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87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6
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磨削永磁电主轴包括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和上位机,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输出中心轴上依次连有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扭矩传感器和磨削砂轮;通过力矩传感器检测负载冲击大小及时反馈到伺服电机控制器,并通过调节控制器控制参数,改变减振装置刚度,从而吸收末端冲击,减小振动;解决了现阶段磨削机器人传统永磁电主轴受到动态载荷或冲击作用时产生的弹性振动,从而引发电主轴、砂轮以及磨削载荷之间的机电耦合振动,并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动态特性进而影响金属铸件的磨削质量的问题,从而实现机器人磨削永磁电主轴与末端冲击载荷的柔顺控制,提高磨削的质量与精度。磨削的质量与精度。磨削的质量与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磨削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的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永磁电主轴是广泛用于磨削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但在磨削过程中永磁电主轴转子系统在受到负载冲击等非平稳过程中容易引发电主轴、砂轮以及磨削载荷之间的机电耦合振动。永磁电主轴的机电耦合振动传递到末端磨削砂轮,又会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动态特性进而影响金属铸件的磨削质量,这是制约磨削设备深度发展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现阶段磨削机器人永磁电主轴受到动态载荷或冲击作用时产生的弹性振动,从而引发电主轴、砂轮以及磨削载荷之间的机电耦合振动,并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动态特性进而影响金属铸件的磨削质量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来减小末端冲击引发的冲击耦合振动,提高产品磨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强、提高产品磨削质量的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包括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和上位机,所述的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输出中心轴上依次连有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扭矩传感器和磨削砂轮;所述的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包括上端盖、端盖固定杆、上连接杆、转动连接块、下连接杆、齿轮固定杆、下端盖、轴承、输出轴、弹簧、中间连接部、驱动齿轮、内齿轮和伺服驱动电机;所述的伺服驱动电机位于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端面之上并固定在下端盖上,伺服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驱动齿轮相连;所述驱动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端盖固定杆固定在上端盖上;所述齿轮固定杆固定在内齿轮边缘上;所述上连接杆一端与端盖固定杆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连接块连接,可发生相对转动;所述下连接杆一端与齿轮固定杆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连接块连接,可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弹簧片一端与转动连接块连接,能发生平移运动,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上端盖通过轴承形式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和伺服驱动电机分别经传输线与上位机相连。
[0005]所述的弹簧片为4条,对称布置在中间连接部上,均采用弹簧钢制成,切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0006]所述固定在内齿轮边缘上的齿轮固定杆称布置,与弹簧片的条数相对应。
[0007]所述固定在上端盖上的端盖固定杆对称布置,与齿轮固定杆上下对应。
[0008]所述的伺服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驱动齿轮相连以键连接形式固定。
[0009]所述齿轮固定杆与下连杆的位置相对,下连杆能够绕齿轮固定杆转动。
[0010]所述端盖固定杆与上连杆的位置相对,上连杆能够绕端盖固定杆转动。
[0011]一种使用上述的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的减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工作时,通过扭矩传感器检测磨削砂轮产生的力矩信号,反馈到上位机上;
[0013]2)上位机接收到反馈信号后,进行控制指令释放,控制伺服驱动电机工作,伺服驱动电机使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内齿轮发生转动,位于内齿轮边缘上的齿轮固定杆随之转动,带动下连杆转动,进而使弹簧片与转动连接块发生相对移动;
[0014]3)通过控制伺服驱动电机调节驱动齿轮的转动角度来调整弹簧片的变形量大小,改变弹簧片的能量存储能力,达到精确控制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刚度的作用;当磨削砂轮与外界负载接触时,输出轴在外力矩的作用下绕中心轴转动,弹簧片产生弹性形变,将外力冲击做功转换成弹簧片的弹性势能储存起来,进而减小了外界负载冲击,避免了永磁电主轴弹性振动产生,从而实现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的减振能力,实现磨削过程中振动吸收。
[0015]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及减振控制方法,解决了现阶段磨削机器人因机电耦合振动引发的磨削稳定性低,磨削机器人效率低,磨削金属铸件质量低等问题。具有柔性自适应性,可以实时根据金属铸件的刚性通过柔性变刚度关节改变磨削接触过程中磨削砂轮的刚度,达到柔性自适应的效果。有效抑制了多维耦合振动,实现磨削机器人的高效率、高质量的稳定磨削工作。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在本
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内齿轮啮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磨削砂轮;2、扭矩传感器;3

1、上端盖;3

2、端盖固定杆;3

3、上连接杆;3

4、转动连接块;3

5、下连接杆;3

6、齿轮固定杆;3

7、下端盖;3

8、轴承;3

9、输出轴;3

10、弹簧片;3

11中间连接部;3

12、驱动齿轮;3

13、内齿轮;3

14、伺服驱动电机4、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5、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包括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4、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和上位机5,所述的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4输出中心轴上依次连有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扭矩传感器2和磨削砂轮1;所述的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包括上端盖3

1、端盖固定杆3

2、上连接杆3

3、转动连接块3

4、下连接杆3

5、齿轮固定杆3

6、下端盖3

7、轴承3

8、输出轴3

9、弹簧片3

10、中间连接部3

11、驱动齿轮3

12、内齿轮3

13和伺服驱动电机3

14;所述的伺服驱动电机3

14位于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4端面之上并固定在下端盖3

7上,伺服驱动电机3

14的传动轴与驱动齿轮3

12相连以键连接形式固定;所述驱动齿轮3

12与内齿轮3

13相啮合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端盖固定杆3

2固定在上端盖3

1上;所述齿轮固定杆3

6固定在内齿轮3

13边缘上;所述上连接杆3

3一端与端盖固定杆3

2连接,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包括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4)、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和上位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4)输出中心轴上依次连有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扭矩传感器(2)和磨削砂轮(1);所述的磨削永磁电主轴减振关节包括上端盖(3

1)、端盖固定杆(3

2)、上连接杆(3

3)、转动连接块(3

4)、下连接杆(3

5)、齿轮固定杆(3

6)、下端盖(3

7)、轴承(3

8)、输出轴(3

9)、弹簧片(3

10)、中间连接部(3

11)、驱动齿轮(3

12)、内齿轮(3

13)和伺服驱动电机(3

14);所述的伺服驱动电机(3

14)位于磨削永磁电主轴驱动源(4)端面之上并固定在下端盖(3

7)上,伺服驱动电机(3

14)的传动轴与驱动齿轮(3

12)相连;所述驱动齿轮(3

12)与内齿轮(3

13)相啮合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端盖固定杆(3

2)固定在上端盖(3

1)上;所述齿轮固定杆(3

6)固定在内齿轮(3

13)边缘上;所述上连接杆(3

3)一端与端盖固定杆(3

2)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连接块(3

4)连接,可发生相对转动;所述下连接杆(3

5)一端与齿轮固定杆(3

6)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连接块(3

4)连接,可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弹簧片(3

10)一端与转动连接块(3

10)连接,能发生平移运动,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3

11)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

9)与上端盖(3

1)通过轴承(3

8)形式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和伺服驱动电机(3

14)分别经传输线与上位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3

10)为4条,对称布置在中间连接部(3

11)上,均采用弹簧钢制成,切截面形状为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刚度磨削永磁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在内齿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连超孙琦李威叶果申建伟陆贺李月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