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电机及轮毂电机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280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电机及轮毂电机散热系统,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和转动安装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体外周部分和轴向端盖部分;两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均设有端盖冷却流道,端盖冷却流道包括端盖进液流道和端盖出液流道;所述壳体外周部分上外周冷却流道,外周冷却流道包括外周进液流道和外周出液流道;外周进液流道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进液流道连通;外周出液流道一端与同一个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出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周进液流道连通,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形成折返流道。外周冷却流道为折返流道,在使用时仅与其中一个端盖冷却流道连通而形成折返流道,尽可能地降低冷却液的流动路径。流动路径。流动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电机及轮毂电机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电机及轮毂电机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混动技术的发展,紧凑高效的轮毂电机渐渐受到青睐,对汽车动力性能的追求导致轮毂电机功率越来越高,因此轮毂电机产生的热量也会对之提高。为对轮毂电机内部进行散热,申请公布号为CN11141645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及轮毂电机散热系统,轮毂电机散热系统包括轮毂电机和散热水箱,还包括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循环泵,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和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包括两个轴向端盖部分和位于两个轴向端盖部分之间的壳体外周部分,在每一个轴向端盖部分内有端盖冷却流道(即该专利申请中的壳体冷却流道),端盖冷却流道包括端盖进液流道(即该专利申请中的壳体进液流道)和端盖出液流道(即该专利申请中的壳体出液流道),端盖进液流道和端盖出液流道并行延伸,且远离电机轴的一端相互连通,使得冷却液折返流动。端盖进液流道与外部的进液管路相连,端盖出液流道与外部的出液管路相连。
[0003]现有技术的轮毂电机散热系统通过冷却液在轴向端盖部分内的流动能够带走轮毂电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但是受限于轴向端盖部分的厚度、尺寸,端盖进液流道和端盖出液流道无法设计的很大,使得冷却效果仍然较差,无法满足高功率轮毂电机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轴向端盖部分内的液体流道进行散热而导致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轮毂电机的轮毂电机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毂电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和转动安装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电机轴上固设有定子,电机壳体上对应地设有转子;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体外周部分和位于壳体外周部分轴向两端的轴向端盖部分;两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均设有端盖冷却流道,端盖冷却流道包括端盖进液流道和端盖出液流道;所述壳体外周部分上外周冷却流道,外周冷却流道包括外周进液流道和外周出液流道;外周进液流道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进液流道连通;外周出液流道一端与同一个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出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周进液流道连通,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形成折返流道。
[0006]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外周部分上设置外周冷却流道,能够进一步增加轮毂电机内冷却流道的长度,提高冷却降温效果。而外周冷却流道为折返流道,在使用时仅与其中一个端盖冷却流道连通,而形成折返流道,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的端盖冷却流道,在增加冷却流
道长度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冷却液的流动路径,防止距离冷却液入口最远处的冷却液温度过高而影响冷却降温效果。
[0007]优选地,同一端盖冷却流道中的所述端盖进液流道、端盖出液流道并行延伸;同一外周冷却流道内的所述外周进液流道、外周出液流道并行延伸;所述端盖冷却流道绕所述电机轴呈辐射状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所述外周冷却流道绕所述电机轴的轴线对应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通过设置多个外周冷却流道,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降温效果。
[0008]优选地,所述外周冷却流道的两端在周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倾斜延伸;或者所述外周冷却流道弯曲延伸布置。外周冷却流道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均能够增减流动路径,提高冷却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外周部分上设有盲孔,所述外周出液流道形成于外周进液流道与所述盲孔的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0010]优选地,所述端盖进液通道与外周进液通道的相交处具有换向引导坡面,环形引导坡面用于在电机壳体转动时引导冷却液进入所述外周进液通道中。通过设置换向引导坡面,在电机壳体转动时,端盖进液流道内的冷却液流向径向外端,在换向引导坡面的换向引导下使得冷却液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到外周进液通道内。
[0011]优选地,定义两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分别为第一轴向端盖部分和第二轴向端盖部分;所述第一轴向端盖部分上设有背向第二轴向端盖部分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分,所述轴向延伸部分上设有主冷却流道,主冷却流道包括主进液流道和主出液流道,所述第一轴向端盖部分、第二轴向端盖部分中的冷却流道均与主冷却流道相连,且并联布置;所述外周冷却流道与第一轴向端盖部分内的端盖冷却流道连通。外周冷却流道与第一轴向端盖部分内的端盖冷却流道连通,第一轴向端盖部分更加靠近冷却液入口,此处的温度较低,能够降低进入到外周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温度,提高冷却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定子上设有定子冷却流道,定子冷却流道连通第二轴向端盖部分的冷却流道与所述主冷却流道。冷却液进入轮毂电机之后有两路,一路经第一轴向端盖部分、壳体外周部分并折返流出,另一路经定子、第二轴向端盖部分并折返流出,两路均经过两处散热部件,两路的散热效果更加均衡。
[0013]本专利技术轮毂电机散热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电机散热系统,包括:轮毂电机和散热水箱,轮毂电机与散热水箱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和转动安装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电机轴上固设有定子,电机壳体上对应地设有转子;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体外周部分和位于壳体外周部分轴向两端的轴向端盖部分;两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均设有端盖冷却流道,端盖冷却流道包括端盖进液流道和端盖出液流道;所述壳体外周部分上外周冷却流道,外周冷却流道包括外周进液流道和外周出液流道;外周进液流道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进液流道连通;
外周出液流道一端与同一个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出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周进液流道连通,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形成折返流道。
[0014]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外周部分上设置外周冷却流道,能够进一步增加轮毂电机内冷却流道的长度,提高冷却降温效果。而外周冷却流道为折返流道,在使用时仅与其中一个端盖冷却流道连通,而形成折返流道,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的端盖冷却流道,在增加冷却流道长度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冷却液的流动路径,防止距离冷却液入口最远处的冷却液温度过高而影响冷却降温效果。
[0015]优选地,同一端盖冷却流道中的所述端盖进液流道、端盖出液流道并行延伸;同一外周冷却流道内的所述外周进液流道、外周出液流道并行延伸;所述端盖冷却流道绕所述电机轴呈辐射状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所述外周冷却流道绕所述电机轴的轴线对应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通过设置多个外周冷却流道,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降温效果。
[0016]优选地,所述外周冷却流道的两端在周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倾斜延伸;或者所述外周冷却流道弯曲延伸布置。外周冷却流道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均能够增减流动路径,提高冷却效果。
[0017]优选地,所述壳体外周部分上设有盲孔,所述外周出液流道形成于外周进液流道与所述盲孔的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0018]优选地,所述端盖进液通道与外周进液通道的相交处具有换向引导坡面,环形引导坡面用于在电机壳体转动时引导冷却液进入所述外周进液通道中。通过设置换向引导坡面,在电机壳体转动时,端盖进液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101)和转动安装在电机轴(101)上的电机壳体(102),电机轴(101)上固设有定子,电机壳体(102)上对应地设有转子(110);所述电机壳体(102)包括壳体外周部分(106)和位于壳体外周部分(106)轴向两端的轴向端盖部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均设有端盖冷却流道,端盖冷却流道包括端盖进液流道(119)和端盖出液流道(120);所述壳体外周部分(106)上外周冷却流道,外周冷却流道包括外周进液流道(121)和外周出液流道(122);外周进液流道(121)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进液流道(119)连通;外周出液流道(122)一端与同一个轴向端盖部分中的端盖出液流道(12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周进液流道(121)连通,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形成折返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同一端盖冷却流道中的所述端盖进液流道(119)、端盖出液流道(120)并行延伸;同一外周冷却流道内的所述外周进液流道(121)、外周出液流道(122)并行延伸;所述端盖冷却流道绕所述电机轴(101)呈辐射状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所述外周冷却流道绕所述电机轴(101)的轴线对应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冷却流道的两端在周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使得外周冷却流道倾斜延伸;或者所述外周冷却流道弯曲延伸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周部分(106)上设有盲孔,所述外周出液流道(122)形成于外周进液流道(121)与所述盲孔的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中。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孟祥明尹肖飞张杰杨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