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95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包括载人部件,载人部件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以将本操作本台支撑在养殖池的侧沿或者外设在养殖池水面上的漂浮支撑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便于载人水上操作,方便鱼类打捞,在鱼类大小规格挑选环节和分类管理环节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稻渔综合种养的水产养殖过程中,苗种培育阶段和商品鱼阶段都存在挑选规格的管理环节,比如说鲈鱼等凶猛性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由于饵料管理和苗种强弱的差异,存在自相残杀的现象,为避免苗种培育的损失,提高苗种培育的成活率,管理过程中存在大小规格挑选和分类的管理环节,目前的办法是降低养殖池水位,将鱼苗捞出养殖池,转移到小的容器中挑选不同规格,这样转移过程中需要付出劳动强度,会对鱼苗带来损伤;而对于尺寸较大的养殖池,中间水域打捞较为困难,效率低下,对于较深的养殖池,或者养殖区域的水体排泄不便,水源补充有困难的环境,带水捞鱼操作更是困难重重,若使用皮艇、养殖工船等设备来辅助操作,又因这些设备价格昂贵而导致养殖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载人水上操作,方便鱼类打捞,提高鱼类大小规格挑选环节和分类管理环节的操作效率的特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包括载人部件,载人部件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以将本操作本台支撑在养殖池的侧沿或者外设在养殖池水面上的漂浮支撑物上。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两根向上延伸的连接柱,所述支撑部件为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支撑柱。可选地,相邻所述连接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柱。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加强柱。可选地,所述连接柱上端的加强柱低于所述支撑柱。可选地,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也连接有加强柱。可选地,所述载人部件为孔板。可选地,相邻所述连接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板与所述载人部件形成四周及底部封闭、顶部具有开口的载人空间。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连接板,所述支撑部件为支撑板。可选地,两端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板,连接板、第二密封板与所述载人部件三者围合形成四周及底部封闭、顶部具有开口的载人空间。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载人部件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使用时通过支撑柱将本操作本台支撑在养殖池的侧沿或者外设在养殖池水面上的漂浮支撑物上;设置的载人部件涉入水下,便于载人站立或者弯腰即可方便的对鱼类打捞筛选、分类,提高鱼类大小规格挑选环节和分类管理环节的操作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本操作平台还可用于收割浮床上的水生植物,也可用于水培蔬菜的采摘,能够穿着下水裤站在载人部件上直着身体操作,比传统在趴在船上收割更加轻松,提高劳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载人部件,2-连接柱,3-支撑柱,4-加强柱,5-第一密封板,6-连接板,7-支撑板,8-第二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包括载人部件1,载人部件1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设置的载人部件涉入水下,便于载人站立或者弯腰(传统采用皮艇、养殖工船的方式需要趴在船体上操作)即可方便的对鱼类打捞筛选、分类,提高鱼类大小规格挑选环节和分类管理环节的操作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实施例中,载人部件1可以是孔板,在可以站人的前提下,还可以减轻重量;载人部件1也可以是一块完整的平板,还可以是若干矩形管并列布置(相邻矩形管之间的间距小于10cm,以免操作人员脚部卡入其中)构建成的可载人的板。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两根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具体地,载人部件1的两端各设有两根连接柱2,且分别位于载人部件1的边角处,连接柱2优选垂直于载人部件1向上,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柱2也可以倾斜向上,支撑部件为与连接柱2连接的支撑柱3。实际应用中,可使支撑柱3两端的距离大于养殖池的宽度,以便将支撑柱3通过养殖池的侧沿支撑,若养殖池过大,可在养殖池水面设置漂浮支撑物(漂浮支撑物可以是空心构件或实心泡沫构件,例如浮船、浮桶、泡沫块的一种或几种),再将支撑柱3通过漂浮支撑物支撑。载人部件1到支撑柱3的垂直距离1米左右,载人部件1的宽度和长度根据养殖池的尺寸来设置,养殖池大则载人部件1的相应尺寸可设置得大一些,由于载人部件1淹没在水下,应用时操作人员可穿着下水裤站在载人部件1上协助鱼类挑选和分类,本操作平台还可用于收割浮床上的水生植物,也可用于水培蔬菜的采摘,能够穿着下水裤站在载人部件1上直着身体操作,比传统在趴在船上收割更加轻松,提高劳动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相邻连接柱2之间连接有加强柱4,具体地,连接柱2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加强柱4。优选地,连接柱2上端的加强柱4低于支撑柱3,如此设置,便于操作人员站在载人部件1向下弯腰时不会被连接柱2上端的加强柱4干扰,使操作更加轻松。本实施例中,相邻支撑柱3之间连接有加强柱4,加强柱4的设置,可提高本操作平台的整体强度,使结构更加稳定,提高安全性。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包括载人部件1,载人部件1为一块完整的平板,载人部件1的两端各设有两根连接柱2,分别位于载人部件1的边角处,连接柱2的上端设有向载人部件1两端外侧延伸的支撑柱3。使用方式同实施例一相同,同样是将支撑柱3通过养殖池侧沿或者水面漂浮支撑物支撑。本实施例中,相邻连接柱2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板5,第一密封板5与载人部件1形成四周及底部封闭、顶部具有开口的载人空间;如此设置,可使得操作人员在载人空间的干燥环境工作,不用涉水,无需穿着下水裤,工作时可站立或者坐在载人空间。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包括载人部件1,载人部件1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为连接板6,支撑部件为支撑板7,为了提高强度,也可在连接板6之间连接加强柱4。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包括载人部件1,载人部件1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为连接板6,支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人部件(1),载人部件(1)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以将本操作本台支撑在养殖池的侧沿或者外设在养殖池水面上的漂浮支撑物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人部件(1),载人部件(1)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上端连接有支撑部件,以将本操作本台支撑在养殖池的侧沿或者外设在养殖池水面上的漂浮支撑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两根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所述支撑部件为与所述连接柱(2)连接的支撑柱(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柱(2)之间连接有加强柱(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加强柱(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渔综合种养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上端的加强柱(4)低于所述支撑柱(3)。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祥平阳清发蒋芳韦先超黄颉梁勤廖运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水产学校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恒能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