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77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和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固定安装于轮椅本体的前侧,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车架、后轮、转向轮和座垫,所述座垫固定安装于车架的顶部;本方案,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两个工字固定架、两个固定柱、两个顶部横杆和两个竖杆,能够形成一个围挡,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进行遮挡防护,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通过底部横杆和脚垫的设置,能够使脚垫转动,提高了患者脚踩脚垫时的舒适性,通过将插柱插入至插座内部的插槽中,可以对两个顶部横杆进行限位,避免了两个顶部横杆转动过度的状况,从而实现了对两个顶部横杆锁死的目的,进而使顶部横杆、底部横杆和竖杆构成的开合门能够锁紧。和竖杆构成的开合门能够锁紧。和竖杆构成的开合门能够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轮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轮椅。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0004]普通轮椅一般由可折叠框架、前后车轮、左右护膝和脚踏板、左右可拆卸扶手、把手刹车装置、座椅、靠背有医学影像资料袋、便盆,接尿袋挂钩、电动站立等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
[0005]传统的轮椅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轮椅的无法对患者的小腿部进行遮挡防护,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具有安全隐患,导致患者腿部和脚部受伤,进而大大降低了轮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和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固定安装于轮椅本体的前侧;其中,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车架、后轮、转向轮和座垫,所述座垫固定安装于车架的顶部,所述后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轮转动连接于车架两侧的后侧,所述转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向轮转动连接于车架底部的前侧;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工字固定架、固定柱、顶部横杆、底部横杆、脚垫和伸缩杆,所述工字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工字固定架分别焊接于车架前侧的两侧,两个所述工字固定架呈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杆插接于工字固定架的前端,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于伸缩杆的前侧,所述顶部横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顶部横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柱相对内侧的顶部,所述底部横杆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柱相对内侧的底部,所述脚垫套设于底部横杆的表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两个工字固定架、两个固定柱、两个顶部横杆和两个竖杆,能够形成一个围挡,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进行遮挡防护,进一步提
高了患者的安全性,通过底部横杆和脚垫的设置,能够使脚垫转动,提高了患者脚踩脚垫时的舒适性。
[0009]优选的,所述工字固定架远离车架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焊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顶部横杆焊接于位于转动套的表面,所述底部横杆焊接于位于转动套的表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顶部横杆和底部横杆进行转动,实现开合的目的,避免了患者乘坐时不变的问题。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底部横杆远离转动套一端焊接有连块,两个所述连块的顶部均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焊接于顶部横杆的底部。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的表面均焊接有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相邻的一侧分别嵌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朝向第二磁铁一侧的磁极为N极,所述第二磁铁朝向第一磁铁一侧的磁极为S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互吸引,可以方便两个竖杆相互靠近,进而提高了两个竖杆开合时的便利性。
[0016]优选的,两个所述顶部横杆顶部相邻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插座和固定座,所述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插槽。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远离插座的一侧焊接有活动柱,所述插座靠近插座的一侧焊接有插柱。
[0018]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滑动块的一端与滑动块焊接,所述弹簧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与活动槽的内壁焊接。
[0019]优选的,所述活动柱远离滑动块的一端贯穿活动槽并焊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活动槽的一侧焊接有拉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柱插入至插座内部的插槽中,可以对两个顶部横杆进行限位,避免了两个顶部横杆转动过度的状况,从而实现了对两个顶部横杆锁死的目的,进而使顶部横杆、底部横杆和竖杆构成的开合门能够锁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两个工字固定架、两个固定柱、两个顶部横杆和两个竖杆,能够形成一个围挡,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进行遮挡防护,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通过底部横杆和脚垫的设置,能够使脚垫转动,提高了患者脚踩脚垫时的舒适性,通过将插柱插入至插座内部的插槽中,可以对两个顶部横杆进行限位,避免了两个顶部横杆转动过度的状况,从而实现了对两个顶部横杆锁死的目的,进而使顶部横杆、底部横杆和竖杆构成的开合门能够锁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轮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插座和插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轮椅本体;2、防护组件;11、车架;12、后轮;13、转向轮;14、座垫;21、工字固定架;22、第一固定块;23、固定柱;24、第二固定块;25、转动套;26、顶部横杆;27、底部横杆;28、脚垫;29、竖杆;210、插座;211、固定座;212、连块;213、插槽;214、插柱;215、滑动块;216、活动柱;217、活动槽;218、弹簧;219、挡块;220、拉环;221、固定套;222、第一磁铁;223、第二磁铁;224、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和防护组件2,防护组件2固定安装于轮椅本体1的前侧。
[0026]其中,轮椅本体1包括车架11、后轮12、转向轮13和座垫14,座垫14固定安装于车架11的顶部,后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12转动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1)和防护组件(2),所述防护组件(2)固定安装于轮椅本体(1)的前侧;其中,所述轮椅本体(1)包括车架(11)、后轮(12)、转向轮(13)和座垫(14),所述座垫(14)固定安装于车架(11)的顶部,所述后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轮(12)转动连接于车架(11)两侧的后侧,所述转向轮(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向轮(13)转动连接于车架(11)底部的前侧;其中,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工字固定架(21)、固定柱(23)、顶部横杆(26)、底部横杆(27)、脚垫(28)和伸缩杆(224),所述工字固定架(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工字固定架(21)分别焊接于车架(11)前侧的两侧,两个所述工字固定架(21)呈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杆(224)插接于工字固定架(21)的前端,所述固定柱(23)固定安装于伸缩杆(224)的前侧,所述顶部横杆(2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顶部横杆(26)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柱(23)相对内侧的顶部,所述底部横杆(27)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柱(23)相对内侧的底部,所述脚垫(28)套设于底部横杆(27)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固定架(21)远离车架(11)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2)和第二固定块(24),所述固定柱(23)位于第一固定块(22)和第二固定块(24)之间,所述固定柱(2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2)和第二固定块(24)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3)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25),所述顶部横杆(26)焊接于位于转动套(25)的表面,所述底部横杆(27)焊接于位于转动套(25)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丁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