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6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感光器件和调光结构。显示面板中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贯穿背光模组的通孔与第一显示区交叠;感光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内;调光结构位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且与通孔相邻;在第一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在第二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对背光模组发出的射向通孔的光线进行遮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同时感光器件在开启时其接收的光线不受背光漏光的干涉,保证感光器件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中,前置摄像头、红外感应元件等感光器件在产品的正面占据一定空间而影响屏占比。随着显示领域中全面屏概念的提出,各大厂商都在全面屏研究领域发力,目前普遍认为屏下感光器件方案是一种能够实现真正全面屏的较优方案。
[0003]在液晶显示模组中应用屏下感光器件方案时,需要在背光模组上设置通孔以保证应用中环境光能够穿透显示面板后被感光器件所接收。一方面,由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导致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会向通孔所在区域漏光,而对感光器件接收的光线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感光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背光模组通孔对应的显示区也会由于通孔的存在导致在显示时与其他区域存在亮度差异。因此,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和显示区整体显示均一性是在应用屏下感光器件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两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在应用中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以及显示区整体显示效果都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006]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
[0007]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背光模组具有通孔;在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通孔贯穿背光模组,且通孔与第一显示区交叠;
[0008]感光器件,感光器件位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感光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内;
[0009]至少一个调光结构,调光结构位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且调光结构与通孔相邻;其中,
[0010]所述调光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11]在第一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
[0012]在第二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对背光模组发出的射向通孔的光线进行遮挡。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在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与通孔相邻的位置处设置调光结构,调光结构包括两种状态,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不同,使得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下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此时调
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以对第一显示区进行补光,能够减小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而且由于调光结构的导光作用,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与调光结构对应的显示区域也会有背光光线射入,在整面显示时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界位置处不会出现明显的黑圈,能够提升整体的显示效果。另外,在第二状态下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此时调光结构能够对背光模组射向通孔区域的光进行遮挡,则调光结构的第二状态与感光器件的开关状态相配合,能够保证感光器件接收的光线不受背光漏光的干涉,从而保证感光器件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切线A

A'位置处的一种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中切线A

A'位置处另一种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一;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二;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连接关系框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连接关系框图;
[0030]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3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显示效
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在沿通孔01的边缘制作封胶02,利用封胶02将显示面板03和背光模组04之间的间隙封挡,以遮挡背光向通孔01的漏光,避免在应用感光器件05时背光的漏光对感光器件05接收的光线产生干扰。此种方案虽然确保了感光器件05的使用性能,但是由于封胶02不透光,则封胶02正对应的显示区域接收的背光光量也受到一定影响。如图2所示的,在显示时封胶02对应位置形成一个黑圈,影响整体的显示效果。
[0034]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背光膜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与通孔相邻的位置处设置调光结构,调光结构包括两种使用状态,在两种状态下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不同。其中,在第一状态下,调光结构具有导光功能;在第二状态下,调光结构具有遮光功能。将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与感光器件的关闭和开启状态进行配合,能够在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切线A

A'位置处的一种示意图,图5为图3中切线A

A'位置处另一种示意图。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感光器件和调光结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A,其中,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具有通孔;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背光模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交叠;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感光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至少一个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通孔相邻;其中,所述调光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所述调光结构用于将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所述调光结构用于对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射向所述通孔的光线进行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光结构环绕所述通孔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结构包括遮光基板和位于所述遮光基板一侧的光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遮光基板所在平面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遮光基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遮光基板所在平面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具有夹角θ,θ>0
°
,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遮光基板的背离所述通孔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光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导光结构在由所述背光模组内部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上依次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三棱镜,所述三棱镜靠近所述通孔一侧的侧面与所述三棱镜的底面之间的内角夹角为α,所述三棱镜的底面与所述遮光基板平行;60
°
≤α≤9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背光模组内部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上,所述三棱镜的内角夹角α逐渐变小。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遮光基板的一端距所述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美虹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