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12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包括托架、固定架、外罩和若干喇叭,固定架包括多块侧板,所述多块侧板底部固定在托架上且侧边首尾连接形成环,所述多块侧板横截面呈正N边形;外罩包括罩本体和顶盖,罩本体为筒状结构且顶部固定顶盖,罩本体嵌套在固定架外侧且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出声孔,顶盖设置于固定架上方。通过设置横截面呈正N边形的固定架和外罩,并在侧板外侧设置矩阵式排布的喇叭,便于对各个方向发出声波驱鸟,无需实时观察并对准鸟群方位,人工参与度低,驱鸟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能有效防止雨水倒灌,组装简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向声波驱鸟装置
本技术涉及驱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向声波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狭义上说,驱鸟专指军民用机场为了保护飞行器起降安全,为了防止飞机高速起降时飞鸟被吸入飞机发动机,或撞击飞机机体、起落架、尾翼、挡风玻璃,从而在机场关键飞行区、尤其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跑道或滑行道上采取的一切防止鸟类入侵的听觉恐吓、视觉震慑、直接捕杀、化学、生态或雷达预警手段。现有的声波驱鸟装置一般采用高功率喇叭,设置在一旋转云台上,实际使用中,根据鸟群的实时方位,通过旋转云台,将高功率喇叭对准鸟群所在方位进行驱鸟。现实中,鸟群相对声波驱鸟装置的位置可能并不集中,因此,需要频繁转动旋转云台;此外,以上声波驱鸟装置需要实时观察鸟群方位,人工参与度很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向声波驱鸟装置,能有效提高驱鸟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其包括底座(1),还包括托架(2)、固定架(3)、外罩(4)和若干喇叭(5),其中,托架(2)水平设置于底座(1)上方并与之固定;固定架(3),包括四块侧板(31),所述四块侧板(31)底部固定在托架(2)上且侧边首尾连接形成环,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直方形;外罩(4),包括罩本体(41)和顶盖(42),罩本体(41)为圆筒状结构且顶部固定顶盖(42),罩本体(41)嵌套在固定架(3)外侧且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出声孔(40),顶盖(42)设置于固定架(3)上方;喇叭(5),呈矩阵式排布在固定架(3)四个侧板(31)外侧且正对出声孔(40)设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支撑管(6),所述底座(1)包括箱体(11)和支撑脚(12),箱体(11)内设置电控组件,支撑脚(12)设置于箱体(11)底部,支撑管(6)两端分别与托架(2)和箱体(11)固定并连通,固定架(3)内设功放电路,喇叭(5)、功放电路和电控组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支撑管(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脚(12)采用槽钢结构,且底面设置为斜切面。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脚(12)底面斜切面与槽钢一侧板垂直且贯穿另一槽钢侧板底面。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托架(2)包括水平板(21)和环形裙边(22),所述水平板(21)横截面呈圆形,环形裙边(22)顶部与水平板(21)侧面连接,环形裙边(22)与罩本体(41)通过螺栓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喇叭(5)采用压电陶瓷喇叭。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顶盖(42)底部延伸至罩本体(41)外侧。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各侧板(31)之间以及侧板(31)与托架(2)之间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并密封。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横截面呈直方形的固定架和圆筒状外罩,并在侧板外侧设置矩阵式排布的喇叭,便于对各个方向发出声波驱鸟,无需实时观察并对准鸟群方位,人工参与度低,驱鸟效率更高;(2)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能有效防止雨水倒灌,组装简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的正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去掉外罩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的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的底座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形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图5,本技术的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其包括底座1、托架2、固定架3、外罩4、若干喇叭5和支撑管6。底座1,提供固定支撑。具体的,所述底座1包括箱体11和支撑脚12。箱体11,内置电控组件,对喇叭5进行控制。具体的,所述箱体11可供开启,便于对内部电控组件进行安装和检修。支撑脚12,设置于箱体11底部,支撑箱体11和地面。具体的,所述支撑脚12采用槽钢结构,且底面设置为斜切面。具体的,所述支撑脚12底面斜切面与槽钢一侧板垂直且贯穿另一槽钢侧板底面。采用以上结构的支撑脚12,组装方便;相对于地钉等支撑结构,可以保证平稳支撑在地面上,同时不破坏水泥地面;第三,也能方便地插入泥地。托架2,水平设置于底座1上方并与之固定。具体的,外罩4设置于托架2外侧并与之固定。固定架3,固定喇叭5,其包括四块侧板31,所述四块侧板31底部固定在托架2上且侧边首尾连接形成环,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直方形。具体的,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正四边形,可以向四个方向发送声波驱鸟。外罩4,包括罩本体41和顶盖42,罩本体41为圆筒状结构且顶部固定顶盖42,罩本体41嵌套在固定架3外侧且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出声孔40,顶盖42设置于固定架3上方。具体的,所述顶盖42底部延伸至罩本体41外侧,起到挡雨的作用。喇叭5,呈矩阵式排布在固定架3各个侧板外侧且正对出声孔40设置。具体的,所述喇叭5采用压电陶瓷喇叭。支撑管6,连接底座1和托架2,具体的,支撑管6两端分别与托架2和箱体11固定并连通,固定架3内设功放电路,喇叭5、功放电路和电控组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支撑管6。具体的,各侧板31之间以及侧板31与托架2之间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并密封。实际使用中,仍然有部分雨水可通过出声孔40进入外罩4内,为了导出雨水,所述托架2包括水平板21和环形裙边22,所述水平板21横截面呈圆形,环形裙边22顶部与水平板21侧面连接,环形裙边22与罩本体41通过螺栓连接。如此,既能实现托架2与外罩4的快速连接,又能方便雨水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2)、固定架(3)、外罩(4)和若干喇叭(5),其中,/n托架(2)水平设置于底座(1)上方并与之固定;/n固定架(3),包括多块侧板(31),所述多块侧板(31)底部固定在托架(2)上且侧边首尾连接形成环,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正N边形,N为4以上的整数;/n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正五边形,/n所述托架(2)包括水平板(21)和五块裙边(22),所述水平板(21)横截面呈正五边形,裙边(22)顶部与水平板(21)侧边连接,五块裙边(22)侧面首尾连接成环,裙边(22)与罩本体(41)通过螺栓连接;/n外罩(4),包括罩本体(41)和顶盖(42),罩本体(41)为筒状结构且顶部固定顶盖(42),所述罩本体(41)横截面呈正五边形;罩本体(41)嵌套在固定架(3)外侧且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出声孔(40),顶盖(42)设置于固定架(3)上方;/n喇叭(5),呈矩阵式排布在固定架(3)各个侧板(31)外侧且正对出声孔(40)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声波驱鸟装置,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2)、固定架(3)、外罩(4)和若干喇叭(5),其中,
托架(2)水平设置于底座(1)上方并与之固定;
固定架(3),包括多块侧板(31),所述多块侧板(31)底部固定在托架(2)上且侧边首尾连接形成环,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正N边形,N为4以上的整数;
所述多块侧板(31)横截面呈正五边形,
所述托架(2)包括水平板(21)和五块裙边(22),所述水平板(21)横截面呈正五边形,裙边(22)顶部与水平板(21)侧边连接,五块裙边(22)侧面首尾连接成环,裙边(22)与罩本体(41)通过螺栓连接;
外罩(4),包括罩本体(41)和顶盖(42),罩本体(41)为筒状结构且顶部固定顶盖(42),所述罩本体(41)横截面呈正五边形;罩本体(41)嵌套在固定架(3)外侧且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出声孔(40),顶盖(42)设置于固定架(3)上方;
喇叭(5),呈矩阵式排布在固定架(3)各个侧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九洲宏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