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76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基板和盖板,所述基板和盖板可拆卸连接,基板下表面设置有防滑条,基板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托架,托架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盖板包括面板和围框,面板隔设置有第一凸楞,面板下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伸入连接槽内,面板的外周连接有围框,所述围框包括前板、后板和右板,前板上设置有第二凸楞,后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右板上设置有第三凸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砌块本体为双层结构,在水流冲击时盖板可以减小水流冲击力,消减冲击能力,减缓水土流失速度,盖板的面板与基板可以呈角度,且角度可调,在不需要对坡面进行整形的情况下直接形成台阶,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砌块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

技术介绍

[0002]砌块是指采用普通混凝土及硅酸盐材料制成的初心或空心的块体材料,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生产各种砌块能用于护坡、护堤等工程中,既能代替粘土砖又能减小污染。
[0003]护坡是安装于河道、湖泊和海岸边的堤坝上,用来抵抗波浪和水流的一种保护结构。因护坡的形状规则,尺寸统一、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易于控制,施工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受到广泛的使用。
[0004]当前护坡通常是由单个护坡砖块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护坡结构,申请号为201921418538.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包括若干个相互拼接的砌块以及插入到砌块内的稳定组件,所述砌块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插块以及开设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
[0005]上述结构虽然可以加强连接,砌块与地面的连接,将护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但是为了减轻重量,将砌块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中漏出的土地在受水流冲击时易形成水土流失,造成砌块悬空或掉落进入因水土流失而形成的凹陷内,失去防护效果,即使不开设通孔,也会因水流冲击单层砌块的连接间隙而造成连接失衡,继而扩大到护坡整体,此外,不管砌块用于什么坡面,为了安全,一般会在坡面上设置有台阶,在设置台阶时需要采用与护坡砌块不同的砌块、且在铺设前还需要对坡面进行整形,以利于台阶的铺设,更换砌块不仅增加了铺设难度,还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单层砌块对水流冲击防护效果差,易造成水土流失失去防护功能和在坡面设置台阶难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目的一种砌块满足全部护面防护和台阶的铺设需要且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消减。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基板和盖板,所述基板和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基板为方形板体,基板下表面沿基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楔形柱体,防滑条的上端与基板底面连接、尖端向下,防滑条的两端呈尖端相背的楔形,基板上表面中部间隔设置有前后相对的两个托架,所述每个托架均为平行于基板前后端面的直角三角形板体,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基板的上表面,两个直角边倾斜向上交汇构成直角三角形板体的顶角,每个托架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弧形凹陷向下、开口朝上的弧形槽体,两个托架的连接槽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托架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托架前后侧壁、连通连接槽的第一圆形通孔;
所述盖板包括面板和围框,所述面板为位于基板上方的方形板体,面板左端面上沿面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楞,所述第一凸楞是由面板左端面向左伸出的长方形柱体,所述第一凸楞上表面与面板上表面之间有间距,面板下表面设置有与两个托架上下相对的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半圆形板体,连接板的直面与面板上表面连接、弧形面凸起向下,连接板伸入连接槽内,连接板的前后表面和弧形面均与连接槽的内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板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贯穿连接板前后侧面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多个第二圆形通孔中的一个第二圆形通孔在连接板伸入连接槽中时与第一圆形通孔相对应,连接板经穿过第二圆形通孔和两个前后相对的第一圆形通孔的杆体限位在连接槽内,面板的外周连接有围框,所述围框包括前板、后板和右板,所述前板和后板均为上边为水平边、下边为斜边、右侧边为弧形凸起向右的弧形边的三角形板体,前板和后板相对表面的上端与面板的前后端面连接,前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多条弧形的第二凸楞,后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多条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多条第一凹槽与前板上的多条第二凸楞相配应,前板和后板的左端与面板的左端对齐,前板和后板相对表面的右端连接有右板,所述右板为上下边为直边、前后边为弧形凸起向右的弧形边的弧形板体,右板的左侧面上端与面板右端连接,右板的右侧面上设置有与面板左端的第一凸楞相对的第三凸楞,所述第三凸楞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板的上下端面对齐;多个所述砌块本体阵列设置并互相连接,多个砌块本体的基板边缘相接触,位于后侧的砌块本体的第二凸楞伸入其前侧相邻的砌块本体的第一凹槽内,位于右侧的砌块本体的第一凸楞与其左侧相邻的砌块本体的第三凸楞左右相对,相邻的第一凸楞和第三凸楞之间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装有与连接孔相配应的连接销。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圆心、连接板的圆心、第二凸楞和第三凸楞所在圆环的中心、右板所在圆环的中心均在面板下表面前后方向的中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与基板平行时,右板的下端接触基板上表面右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销为长方体,连接销的前后侧面上部右侧均设置有翅板,所述翅板宽度为第一凸楞宽度的一半,翅板的长度等于第一凸楞伸出面板左端的长度,翅板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一凸楞上表面到面板上表面之间的间距。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托架顶端到面板下表面之间有间距。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托架中位于前侧的托架到基板前端之间的间距与位于后侧的托架到基板后端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面板与基板连接构成角度可调节状态,盖板的面板平行于基板时,盖板的面板和基板均与坡面相平行,形成斜坡状的护坡结构;盖板的面板与基板呈夹角状连接时,基板与坡面相平行,盖板的面板呈水平状态,形成台阶状的护坡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与基板呈夹角状连接形成台阶状的坡面防护时,右板朝向坡底。
[0015]进一步地,所述砌块本体是由混凝土拌合碎石制成的表面和内部具有透水孔的透水结构。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砌块本体为双层结构,在水流冲击时盖板可以减小水流冲击力,消减水流对基板及其接缝处的冲击能力,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0017]所述盖板的面板与基板连接构成角度可调节状态,盖板的面板平行于基板时,盖板的面板和基板均与坡面相平行,形成斜坡状的护坡结构;盖板的面板与基板呈夹角状连接时,基板与坡面相平行,盖板的面板呈水平状态,形成台阶状的护坡结构,并且以上设置均可以在不需要对坡面进行整形的情况下直接做到,节省工序、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面板与基板呈夹角状连接形成台阶状的坡面防护时,右板朝向坡底,可以加强对水流冲击的消减力度,使水流冲击停留在右板上,消除水流对基板接缝之间的冲击,避免水土流失。
[0019]本专利技术铺设完成后,盖板可以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因为坡面高度或者其它因素而散乱,即使有一个或多个砌块本体的下方水土流失形成凹陷,凹陷上方的砌块本体也会因为与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而保持原来的状态,基板和盖板依旧与相邻的砌块本体连接,阻止水流对下方的冲击,也不会对凹陷内部形成挤压,避免进一步的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销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基板(1)和盖板(2),所述基板(1)和盖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基板(1)为方形板体,基板(1)下表面沿基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滑条(11),所述防滑条(11)为楔形柱体,防滑条(11)的上端与基板(1)底面连接、尖端向下,防滑条(11)的两端呈尖端相背的楔形,基板(1)上表面中部间隔设置有前后相对的两个托架(12),所述每个托架(12)均为平行于基板(1)前后端面的直角三角形板体,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基板(1)的上表面,两个直角边倾斜向上交汇构成直角三角形板体的顶角,每个托架(12)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槽(13)为弧形凹陷向下、开口朝上的弧形槽体,两个托架(12)的连接槽(13)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托架(12)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托架(12)前后侧壁、连通连接槽(13)的第一圆形通孔(14);所述盖板(2)包括面板(21)和围框(22),所述面板(21)为位于基板(1)上方的方形板体,面板(21)左端面上沿面板(2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楞(211),所述第一凸楞(211)是由面板(21)左端面向左伸出的长方形柱体,所述第一凸楞(211)上表面与面板(21)上表面之间有间距,面板(21)下表面设置有与两个托架(12)上下相对的两个连接板(212),所述连接板(212)为半圆形板体,连接板(212)的直面与面板(21)上表面连接、弧形面凸起向下,连接板(212)伸入连接槽(13)内,连接板(212)的前后表面和弧形面均与连接槽(13)的内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板(212)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贯穿连接板(212)前后侧面的第二圆形通孔(213),所述多个第二圆形通孔(213)中的一个第二圆形通孔(213)在连接板(212)伸入连接槽(13)中时与第一圆形通孔(14)相对应,连接板(212)经穿过第二圆形通孔(213)和两个前后相对的第一圆形通孔(14)的杆体限位在连接槽(13)内,面板(21)的外周连接有围框(22),所述围框(22)包括前板(221)、后板(222)和右板(223),所述前板(221)和后板(222)均为上边为水平边、下边为斜边、右侧边为弧形凸起向右的弧形边的三角形板体,前板(221)和后板(222)相对表面的上端与面板(21)的前后端面连接,前板(22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多条弧形的第二凸楞(224),后板(22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多条弧形的第一凹槽(225),所述多条第一凹槽(225)与前板(221)上的多条第二凸楞(224)相配应,前板(221)和后板(222)的左端与面板(21)的左端对齐,前板(221)和后板(222)相对表面的右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姚贤华管俊峰郝颖韩瑞聪陈珊珊何双华李列列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