件(72)转动或移动时,所述传动件(72)抵压所述阀门机构(71)以打开所述阀门机构(71);
所述第一盖件(11)连接有第二盖件(12),所述第二盖件(12)背向所述第一盖件(11)的一侧轴向延伸形成安装部(121);所述传动件(72)相对称的两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21)的周向内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2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72)的轴向侧面形成有抵接部(721);当所述传动件(72)的轴向侧面与所述阀门机构(71)的轴向侧面相平行时,所述抵接部(721)与所述阀门机构(71)靠近所述传动件(72)的轴向侧面相抵接;及/或,
所述传动件(72)相对称的两端部均连接有第一旋转轴(7321),各个所述第一旋转轴(7321)均穿设于所述安装部(121)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21)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机构(71)包括:
第一承压件(711),所述第一承压件(711)能够与所述传动件(72)相抵压配合;及,
第一排气阀(712),所述第一排气阀(712)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盖件(11),且所述第一排气阀(712)的轴向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一承压件(711)的轴向端部相抵压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件(711)面向所述第一排气阀(712)的侧面边缘形成有若干个下压部(7111),各个所述下压部(7111)相互间隔,且各个所述下压部(7111)均能够与所述第一排气阀(712)相抵压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阀(712)包括:
阀座(7121),所述阀座(7121)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盖件(11);
阀壳体(7122),所述阀壳体(7122)连接于所述阀座(7121)背向所述传动件(72)的一侧,且所述阀壳体(7122)内形成有与所述安装部(121)相连通的气体通道;及,
阀芯机构(7123),所述阀芯机构(7123)沿轴向穿设于所述阀壳体(7122),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颉荣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吉柏尼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