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70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包括下外壳、上外壳、运动轴杆,所述运动轴杆的右端设有按摩头,还包括传动模组支架,所述运动轴杆的外侧壁同轴设有轴套润滑件,所述驱动部件设于传动模组支架的左端,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减震件;运动轴杆通过传动模组支架安装于外壳上,传动模组支架设计混然一体,可以保证运动轴杆在高速直线运动中保持一致性及稳定性,即在运动轴杆与传动模组支架之间降低了运动时产生振动,使得噪音也随之降低,通过传动模组支架设置在下外壳与上外壳之间的第一减震件,防止外壳随运动轴杆的振动而产生异响,而独特的传动模组化设计,可以确保按摩器在长时间工作后仍然保持低噪声高稳定性。噪声高稳定性。噪声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

技术介绍

[0002]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其具有放松身体、有效减缓肌肉酸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效;现有按摩器存在以下的缺陷:1、运动轴杆与外壳直接安装配合,运动轴杆在作直线往复运动时产生共振,导致产生噪音,2、供用户手握的外壳也会因运动轴杆的振动而产生异响,同时用户手握外壳时也能感受到强烈的振动,使用效果差,3、用于与用户需按摩接触的按摩头内设有电子元件,其中包括有用于加热、振动的电子元件等,该些电子元件工作也会产生噪音,且是与用户直接接触的传导噪音,欠缺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其具有降噪效果、舒适性,有利于降低按摩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以及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包括下外壳、上外壳、运动轴杆,所述运动轴杆的右端设有按摩头,左端设有控制运动轴杆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还包括传动模组支架,所述运动轴杆的外侧壁同轴设有轴套润滑件,所述轴套润滑件的内侧壁与运动轴杆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右端设有轴套固定盖,所述轴套固定盖与传动模组支架的右端形成一供所述轴套润滑件安装的空腔,所述驱动部件设于传动模组支架的左端,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的轴线与所述运动轴杆的轴线互相垂直下外壳上外壳,所述第一减震件的一端与下外壳的内侧壁相抵,另一端与上外壳的内侧壁相抵,所述下外壳、上外壳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声反射板,所述按摩头的外表面还覆盖有减震软胶。
[0006]优选地,所述轴套润滑件的外侧壁同轴设有第二减震件,所述轴套润滑件的内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填充物。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硅胶圈,所述轴套润滑件为特殊耐磨合金铜套,所述环形槽内的填充物可为润滑脂:锂基脂、钙基脂、铝基脂、复合锂基脂、复合铝基脂中的一种。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震件为硅胶柱,且传动模组支架的单侧至少设有三个硅胶柱,所述传动模组支架上设有供硅胶柱安装的插孔,所述硅胶柱贯穿插孔且硅胶柱的顶端与下外壳的内侧壁相抵,硅胶柱的底端与上外壳的内侧壁相抵。
[0009]优选地,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由铝材质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减震软胶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吸音布套、隔音层、纳米涂层,所述隔音层的两侧面均通过粘贴的方式分别与所述吸音布套、纳米涂层连接,所述隔音层上还设有若干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均设有隔音介质。
[0011]优选地,所述吸音布套的厚度为0.02

0.1厘米,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0.2

0.3厘米,所述隔音介质为铝粉,所述纳米涂层是由纳米镍粉制成的纳米磁性涂层,所述纳米磁性涂层的厚度为0.1

0.2厘米。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有设于所述上外壳内侧壁的锂电池、设于下外壳内侧壁的电路板,设于传动模组支架上的马达、用于传动的摇摆杆,所述马达的转轴传动连接有偏心块,所述摇摆杆的一端与偏心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动轴杆的左端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开关,所述下外壳上设有与开关配合的按键,所述马达通过电路板与锂电池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上外壳、下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传动模组支架右端安装的骨架,所述声反射板设于骨架的两侧,所述声反射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V字形的夹角为110
°‑
115
°
,且该夹角朝向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表面,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表面还覆盖有吸音布套,声反射板的两侧通过螺丝与下外壳、上外壳固定,所述下外壳与上外壳的边沿扣合后,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且下外壳与上外壳的外侧面底部均设有防滑减震胶条。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动轴杆通过传动模组支架安装于外壳上,传动模组支架设计混然一体,可以保证运动轴杆在高速直线运动中保持一致性及稳定性,且运动轴杆的外侧壁设置的轴套润滑件,起到导向和减少运动轴杆运动时阻力,即在运动轴杆与传动模组支架之间降低了运动时产生振动,使得噪音也随之降低,同时通过在运动轴杆杆身与传动模组支架右端的配合处设置的声反射板,将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反射至传动模组支架的吸音布套上,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通过传动模组支架设置在下外壳与上外壳之间的第一减震件,第一减震件同时作用于下外壳和上外壳的内侧壁,即在传动模组支架与外壳之间降低了接触时产生的振动,防止外壳随运动轴杆的振动而产生异响;通过在按摩头设置的减震软胶,减震软胶直接与用户的按摩处接触,即降低了按摩头与用户接触时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按摩头接触时使用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1,降低噪音产生源头的工作件振动、抖动频率,2,反射、吸收噪音,从而减少从壳体内腔传导至外界的噪音,两种方式的结合,使得本专利技术工作时产生的声音在20分贝

30分贝,与现有刚符合噪音指标(60分贝以下)的按摩器相比无论是使用的舒适度还是降噪效果均有提高,而独特的传动模组化设计,可以确保按摩器在长时间工作后仍然保持低噪声高稳定性。
[0015]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的部件分解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运动轴杆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传动模组支架安装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声反射板安装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减震软胶的材质层分布图。
[0023]图中所示:1

运动轴杆,10

轴套润滑件,101

环形槽,11

第二减震件,12

传动模组支架,121

插孔,122

第一减震件,13

轴套固定盖,14

马达,15

偏心块,16

摇摆杆,17

按摩头,170

减震软胶,171

纳米涂层,172

隔音层,17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包括下外壳、上外壳、运动轴杆,所述运动轴杆的右端设有按摩头,左端设有控制运动轴杆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模组支架,所述运动轴杆的外侧壁同轴设有轴套润滑件,所述轴套润滑件的内侧壁与运动轴杆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右端设有轴套固定盖,所述轴套固定盖与传动模组支架的右端形成一供所述轴套润滑件安装的空腔,所述驱动部件设于传动模组支架的左端,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的轴线与所述运动轴杆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减震件的一端与下外壳的内侧壁相抵,另一端与上外壳的内侧壁相抵,所述下外壳、上外壳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声反射板,所述按摩头的外表面还覆盖有减震软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润滑件的外侧壁同轴设有第二减震件,所述轴套润滑件的内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填充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硅胶圈,所述轴套润滑件为特殊耐磨合金铜套,所述环形槽内的填充物可为润滑脂:锂基脂、钙基脂、铝基脂、复合锂基脂、复合铝基脂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为硅胶柱,且传动模组支架的单侧至少设有三个硅胶柱,所述传动模组支架上设有供硅胶柱安装的插孔,所述硅胶柱贯穿插孔且硅胶柱的顶端与下外壳的内侧壁相抵,硅胶柱的底端与上外壳的内侧壁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支架由铝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低噪音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雄何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佳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