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学习机接口扩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75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脑学习机接口装置,特别是16位电脑学习机60PIN接口扩展装置,它由磁盘接口,键盘接口和打印接口组成,磁盘接口除包括译码器、磁盘控制器和接口J9外还包括与非门和三态缓存器,与非门产生CS信号,三态缓存器产生RESET和IRQ信号;键盘接口和打印接口由译码器、锁存器、寄存器、缓存器和接口J4、J5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60PIN键盘接口扩展成磁盘接口、键盘接口和打印接口,使电脑学习机可同时挂接磁盘机、打印机及键盘。(*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学习机接口装置,特别16位电脑学习机60PIN接口扩展装置。电脑学习机接口大多数仅有键盘,近年来生产的电脑学习机增加了磁盘接口装置,如中国专利94215479.7电脑学习机磁盘接口装置,它由译码电路、隔离选择电路和磁盘接口电路等构成,CPU的地址总线及状态线接译码电路,译码电路的输出端接磁盘接口电路的RD、WR端,CPU的D0-D9端接磁盘接口电路的DB0-DB7端,磁盘接口电路输出经磁盘接口与磁盘相接。现有的16位学习的机的60PIN接口仅接有键盘,尚不能挂接磁盘机和打印机。本技术的目的是将16位学习机的60PIN接口扩展可带键盘、磁盘机和打印机的装置,即60PIN接口扩展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磁盘接口在原电脑学习机磁盘接口装置的改进,仍采用查询中断方式,去掉隔离选择电路,改为由与非门产生CS信号,由三态缓存器产生RESET信号和IRQ信号,改动了键盘接口,增加了打印接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磁盘接口部分框图。图2本技术键盘接口及简易打印接口部分框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电原理图。图4键盘扫描软件流程图。图5打印软件流程图。一种16位学习机用接口扩展装置,包括译码器U25、磁盘控制器U34、接口J9,其特征在于接口扩展装置由磁盘接口、键盘接口和简易打印接口组成,其中磁盘接口除包括译码器U25、磁盘控制器U34和接口J9外还包括与非门和三态缓冲器,其中主机CPU的地址总线通过接口J与译码器U25的1-4脚顺诹连接;A120FFW地址通过接口J与磁盘控制器U34的WR端连接;A12000-A120FF地址线通过接口J和与非门U2A输入端连接,与非门U2A输出端接与非门U33D,与非门U33D的另一输入端与A12000-120FFW地址线连接,与非门U33D的输出端与磁盘控制器U34的RD端连接;CPU的数据总线D0-D7通过接口J与磁盘控制器BD0-BD7顺序连接;译码器U25输出端Y0接三态缓存器U1B的控制端,三态缓器U1B输出端接磁盘控制器U34的RST端,译码器U25输出端Y2接磁盘控制器U34的LDOR端,译码器U25输出端Y4、Y5经与非门U2B、U2C与磁盘控制器U34的CS端连接,译码器U25的输出端Y7接磁盘控制器U34的LDCR端,译码器U25的输出端Y6接三态缓存器U1A的控制端,三态缓存器U1A的输入端与磁盘控制器U34的IRQ端连接,三态缓存器U1A的输出端与接口J的D0端连接;键盘接口和简易打印接包括译码器U10、锁存器U23和U15、寄存器U19A、缓存器U1C和U1D及接器J4、J5构成,其中主机CPU地址总线通过接口J与译码器U10的1、2、3、5、6脚顺序连接;数据线D0通过接口J与缓存器U1C、U1D输入端连接,并与寄存器U19A的控制端连接;数据总线D0-D3遁过接口J与锁存器U23的D0-D3端顺序连接;数据总线D0-D7通过接口J与锁存器U15的D0-07端顺序连接;译码器U10输出端Y1接锁存器U23的CLK端,锁存器U23输出端接接口J4;译码器U10输出端Y0接缓存器U1控制端,缓存器U1C输出端接接口J4;译码器U10输出端Y6接寄存器U19A输入端,寄存器U19A输出端接接口J5;译码器U10输出端Y5接缓存器U1D控制端,缓存器U1D输出端接接口J5;译码器U10输出端Y4接锁存器U15的CLK端,锁存器U15输出端接接口J5。接口J9选用34PIN,接口J4选用9PIN,接口J5选用DB25。磁盘控制器采用82C765,工作在查询方式,但其中断信号不中断CPU,CPU通过I/O查询中断信号,以判断接口工作情况。CPU通过I/O对磁盘控制器U34进行初始化。CPU遁过对A12000的操作对磁盘控制器U34作复位(RESET),CPU通过对A1200C判断磁盘控制器U34的中断信号(IRQ),CPU通过A1200F、A12004、A1200A、A12008进行对磁盘控制器U34的编程。键盘接口,CPU采用查询方式,工作原理是CPU对A12012地址进行写操作,通过D0-D3控制OUT0、OUT1、OUT2、OUT3的状态;OUT0、OUT1、OUT2、OUT3配合键盘扫描电路进行键盘矩阵扫描,并控制键盘状态输出;CPU对A12010地址进行读操作,通过D0取得键盘状态,配合键盘矩阵及相应软件(参见图4),完成整个键盘扫描。打印接口,工作原理是CPU对A1201C地址写#0001,通过锁存器U19A选通打印机,通过对A1201A读操作,由D0判断打印机BUSY;CPU对A12018地址写D0-D7,打印机要打印的数据,(参见打印软件流程图)。本技术实施例用元件说明U1 74LS125;U2 74LS00;U10 74LS138;U15 74LS374;U19 74LS74;U25 74LS138;U23 74LS161;U33 74LS00。本技术将电脑学习机60PIN接口扩展成磁盘接口、键盘接口和打印接口,使电脑学习机可同时接键盘、磁盘机和打印机。权利要求1.一种16位学习机用接口扩展装置,包括译码器U25、磁盘控制器U34、接口J9,其特征在于接口扩展装置由磁盘接口、键盘接口和简易打印接口组成,其中磁盘接口除包括译码器U25、磁盘控制器U34和接口J9外还包括与非门和三态缓冲器,其中主机CPU的地址总线通过接口J与译码器U25的1-4脚顺序连接;A120FFW地址通过接口J与磁盘控制器U34的WR端连接;A12000-A120FF地址线通过接口J和与非门U2A输入端连接,与非门U2A输出端接与非门U33D,与非门U33D的另一输入端与A12000-120FFW地址线连接,与非门U33D的输出端与磁盘控制器U34的RD端连接;CPU的数据总线D0-D7通过接口J与磁盘控制器BD0-BD7顺序连接;译码器U25输出端Y0接三态缓存器U1B的控制端,三态缓器U1B输出端接磁盘控制器U34的RST端,译码器U25输出端Y2接磁盘控制器U34的LDOR端,译码器U25输出端Y4、Y5经与非门U2B、U2C与磁盘控制器U34的CS端连接,译码器U25的输出端Y7接磁盘控制器U34的LDCR端,译码器U25的输出端Y6接三态缓存器U1A的控制端,三态缓存器U1A的输入端与磁盘控制器U34的IRQ端连接,三态缓存器U1A的输出端与接口J的D0端连接;键盘接口和简易打印接包括译码器U10、锁存器U23和U15、寄存器U19A、缓存器U1C和U10及接器J4、J5构成,其中主机CPU地址总线通过接口J与译码器U10的1、2、3、5、6脚顺序连接;数据线D0通过接口J与缓存器U1C、U1D输入端连接,并与寄存器U19A的控制端连接;数据总线D0-D3通过接口J与锁存器U23的D0-D3端顺序连接;数据总线D0-D7通过接口J与锁存器U15的D0-D7端顺序连接;译码器U10输出端Y1接锁存器U23的CLK端,锁存器U23输出端接接口J4;译码器U10输出端Y0接缓存器U1C控制端,缓存器U1C输出端接接口J4;译码器U10输出端Y6接寄存器U19A输入端,寄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6位学习机用接口扩展装置,包括译码器U25、磁盘控制器U34、接口J9,其特征在于接口扩展装置由磁盘接口、键盘接口和简易打印接口组成,其中:磁盘接口除包括译码器U25、磁盘控制器U34和接口J9外还包括与非门和三态缓冲器,其中主机 CPU的地址总线通过接口J与译码器U25的1-4脚顺序连接;A120FFW地址通过接口J与磁盘控制器U34的WR端连接;A12000-A120FF地址线通过接口J和与非门U2∶A输入端连接,与非门U2∶A输出端接与非门U33∶D,与非门U33∶D的另一输入端与A12000-120FFW地址线连接,与非门U33∶D的输出端与磁盘控制器U34的RD端连接;CPU的数据总线D0-D7通过接口J与磁盘控制器BD0-BD7顺序连接;译码器U25输出端Y0接三态缓存器U1∶B的控制端,三态缓器U1∶B输出端接磁盘控制器U34的RST端,译码器U25输出端Y2接磁盘控制器U34的LDOR端,译码器U25输出端Y4、Y5经与非门U2∶B、U2∶C与磁盘控制器U34的CS端连接,译码器U25的输出端Y7接磁盘控制器U34的LDCR端,译码器U25的输出端Y6接三态缓存器U1∶A的控制端,三态缓存器U1∶A的输入端与磁盘控制器U34的IRQ端连接,三态缓存器U1∶A的输出端与接口J的D0端连接;键盘接口和简易打印接包括译码器U10、锁存器U23和U15、寄存器U 19∶A、缓存器U1∶C和U1∶0及接器J4、J5构成,其中:主机CPU地址总线线通过接口J与译码器U10的1、2、3、5、6脚顺序连接;数据线D0通过接口J与缓存器U1∶C、U1∶D输入端连接,并与寄存器U19∶A的控制端连接;数据总 线D0-D3通过接口J与锁存器U15的D0-D7端顺序连接;译码器U10输出端Y1接锁存器U23的CLK端,锁存器U23输出端接接口J4;译码器U10输出端Y0接缓存器U1∶C控制端,缓存器U1∶C输出端接接口J4;译码器U10接输出端Y6寄存器U19∶A输入端,寄存器U19∶A输出端接接口J5;译码器U10输出端Y5接缓存器U1∶D控制端,缓存器U1∶D输出端接接口J5;译码器U10输出端Y4接锁存器U15的CLK端,锁存器U15输出端接接口J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经建贾玉坤金欣康伍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新星软件创作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