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泡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38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泡茶杯,包括:杯体、杯盖、茶漏,所述的茶漏安装于杯体内,杯盖内侧与杯体的顶部开口处外侧分别设有对应的螺纹,使杯盖与杯体可旋转组合在一起;所述的的茶漏呈圆桶状结构,顶部端面处设有向内延伸出一片状的提耳,茶漏的底部设有多个过滤孔,茶漏的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固定槽,固定槽用于嵌入安装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圈的外侧平均分布设有固定凸体,安装时固定圈从茶漏的外侧套入并嵌入固定槽中,安装后的茶漏与固定圈形成一整体,可轻松扣入杯体内使固定凸点与杯体相扣固定,改进了以往包茶杯的茶漏与杯体的结合方式,使通过提拿提耳按入或取出茶漏时的手感更加柔和,固定后更加平稳,且两者不会碰撞发出声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泡茶杯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玻璃泡茶杯。
技术介绍
泡茶杯作为日常冲泡茶饮时使用的器皿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很多泡茶杯泡茶时直接把茶叶放到杯体内,使茶叶与开水混合进行冲泡的,但此类泡茶杯没有把茶叶区隔开,容易导致喝茶时连同茶叶一并喝进嘴里,并且喝完后,茶叶往往会粘在泡茶杯的内壁上,难以倒出以至于难以保持泡茶杯的清洁,使用体验较差;因此,越来越多的泡茶杯开始加装茶漏用来把水与茶叶或其他固体杂质,传统茶漏多为直桶形结构,安装方式采用顶部端面处设置凸出的边沿卡位于泡茶杯的杯体内,这种茶漏安装后容易出现晃动,安装不够牢固,翻转杯体时容易使茶漏掉出,同时由于通常采用不锈钢茶漏,所以安装或取出茶漏时容易碰撞到杯体的内壁而发出响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杯体磨损,甚至破坏杯体的内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泡茶杯,包括:杯体、杯盖、茶漏,所述的茶漏顶部端面处设有向内延伸出一片状的提耳,同时端面向外翻折设有卡位边,茶漏的外侧套入安装有一固定圈,固定圈嵌入茶漏外侧设有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圈上设有固定凸体,所述的杯体内侧设有凸起的限位环;所述的茶漏下压安装在杯体内,使卡位边体贴合在限位环上,固定凸体挤压通过限位环后限位于限位环底部并与杯体内侧相抵,固定凸体与限位边相扣在限位环上固定;所述的茶漏顶部端面设有向外所述的杯盖和杯体连接后可组合成完整的泡茶杯;采用安装了硅胶的固定圈后的新结构茶漏可以更加平稳、牢固地安装于杯体内。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槽设于茶漏的外侧,为在茶漏壁上向内凹陷形成的环形槽体;环形槽体可用于安装固定圈。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提耳是水平设置于茶漏的顶部,从茶漏的顶部端面延伸出的片装结构,是与茶漏一体的组件;与茶漏一体的提耳可以使茶漏更方便地从杯体内安装或取出,同时不占用空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漏的固定槽底端与茶漏底部设有阶梯型结构,阶梯上表面和茶漏底部分别平均分布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通过阶梯形分布在茶漏底部更加有利于茶水通过茶漏,不容易受茶叶或其他固体杂志堵塞过滤孔。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圈的外侧表面设有四个等距的固定凸体,所述固定圈的直径和宽度与固定槽相匹配,固定圈套入安装于固定槽后成为茶漏的一部分,固定凸体与茶漏的卡位边形成一卡位槽;该结构使安装于固定槽的固定圈具有高贴合度,牢固不松脱。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杯体顶部开口的侧壁外侧设有第一螺纹,侧壁向下延伸分离出内玻璃壁和外玻璃壁,内玻璃壁与外玻璃壁之间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的内玻璃壁顶部设有凸出的限位环;双层中空结构的杯体具有更加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漏安装于杯体内,茶漏的固定凸体与卡位边形成的卡位槽扣合固定在杯体的限位环上;该结构使茶漏安装于杯体内时更加稳固,不会出现晃动的状况,避免了茶漏的摩擦碰撞导致杯体的损坏。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该结构可使杯体和杯盖方便连接。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茶漏侧边设置有内凹的固定槽,使茶漏底部与固定槽之间形成阶梯结构,阶梯的上下两层均设有过滤孔,当茶漏里的茶叶到达一定数量容易挤压在底部导致过滤效率降低,茶水不能顺利通过底部过滤孔时可以在阶梯上的过滤孔处通过,避免了茶水溢出;固定圈安装到固定槽后与茶漏形成一整体,固定圈不会从茶漏中松脱,安装后的茶漏与固定圈形成一整体,可轻松扣入杯体内使固定凸点与杯体相扣固定,改进了以往包茶杯的茶漏与杯体的结合方式,使通过提拿提耳按入或取出茶漏时的手感更加柔和,固定后更加平稳,且两者不会碰撞发出声响,同时避免了茶漏在杯体内晃动而导致内体出现损坏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泡茶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泡茶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茶漏与杯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00、杯体;110、第一螺纹;111、中空槽;112、内玻璃壁;113、外玻璃壁;114、限位环;120、茶漏;121、固定圈;123、提耳;124、过滤孔;125、固定槽;126、固定凸体;200、杯盖;210、第二螺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一种玻璃泡茶杯,请参阅图1-3所示,包括:杯体100、杯盖200、茶漏120;茶漏120安装于杯体100中,杯盖200连接杯体100组合成一密封的整体使用。具体地,茶漏120为食用级不锈钢材质,茶漏120为一体成型的圆桶形结构,茶漏120的外侧设有凹陷的固定槽125,固定槽125中安装有硅胶制成的固定圈121,正常情况下固定圈121处于安装在茶漏120上的状态,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使用,在需要清洗时可把固定圈121从固定槽125上拆卸下来,由于固定圈121具有弹性,安装时只需拉伸后套入茶漏120,使之卡位嵌入固定槽125中就固定成功,拆卸反向操作即可。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茶漏120的顶部端面向内水平延伸出一片装结构的提耳123,当需要安装或取出茶漏120时,手持提耳123压下或拔出茶漏120杯体100中即可,提耳占用杯体内的空间,同时有别传统茶漏120的组合式提耳123不会掉落,避免了出现误食的情况。更进一步地,安装茶漏120时,把茶漏120底朝下正向放置于杯体100的开口处,下压至固定圈121外侧的固定凸体126挤压通过杯体100内侧的限位环114后,茶漏120的顶部限位于限位环114上端,固定凸体126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泡茶杯,包括:杯体、杯盖、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漏顶部端面处设有向内延伸出一片状的提耳,同时端面向外翻折设有卡位边,茶漏的外侧套入安装有一固定圈,固定圈嵌入茶漏外侧设有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圈上设有固定凸体,所述的杯体内侧设有凸起的限位环;所述的茶漏下压安装在杯体内,使卡位边体贴合在限位环上,固定凸体挤压通过限位环后限位于限位环底部并与杯体内侧相抵,固定凸体与限位边相扣在限位环上固定;所述的茶漏顶部端面设有向外所述的杯盖和杯体连接后可组合成完整的泡茶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泡茶杯,包括:杯体、杯盖、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漏顶部端面处设有向内延伸出一片状的提耳,同时端面向外翻折设有卡位边,茶漏的外侧套入安装有一固定圈,固定圈嵌入茶漏外侧设有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圈上设有固定凸体,所述的杯体内侧设有凸起的限位环;所述的茶漏下压安装在杯体内,使卡位边体贴合在限位环上,固定凸体挤压通过限位环后限位于限位环底部并与杯体内侧相抵,固定凸体与限位边相扣在限位环上固定;所述的茶漏顶部端面设有向外所述的杯盖和杯体连接后可组合成完整的泡茶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槽设于茶漏的外侧,为在茶漏壁上向内凹陷形成的环形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耳是水平设置于茶漏的顶部,从茶漏的顶部端面延伸出的片装结构,是与茶漏一体的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荣宝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