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辅料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16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腊肠辅料配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腊肠生产环节辅料添加时依靠人力劳动,工作效率低下,不能灵活改变添加比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内有滚轴,滚轴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两个滚轴之间经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传动带内侧有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上惯穿有多个挡板,第二传动带上固定有长条板;机架上侧板上贯穿有矩形的进料筒,挡板转动过程中能进料筒下端面接触;进料筒上套装有能上下移动平板,平板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竖直的立杆,立杆下段贯穿机架上侧板,立杆下端安装有轮子,轮子位于第一传动带前后外沿且不干涉挡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腊肠辅料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腊肠生产
,特别是腊肠辅料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腊肠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肉料、口味等添加不同分量的辅料,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一定比例的肉料与辅料置于容器内,然后再进行搅拌混合。此种工艺往往造成辅料集中堆积,形成局部区域辅料占比过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搅拌混合。也有一部分采用分步多次加入辅料,但在此过程中,需要依靠工人经验,增加了工作负担,影响工作效率,不能适应新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腊肠辅料配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腊肠生产环节辅料添加时依靠人力劳动,工作效率低下,不能灵活改变添加比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滚轴,滚轴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两个滚轴之间经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传动带与滚轴两端接触,第一传动带内侧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与滚轴的中间部分配合,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上贯穿有多个与其表面垂直的挡板,多个挡板均布在第一传动带上,第二传动带上固定有多个与挡板一一对应的长条板,长条板与其对应的挡板固定;所述的机架上侧板上贯穿有矩形的进料筒,挡板转动过程中能与进料筒下端面接触;进料筒上套装有能上下移动平板,平板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竖直的立杆,立杆下段贯穿机架上侧板,立杆下端安装有轮子,轮子位于第一传动带前后外沿且不干涉挡板移动。本技术结构巧妙,能够调节在相同时间能添加的辅料的量,减少人工劳动,能够灵活调整进料速度,适应各种肉料加工需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视图。图3为进料筒、环形凸起、圆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机架1,机架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滚轴2,滚轴2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两个滚轴2之间经第一传动带3连接,第一传动带3与滚轴2两端接触,第一传动带3内侧有第二传动带4,第二传动带4与滚轴2的中间部分配合,第一传动带3与第二传动带4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3上贯穿有多个与其表面垂直的挡板5,多个挡板5均布在第一传动带3上,第二传动带4上固定有多个与挡板5一一对应的长条板6,长条板6与其对应的挡板5固定;所述的机架1上侧板上贯穿有矩形的进料筒7,挡板5转动过程中能与进料筒7下端面接触;进料筒7上套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平板8,平板8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竖直的立杆9,立杆9下段贯穿机架1上侧板,立杆9下端安装有轮子10,轮子10位于第一传动带3前后外沿且不干涉挡板5移动。为了方便调整第一传动带3的运输辅料的速度,所述的平板8与机架1上侧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进料筒7上固定有环形凸起11,环形凸起11外侧套装有圆筒12,圆筒12与环形凸起11之间经螺纹连接,圆筒12下端与平板8接触,旋拧圆筒12能控制平板8的上下移动,以此实现控制第一传动带3与进料筒7下段之间的距离。为了防止辅料由第一传动带3前后掉落,所述的进料筒7前后两侧均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立板13,立板13与进料筒7侧壁相贴,立板13上端有多个竖直的竖杆14,竖杆14上端贯穿机架1上侧板,竖杆14能在机架1上侧板上下滑动。处于右侧的滚轴2上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机架1上。值得注意的时,竖杆14的长度足够长,使得竖杆14与机架1上侧板不脱离;圆筒12外侧设置把手,方便圆筒12转动;使用中,要保证进料筒7内的辅料时刻保持充盈。使用时,将辅料置于进料筒7内,将本装置右端置于肉料容器的上端,且此时肉料被搅拌机在搅拌,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个滚轴2转动,滚轴2转动带动第一传动带3及第二传动带4同步转动,辅料落在第一传动带3上且被挡板5向右运输,落在肉料上;当需要调整辅料进料速度时,旋拧圆筒12,圆筒12上下移动带动平板8上下移动,平板8下端的轮子10使得第一传动带3表面与进料筒7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以此实现调整辅料的进料速度。本案也适用于传动中的配料,即:将上述的肉料均匀置于传动中的传动带上,然后将本装置置于传动带上方,且均匀下料,然后将肉料于辅料同时进行搅拌混合,该种方法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本技术结构巧妙,能够调节在相同时间能添加的辅料的量,减少人工劳动,能够灵活调整进料速度,适应各种肉料加工需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腊肠辅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滚轴(2),滚轴(2)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两个滚轴(2)之间经第一传动带(3)连接,第一传动带(3)与滚轴(2)两端接触,第一传动带(3)内侧有第二传动带(4),第二传动带(4)与滚轴(2)的中间部分配合,第一传动带(3)与第二传动带(4)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3)上贯穿有多个与其表面垂直的挡板(5),多个挡板(5)均布在第一传动带(3)上,第二传动带(4)上固定有多个与挡板(5)一一对应的长条板(6),长条板(6)与其对应的挡板(5)固定;/n所述的机架(1)上侧板上贯穿有矩形的进料筒(7),挡板(5)转动过程中能与进料筒(7)下端面接触;进料筒(7)上套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平板(8),平板(8)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竖直的立杆(9),立杆(9)下段贯穿机架(1)上侧板,立杆(9)下端安装有轮子(10),轮子(10)位于第一传动带(3)前后外沿且不干涉挡板(5)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腊肠辅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滚轴(2),滚轴(2)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两个滚轴(2)之间经第一传动带(3)连接,第一传动带(3)与滚轴(2)两端接触,第一传动带(3)内侧有第二传动带(4),第二传动带(4)与滚轴(2)的中间部分配合,第一传动带(3)与第二传动带(4)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3)上贯穿有多个与其表面垂直的挡板(5),多个挡板(5)均布在第一传动带(3)上,第二传动带(4)上固定有多个与挡板(5)一一对应的长条板(6),长条板(6)与其对应的挡板(5)固定;
所述的机架(1)上侧板上贯穿有矩形的进料筒(7),挡板(5)转动过程中能与进料筒(7)下端面接触;进料筒(7)上套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平板(8),平板(8)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竖直的立杆(9),立杆(9)下段贯穿机架(1)上侧板,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华赵云昌赵炎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龙回首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