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00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本申请的种植方法通过特定的耕种方法和灌溉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耕种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土壤中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同时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提高了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土壤微生物不仅承担着土壤中大部分的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转化,还能够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功能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土壤肥力的持续,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土壤中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主要类群,也是衡量土壤健康程度的主要指标。传统的农业推崇精耕细作,重水重肥,但随着化肥和机械化耕作的大规模推广,却出现了化肥越用越多,土壤肥力缺越来越差的现象。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健康的农田土壤,如何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让土壤的特性得到改善,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从而实现增产,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作为优选,在玉米播种前先喷施除草剂。作为优选,所述除草剂为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所述40%乙阿合剂的使用量为200~250g/亩,所述74.7%农民乐的使用量为50~60g/亩,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使用时每亩用28~30L水稀释后喷雾。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时采用免耕机播种,播种时玉米种子的用量为4~5kg/亩,播种深度为4~5cm。作为优选,所述间苗后玉米密度为3500~4000株/亩。作为优选,所述追肥时追施氮肥,所述氮肥的使用量为10~15kg/亩。作为优选,所述灌溉时采用喷灌。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60~7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75~85%。作为优选,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300~500kg/亩的施用量施入农家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本申请的种植方法通过特定的耕种方法和灌溉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耕种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土壤中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同时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提高了作物产量。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播种时间优选为5月上旬。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玉米播种前优选先喷施除草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除草剂喷施时间优选为玉米播种的5~7天前,进一步优选为玉米播种的6天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除草剂优选为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40%乙阿合剂的使用量优选为200~250g/亩,进一步优选为210~240g,再进一步优选为220~230g。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74.7%农民乐的使用量优选为50~60g/亩,进一步优选为73~77g/亩,再进一步优选为75g/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使用时每亩用28~30L水稀释后喷雾。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稀释时每亩的用水量优选为29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播种时优选采用免耕机播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播种时玉米种子的用量优选为4~5kg/亩,进一步优选为4.5kg/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播种深度优选为4~5cm,进一步优选为4.5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间苗的时间优选为玉米4叶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间苗后玉米密度优选为3500~4000株/亩,进一步优选为3600~3900株/亩,再进一步优选为3700~3800株/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追肥时优选追施氮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氮肥的使用量优选为10~15kg/亩,进一步优选为11~14kg/亩,再进一步优选为12~13kg/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灌溉时优选采用喷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灌的时间优选为下午4时~8时,进一步优选为下午5时~7时,再进一步优选为下午6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优选为60~70%,进一步优选为62~68%,再进一步优选为6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3)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优选为75~85%,进一步优选为78~82%,再进一步优选为80%。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按照450~55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进一步优选为按照5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优选按照300~500kg/亩的施用量施入农家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农家肥的施用量优选为350~450kg/亩,进一步优选为400kg/亩。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选择两块面积均为0.5亩的玉米田,编号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4月14号按照40%乙阿合剂200g/亩、74.7%农民乐60g/亩的使用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喷施时每亩用28L水稀释后喷雾;试验组1的玉米田在4月21日用免耕机进行播种,试验组2的玉米田深松15cm后播种,每亩播种玉米种子4kg,播种深度为4cm,播种后进行喷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0%;玉米3叶期进行间苗,控制玉米密度为3500株/亩;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按照10kg/亩的量分别追施氮肥,追肥后进行喷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75%;在玉米收获后,按照5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350kg/亩的量施入农家肥,次年继续播种玉米;在初次播种前和次年播种前,在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n(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n(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n(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n(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
(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
(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
(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播种前先喷施除草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为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所述40%乙阿合剂的使用量为200~250g/亩,所述74.7%农民乐的使用量为50~60g/亩,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使用时每亩用28~30L水稀释后喷雾。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时采用免耕机播种,播种时玉米种子的用量为4~5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占祥冯良山杨宁冯晨张哲赵凤艳白伟蔡倩向午燕娄义晟孙翔龙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