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27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属于箱包领域,有一定的减负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背包后幅上连接隔板组成,通过织带纵横十字穿插限制幅与隔板的水平方向位移,在竖直方向可以自由移动,通过弹性带产生弹力,在人体运动时使背包上下波动,达到减负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轻便,由于采用织带连接,方便加工,符合箱包加工工艺,成本更低、重量较轻,设置限位织带通起到对弹性带的保护作用,延长背包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力减负背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属于箱包领域,有一定的减负效果。
技术介绍
背包是生活中常用品,外出时一般会携带较多的物品,背负时间长会很吃力,尤其是现在学生书包都比较重,长期重压会影响小孩身体发育,特别是对小孩脊椎压迫产生不良后果,登山户外旅行时人体背负过重易使人疲劳,一种能减负的背包非常适合人们的需要,现有的减负背包已经有多种设计方案,有的已经上市销售,市场反映效果不错,现有的减负背包其都存在一个共同缺陷,在背包上下浮动时,背包后幅始终在与后背摩擦,其主要摩擦点是腰部位置,尤其是夏天衣服穿得较少时,或出点汗时,让人背负起来非常不舒服,其原因是背包上下浮动时,背包后幅与人体后背之间没有隔离层,背包直接贴在后背上摩擦,如:申请号,2019208508867,一种具有预压缩型柔性连接系统的减负悬浮背包,虽然能解决上述摩擦的问题,但带来了新的缺陷,结构太过复杂,成本非常高,其所增加的功能性结构本身重量较重,与减负的目标背道而驰,减负效果不足以抵消增加的重量,整体上起不到减负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弹力减负背包,为解决上述缺陷,采用隔板与背包后幅之间的上下弹跳达到减负目的,利用隔板将后背与背包后幅隔离,即达到减负的目的,又解决了后背摩擦的问题,其特征包括。采用背包后幅上连接隔板组成,所述背包后幅上设置有后幅横向织带、后幅纵向织带,所述隔板设置有隔板横向织带、隔板纵向织带,所述后幅横向织带与隔板纵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后幅纵向织带与隔板横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背包后幅通过弹性带连接隔板,在弹性带的作用下使背包在隔板上往复式上下运动,达到减负效果。所述后幅横向织带,设置在后幅上端,在靠近背带位置沿竖直方向车缝固定,隔板纵向织带从后幅横向织带与后幅之间穿过呈十字交叉。所述后幅纵向织带,设置在后幅下端,沿背包后幅两边布置,上下两端车缝固定,隔板横向织带从后幅纵向织带与后幅之间穿过呈十字交叉。所述隔板横向织带,设置在隔板下端,在与后幅纵向织带对应位置沿竖直方向车缝固定。所述隔板纵向织带,设置在隔板上端,靠近背带位置布置,上下两端车缝固定。所述弹性带上端与隔板车缝固定,下端与后幅车缝固定。所述弹性带,下端从后幅开孔处穿过后幅从里面车缝固定,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让后幅与隔板贴合更紧密,将弹性带隐藏更美观。所述弹性带,设置有限位织带,防止弹性带受力过度,导致弹性带损坏或弹性减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背包后幅上连接隔板组成,通过织带纵横十字穿插限制幅与隔板的水平方向位移,在竖直方向可以自由移动,通过弹性带产生弹力,在人体运动时使背包上下波动,达到减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轻便,由于采用织带连接,方便加工,符合箱包加工工艺,成本更低、重量较轻,设置限位织带通起到对弹性带的保护作用,延长背包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背包静止状或弹加时后视图,图2为隔板正面图,图3为隔板反面图,图4为后幅正面图,图5为后幅反面图,图6为后幅弹性带穿过孔位置示意图,图7为背包运行到上端时后幅横向织带、纵向织带与隔板横向织带、纵向织带状态示意图,图8为背包运行到下端时后幅横向织带、纵向织带与隔板横向织带、纵向织带状态示意图,图9为背包运行到下端时隔板与后幅状态正面示意图,图10为背包运行到下端时隔板与后幅状态反面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别为:1:背带;2:隔板;3:背包后幅;4:隔板软垫层;5:隔板纵向织带;6:弹性带与隔板车缝固定位置;7:隔板横向织带;8:车缝线;9:后幅横向织带;10:限位织带;11:后幅纵向织带;12:弹性带穿过孔;13:弹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根据这里的描述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不旨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如图1、7、8所示,采用背包后幅上连接隔板组成,所述背包后幅上设置有后幅横向织带、后幅纵向织带,所述隔板设置有隔板横向织带、隔板纵向织带,所述后幅横向织带与隔板纵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后幅纵向织带与隔板横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背包后幅通过弹性带连接隔板,在弹性带的作用下使背包在隔板上往复式上下运动,达到减负效果。如图4、8所示,所述后幅横向织带,设置在后幅上端,在靠近背带位置沿竖直方向车缝固定,隔板纵向织带从后幅横向织带与后幅之间穿过呈十字交叉。如图4、8所示,所述后幅纵向织带,设置在后幅下端,沿背包后幅两边布置,上下两端车缝固定,隔板横向织带从后幅纵向织带与后幅之间穿过呈十字交叉。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横向织带,设置在隔板下端,在与后幅纵向带对应位置沿竖直方向车缝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纵向织带,设置在隔板上端,靠近背带位置布置,上下两端车缝固定。如图3、5所示,所述弹性带上端与隔板车缝固定,下端与后幅车缝固定。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带,下端从后幅开孔处穿过后幅从里面车缝固定,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让后幅与隔板贴合更紧密,将弹性带隐藏更美观。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带,设置有限位织带,防止弹性带受力过度,导致弹性带损坏或弹性减弱。如图1所示,背包背带是固定在隔板上的,隔板与人体后背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背包只是在隔板上运动,这样让将后幅与人体后背隔离,即能达到减负的效果,又解决了后背摩擦的问题。如图1和图9所示,当背上背包走动时,由于人体会有一个上下浮动的幅度,在弹性带作用下,背包会随人体运动产生上下浮动,在弹性带的拉力下,背包上下浮动与人体上下浮动产生共振效果,会使背包上下浮动的幅度增大,由于背包有规律的上下浮动,使人背负起来更轻松,起到悬浮减负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其特征在于,在背包后幅上连接有隔板,所述背包后幅上设置有后幅横向织带、后幅纵向织带,所述隔板设置有隔板横向织带、隔板纵向织带,所述后幅横向织带与隔板纵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后幅纵向织带与隔板横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背包后幅通过弹性带连接隔板,在弹性带的作用下使背包在隔板上往复式上下运动,达到减负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其特征在于,在背包后幅上连接有隔板,所述背包后幅上设置有后幅横向织带、后幅纵向织带,所述隔板设置有隔板横向织带、隔板纵向织带,所述后幅横向织带与隔板纵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后幅纵向织带与隔板横向织带呈十字穿插连接,所述背包后幅通过弹性带连接隔板,在弹性带的作用下使背包在隔板上往复式上下运动,达到减负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幅横向织带,设置在后幅上端,在靠近背带位置沿竖直方向车缝固定,隔板纵向织带从后幅横向织带与后幅之间穿过呈十字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力减负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幅纵向织带,设置在后幅下端,沿背包后幅两边布置,上下两端车缝固定,隔板横向织带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潮代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