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60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属于电子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颈部按摩仪主体、固定连接盘和固定连接传震件,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左侧两端固定安装固定连接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精妙,采用颈部按摩仪主体、固定按摩端、脉冲电击端子、指令控制器、震动按摩控制端、震动连接端、震动按摩器结合,方便解决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使用时,通过机器运作会产生强大的震动,容易使得佩戴者产生睡意,佩戴者睡着后无法感受到颈部按摩仪带来的的作用,影响颈部按摩仪所发挥的功效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达到使设备在对佩戴者进行按摩时,通过脉冲电击端子对佩戴者的脖颈进行微电流脉冲电击,防止佩戴者产生睡意。睡意。睡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涉及电子保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忙工作,或者由于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颈椎劳损甚至发病。在工作、学习或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中,因长期坐姿不当或缺乏运动会使颈部不适,严重者甚至会产生颈椎病,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颈部按摩仪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模仿人手按摩,得到一定的缓解。一般长期站立或者坐着工作的容易疲劳的人群使用,为了缓解颈部不适,市面上推出了各类颈部按摩仪。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使用时,通过机器运作会产生强大的震动,容易使得佩戴者产生睡意,佩戴者睡着后无法感受到颈部按摩仪带来的的作用,影响颈部按摩仪所发挥的功效的问题;
[0004]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颈部按摩仪来说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时,一般按摩仪无法脖颈以下的部位进行按摩,导致在使用后脖颈部位得到按摩放松,脖颈以下的部位无法得到按摩的问题,进而达不到颈部按摩仪的使用初衷,该颈部按摩仪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颈部按摩仪主体、固定按摩端、脉冲电击端子、指令控制器、震动按摩控制端、震动连接端、震动按摩器,解决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使用时,通过机器运作会产生强大的震动,容易使得佩戴者产生睡意,佩戴者睡着后无法感受到颈部按摩仪带来的的作用,影响颈部按摩仪所发挥的功效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时,一般按摩仪无法脖颈以下的部位进行按摩,导致在使用后脖颈部位得到按摩放松,脖颈以下的部位无法得到按摩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结构以达到使按摩仪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脖颈处进行按摩,还可以对脖颈以下的部位进行按摩,提高按摩仪的实用性,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手部热量承托带、手部抖动元件、承托保温带层、承托发热带层、抖动按摩板、中层隔离板、抖动放大环板,方便解决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时,只能够对脖颈部位进行按摩,无法对闲置的手部进行按摩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结构达到将闲置的手部进行承托起来,在承托的过程中,通过颈部按摩仪产生的震动带动手部放置带进行抖动,并且还可以为手部提供温度保养。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包括颈部按摩仪主体、固定连接盘和固定连接传震件,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左侧两端固定安装固定连接盘,所述固定连接盘的一
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传震件,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颈背按摩器,所述固定连接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部热量承托带,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手部抖动元件;
[0008]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部设置有承托保温带层和承托发热带层,且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可以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衬托作用,并且可以对使用者的的手部时可以快速发热;
[0009]所述手部抖动元件的内部设置有抖动按摩板和抖动放大环板,且所述手部抖动元件可以将震动进行放大,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左侧开设有脖颈安置槽,且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左侧且位于脖颈安置槽的下方开设有颈背安置槽,所述脖颈安置槽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按摩端,所述固定按摩端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脉冲电击端子。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颈背安置槽可以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卡合,使按摩仪可以佩戴更舒适,脉冲电击端子能够发出微电流脉冲,对佩戴者进行微量电击,让佩戴者保持清醒。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电源箱,所述固定电源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指令控制器,所述指令控制器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指令控制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数据条。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数据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震动按摩控制端,所述震动按摩控制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震动连接端,所述震动连接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震动按摩器,所述震动按摩器的表面搭接在颈部按摩仪主体的内壁上。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颈背按摩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颈背旋转按摩端头,所述颈背旋转按摩端头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颈背肌肉松弛凸圆块,所述颈背按摩器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指令器,所述按摩指令器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颈背按摩器的内壁上。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震动按摩控制端可以发生震动,使震动连接端带动震动按摩器,对佩戴者的脖颈进行震动按摩,颈背旋转按摩端头可以在佩戴者的颈背部件进行旋转,通过旋转达到对背部进行按摩效果,颈背肌肉松弛凸圆块可以在按摩的同时,对背部的肌肉进行按摩,软化肌肉,使肌肉不会紧绷。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颈背按摩器的内部设置有颈背按摩控制元件,所述按摩指令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颈背按摩控制元件的顶部,所述颈背按摩控制元件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颈背按摩器的内壁上。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部设置有承托保温带层,所述承托保温带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壁上,且所述承托保温带层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壁上,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部且位于承托保温带层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承托发热带层。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托发热带层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承托保温带层的底部,且所述承托发热带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壁上,所
述承托发热带层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手部热量承托带的内壁上。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部抖动元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抖动放大环板,所述抖动放大环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中层隔离板,所述中层隔离板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有抖动按摩板,所述抖动按摩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手部抖动元件的内壁上。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承托保温带层能够对承托带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挥发,承托发热带层在接触到佩戴者的手部时可以快速发热,抖动按摩板能够通过抖动左右摆动,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中层隔离板能够将抖动按摩板,以达到使抖动按摩板可以起到双面共同运作的效果,抖动放大环板可以将抖动的力度放大。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通过设计精妙,采用颈部按摩仪主体、固定按摩端、脉冲电击端子、指令控制器、震动按摩控制端、震动连接端、震动按摩器结合,方便解决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包括颈部按摩仪主体(1)、固定连接盘(2)和固定连接传震件(5),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1)的左侧两端固定安装固定连接盘(2),所述固定连接盘(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传震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颈背按摩器(6),所述固定连接盘(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部热量承托带(3),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3)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手部抖动元件(4);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3)的内部设置有承托保温带层(22)和承托发热带层(23),且所述手部热量承托带(3)可以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衬托作用,并且可以对使用者的的手部时可以快速发热;所述手部抖动元件(4)的内部设置有抖动按摩板(24)和抖动放大环板(26),且所述手部抖动元件(4)可以将震动进行放大,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脖颈安置槽(8),且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1)的左侧且位于脖颈安置槽(8)的下方开设有颈背安置槽(7),所述脖颈安置槽(8)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按摩端(9),所述固定按摩端(9)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脉冲电击端子(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主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电源箱(12),所述固定电源箱(1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指令控制器(11),所述指令控制器(1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颈部按摩仪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指令控制器(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数据条(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电流脉冲防瞌睡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数据条(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震动按摩控制端(14),所述震动按摩控制端(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震动连接端(15),所述震动连接端(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震动按摩器(16),所述震动按摩器(16)的表面搭接在颈部按摩仪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啸王兴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