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围网查漏仪,由摄像头和控制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摄像机及照明装置被密封在摄像头专门的防水外壳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摄像装置,应用于水产围网养殖业,对水下围网破损进行检查。围网好象一面墙,靠它阻止鱼蟹逃逸。在大面积围网上查漏,尤其水浑浊,能见度太低情况下查漏,一直是围网养殖业的业主头痛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养殖业的业主都是雇佣渔民下水用手摸查,劳动强度很大且效率低下。极个别业主用水下摄像头来查漏。其方法是将水下摄像头固定在一根竹杆的一端,人在船上手持竹竿另一端,将摄像头伸入水下探测,通过船上的监视器便可以观察水下围网的状态。但这种方法受水质限制,观察面积太小,而且操作不便,随机性很大,效率低下,不实用。本摄像装置正是解决此问题的。其包括二个部分摄像头和控制装置。前者作用是摄取围网的图像信号通过电缆传送给监示器;后者的作用是控制摄像头在水下位置,即通过固定夹具及连杆,将摄像头相对固定在船的侧下方一定深度水下,查漏时,使船沿围网开行,整个仪器随船而行,不用任何操作,仅仅依靠水对摄像头的浮力,控制装置就能控制摄像头自动贴紧围网并滑行,完成对围网的平推式扫描。
技术介绍
目前,共知的水下摄像头是由CCD或CMOS摄像机、照明装置及防水外壳构成。其在水下的摄像距离、范围,主要取决于水质。当水质清澈时,养殖户用它进行水下小范围内围网查漏,较为方便。当水质很浑浊时,光在水中散射严重,即使是很高档的水下摄像头,甚至更高档的水下摄像机,也只有紧贴在围网上,才能摄取清晰的图象信号,但此时成像面积太小,一般仅有摄像头镜面大小——直径50毫米左右的圆。此时用其在大面积围网上查漏,如大海捞针。就长江水系而言,全年大部分时间,尤其汛期是围网破损多发期,水质较差,悬浮物多,能见度低,它就不能使用。用这类水下摄像头进行围网查漏,可用机会太少,而且效率低,容易漏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用现有水下摄像头进行围网查漏,受限于水质,及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围网查漏仪,它不仅能适应各种水质,而且具有控制装置,能对大面积围网进行全面、快速查漏,操作方便。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摄像头专门的防水外壳请参阅附图2,将壳体(12)做成长方形漏斗形状,除法兰口与电缆引出口外,全部封闭,内部形成一个空腔。单板摄像机(13)的镜头,从红外照明电路板(14)中心的圆孔穿过,并一同固定在壳体(12)的尾部,并通过电缆与外面的电源及监示器联系,电缆的引出口周围用胶密封;壳体(12)的法兰口上依次叠放密封橡胶垫(15)、防水镜面玻璃(16)、压口框(17),并用密封固定螺丝(18)将它们与壳体法兰口紧固,使壳体内部成为一个密闭的环境,单板摄像机(13)透过防水镜面玻璃(16)进行拍摄。这样,和传统水下摄像头相比,防水外壳变大,摄像机镜头到防水镜面玻璃(16)的距离(这里暂称为物距L)增大,防水镜面玻璃(16)的有效面积(这里暂称为观察面积S)也增大。查网时,使防水镜面玻璃紧贴在围网上,这样,围网的反射光线几乎直接穿过镜面玻璃进入箱体空气介质,而到达摄像机镜头成像,S就是可视的围网面积。由于光线无需经过厚厚的水层,故成像与水质关系不大。合理选择观察面积S、物距L及摄像机镜头的焦聚f,既可以使箱体的体积适中,增加操作灵活性,又能获得较大的观察面积S,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参数确立的步骤是S首先确立。由于采用平推扫描工作方式,所以,镜面做成长方形,尽量加大高度,而宽度则可以适当减小,以缩小箱体的体积,方便操纵。使所成的图象的宽高比在5∶1左右即可。(摄像机行对应观察面的高,且图象行满幅;摄像机的场对应观察面的宽,图象场幅只占满幅的三分之一左右。)例如,经实践检验,一个较理想的尺寸是,高、宽分别取880mm,160mm。下一步确立f。由于f值越小,水平视角越大,物距L越小,从而箱体的深度越小,则体积越小,但图象四周变形越大。考虑到查漏对图象几何变形要求不高,兼顾箱体的体积因素,选用f=2.1mm的固定焦聚单板机镜头,水平视角110度左右。若是防水外壳的镜面玻璃高度取880mm,则物距L=(880/2)/tag(110度/2)=300mm。这样做成的箱体大小比较适中,便于控制装置工作。2、如此大的一个摄像头,如何在水下完成对围网的平推扫描,完全依靠控制装置来实现。这种装置结构请参阅附附图说明图1,由固定夹具(1)、活动套管(2)、转轴(3)、定位螺丝(4)、连杆(5)、“U”型支架(6)及凸轴(7)组成。凸轴(7)对称焊接在箱体重心垂直坐标下方40mm处的箱体两侧表面,“U”型支架(6)套在凸轴(7)上,并能绕凸轴(7)自由转动;连杆(5)一端与“U”型支架(6)通过螺丝钢性连接,另一端自由穿插在活动套管(2)中,并由定位螺丝(4)来调整和固定其在活动套管(2)中的位置;活动套管(2)与固定夹具(1)的拐角处相铰接,转轴(3)是铰接的轴,活动套管(2)能围绕转轴(3)在平面90度内自由转动;固定夹具(1)夹在船的侧面,使整个仪器与船相对固定。这样,在转轴(3)和凸轴(7)两处形成两个平面活动关节。查网时,船在围网跟前停住,操作者将仪器按图1连接,并将固定夹具(1)固定在船靠近围网的一侧,当摄像头(8)被浸没在水下一定深处时,在浮力的作用下,一方面,摄像头(8)将绕凸轴(7)转动,凸轴(7)的位置在重心下方,决定了摄像头(8)局部自由平衡时,镜面始终垂直地面,便于贴紧围网;另一方面,浮力使摄像头(8)带动“U”型支架(6)、连杆(5)、活动套管(2)及定位螺丝(4)一同绕转轴(3)作圆周运动而上升,直到镜面贴紧围网,被阻止而平衡。可见,转轴(3)处的关节确保整个摄像头上升时靠近围网,而凸轴(7)处的关节确保整个摄像头镜面与围网贴紧。这样,查网时,只要船与围网保持适当距离,并沿围网开行,摄像头镜面就能始终自动贴紧围网并滑行,完成对围网的“扫描”。操作者只需每次预先调整好摄像头放入深度,即确立待查范围,在该范围内查网无需其它操作,只需随船的开行察看监视器即可,十分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不同水质的环境下,对水下围网大面积范围内查漏,操作简便、效率高,而且有很高的性价比。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成及工作状态图。图中,1.固定夹具,2.活动套管,3.转轴,4.定位螺丝,5.连杆,6.“U”型支架,7.凸轴,8.摄像头,9.电缆,10.监视器,11.电源。图2是实施例摄像头结构分解图。图中,12.壳体,13.单板摄像机,14.红外照明电路板,15.密封橡胶垫,16.镜面玻璃,17.压口框,18.密封固定螺丝。图3是实施例摄像头防水外壳壳体的主视图及仰视图。图中标出了关键尺寸。图4是实施例红外照明电路图。电路图中,集成块1脚接地,R11跨接在集成块1、2脚之间,光敏电阻RP跨接在集成块2、4脚之间,集成块3脚通过R10接三极管D50基极,集成块5脚通过电容C2接地,集成块6、7脚封连并通过R9接集成块8、4脚,集成块8脚通过二极管D49接+12伏电源,电容C1跨接在集成块8脚和地之间对电源滤波,R1-R8及D1-D48组成八个相同的并联支路,每个支路有1个电阻6个二极管顺向串联,并共同跨接在集成块8脚与三极管D50集电极之间,三极管D50发射极接地。电路中,D1-D48为红外照明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