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包括医护担架,其包括:担架主体,其顶部设置有滑轨、底部设置有脚轮;第一担架板,其设置在担架主体的一端,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套设在滑轨的顶部;第二担架板,其设置在担架主体的另一端,其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套设在滑轨的顶部,且第一担架板和第二担架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以及限位机构,其用于对第一担架板和第二担架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救护车的车厢的靠近车头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结构简单,且便于帮助患者坐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
技术介绍
在救助心肺重症疾病患者的过程中,有时为了缓解患者呼吸困难,需强迫其处于坐立体位。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救护车的车厢里,通常都是在车厢的一侧设置供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乘坐的椅子,而将车厢的另一侧留设为放置医护担架的空间,或者是在救护车的车厢的两侧均设置椅子,而将救车厢的中部留设为放置医护担架的空间。上述救护车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强迫病人处于坐立时,均需要医护人员的帮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以帮助患者保持坐立体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包括:医护担架,所述医护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担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脚轮;第一担架板,所述第一担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担架主体的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担架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开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轨的顶部;第二担架板,所述第二担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担架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担架板的底部设置有开设有第二滑槽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担架板和所述第二担架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以及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担架板和第二担架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救护车的车厢的靠近车头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担架板的一端或所述第二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担架板的一端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滑轨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的两端,且任意一个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滑槽的侧壁铰接;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分为两组,每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且沿所述限位板的铰接中心线均匀分部在所述限位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轨和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以及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的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限位部,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圆心与所述限位板的铰接中心线重合;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限位部相配合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限位部滑动插设在所述弧形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套和/或所述第二滑套的底部设置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板转动的第一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为自锁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救护车的车厢的底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丝杠,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救护车的车厢的靠近车头的一端,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上;滑块,所述螺母的面向所述救护车的车尾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面向所述救护车的车尾的一端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块的底端滑动插设在所述滑孔内,且所述滑块的面向所述救护车的车尾的一侧的顶部设置为倾斜;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孔内,且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具有使所述滑块向上运动的趋势;且所述第一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担架板的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担架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插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防脱片和复位扭簧,所述螺母的面向所述车尾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防脱片的一端通过所述铰接部与所述螺母铰接;所述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防脱片和所述铰接部之间,且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扭簧具有使所述防脱片的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向所述救护车的车尾转动的趋势。进一步地,所述救护车的车厢内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脚轮想配合的限位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担架板或第二担架板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担架板与第二担架板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从而可以帮助病人坐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的内部结构立体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主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后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6为图3所示的B-B方向上的剖视图;图7为图4所示的C-C方向上的剖视图;图8为图4所示的D-D方向上的剖视图;图9为图4所示的E处的放大视图;图10为图5所示的F处的放大视图;图11为图6所示的G处的放大视图;图12为图7所示的H处的放大视图;图13为图8所示的I处的放大视图;图14位图1所示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的限位板的立体视图。附图标记:100-医护担架、110-担架主体、111-脚轮、120-第一担架板、130-第二担架板、140-限位机构、141-限位板、142-第一弹簧、143-限位柱、144-弧形限位部、150-第一滑套、151-第一滑槽、160-第二滑套、161-第二滑槽、170-滑轨、171-第三滑槽、172-弧形滑槽、101-第一限位部、102-第二连接部、200-驱动装置、210-电机、211-主动锥齿轮、220-丝杠、221-从动锥齿轮、230-螺母、231-第一连接部、232-滑孔、233-铰接槽、240-滑块、250-第二弹簧、260-防脱片、300-导轨、310-限位槽、400-车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医护担架,所述医护担架包括:/n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担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脚轮;/n第一担架板,所述第一担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担架主体的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担架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开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轨的顶部;/n第二担架板,所述第二担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担架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担架板的底部设置有开设有第二滑槽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担架板和所述第二担架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以及/n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担架板和第二担架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n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救护车的车厢的靠近车头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担架板的一端或所述第二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担架板的一端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医护担架,所述医护担架包括:
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担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脚轮;
第一担架板,所述第一担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担架主体的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担架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开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轨的顶部;
第二担架板,所述第二担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担架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担架板的底部设置有开设有第二滑槽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担架板和所述第二担架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以及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担架板和第二担架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救护车的车厢的靠近车头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担架板的一端或所述第二担架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担架板的一端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限位板,所述滑轨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的两端,且任意一个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滑槽的侧壁铰接;
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分为两组,每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且沿所述限位板的铰接中心线均匀分部在所述限位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轨和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以及
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的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在救护车上的坐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限位部,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圆心与所述限位板的铰接中心线重合;
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甫,刘永,刘晓青,柳佳利,刘霞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