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256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钓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鱼吃饵时,钓组上下的运动模型选择为欠阻尼振动模型;步骤B:分析钓组系统的漂尾直径、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钓组系统灵敏度的影响;步骤C:计算出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的影响;步骤D: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采取速度的初设值与计算值二分法的思路;步骤E:鱼口漂相长度S取欠阻尼振动的第一个半周期内运动的总长度;步骤F:分析出各个参量因素对钓组系统灵敏度的影响比重,从而为钓组搭配包括选择浮漂等实际垂钓进行指导。配包括选择浮漂等实际垂钓进行指导。配包括选择浮漂等实际垂钓进行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钓鱼
,主要涉及一种根据浮漂参数和对象鱼特征来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这个漂灵,那个漂顿”的说法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苦苦寻觅一支“灵”漂更是很多钓手孜孜以求乐在其中的“头等大事”。在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之后,可能他终于找到一支心满意足的“灵漂”,某个季节钓某个鱼种时用起来感觉得心应手,于是视若珍宝。
[0003]可是,当他用这支心血凝就的“灵漂”换钓其他鱼种时,比如,原来配小钩饵钓鲫鱼感觉很灵的较细尾漂,换了大钩大饵钓鲤鱼,却感觉这支漂毫无“灵性”,怎么调钓都不能看到清晰鱼口,觉得它变顿了。于是就对这支漂又产生了怀疑,同样的怀疑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形中。原来钓较大鱼用起来感觉很“灵”的较粗尾漂,换了小钩饵钓小鱼,却屡屡不见漂动却中鱼,又认为这支漂顿得离谱了。
[0004]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某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那么,这种性质就是它“固有”的属性,不会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那么,同样的一支漂,怎么会忽灵忽顿呢?这个不合常识的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漂本身就没有灵顿的属性。所以,就具体某支漂来说,说它是“灵”还是“顿”都是没有根据的。
[0005]事实上,我们知道,在台钓范围内,饵目E和钩目G过小或者过大都不利于实现和保证钓组的灵敏度。并且,适合对象鱼的一个鱼钩压某漂尾直径的漂两目左右,或者说,某漂尾直径的漂使适合对象鱼的鱼钩的钩目G为两目左右,就可以使钓组具备足够而不过分的灵敏度。即这样的钓组搭配就会使钓组不至于“过灵”或者“过顿”。从钩目的作用和效果来看,钩目G是钓组灵敏度的关键。所以,漂,只是钓组搭配起来的灵敏度的显示测量工具,由此可见,漂本身,不具备灵顿性质,但是钓组系统有灵顿性质;所谓钓组系统的灵敏度,是指鱼吸食钩饵的力在漂目变化上明确表达显现出来的程度,并被人眼清晰观察到的位移和速度特征。
[0006]正如我们不能拿米尺去丈量珠峰,也不能拿它去测量原子核的直径一样,既然漂是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测量工具,那么,这个工具与它测量的对象就需要“相匹配”。不同漂尾直径的漂也有与他相匹配的钓组系统灵敏度。比如,如果用细尾漂来测量大钩饵钓组的灵敏度,由于钩目过大,鱼从悬浮的钩饵旁游走带动的水流就可以使漂目发生过多的变化,提竿屡不中鱼,说明钓组系统的灵敏度过高,与作为测量工具的细尾漂“不匹配”。只能换一个较粗尾的漂,减小钩目至两目左右。如果是粗尾漂配小钩饵,钩目过小,那么,小鱼吸食钩饵的力就比较不容易“带动”较粗漂尾下降,经常未见漂动却中死口鱼,说明钓组系统的灵敏度过低,与作为测量工具的粗尾漂“不匹配”。只能换一个较细尾的漂,增加钩目至两目左右。如此可知,钩目两目左右就是使漂这个测量工具与钓组灵敏度这个被测对象之间“匹配合理”,就可以发挥漂作为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测量工具的精确而不“过度”也不“迟钝”的良
好性能。也就是提高中鱼率。从这角度来看,钩目两目左右就是钓组系统灵敏度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浮漂参数和对象鱼特征来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A:综合分析钓组在水中的受力、运动情况,将鱼吃饵时,钓组上下的运动模型选择为欠阻尼振动模型,根据欠阻尼振动模型将鱼口漂相长度记为:S=S1+S2=S1+S1e

βπ
=S1(1+e

βπ
),其中S为鱼口漂相长度,S1为位移灵敏度,S2为速度灵敏度,e

βπ
就是在水阻作用下,速度灵敏度S2衰减至位移灵敏度S1的比例,可以称之为衰减系数,β为阻力系数,π为振动的第一个半周期;
[0010]步骤B:根据步骤A中的欠阻尼振动模型,采用控制变量分析法钓组系统的漂尾直径、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钓组系统灵敏度的影响;
[0011]步骤C:步骤B中的组系统灵敏度,是通过选择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来表示的,其中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为鱼口漂相长度S除以历经时间π;即计算出漂尾直径、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的影响;
[0012]步骤D:在步骤C中,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的计算方法为:采取速度的初设值与计算值二分法的思路,经过若干次的迭代计算,使两速度值误差小于1%以自洽,就是得到了足够精度的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
[0013]步骤E:在步骤C中,鱼口漂相长度S取欠阻尼振动的第一个半周期内运动的总长度;
[0014]步骤F:根据步骤D、步骤E分析出各个参量因素对钓组系统灵敏度的影响比重,从而为钓组搭配包括选择浮漂等实际垂钓进行指导。
[0015]优选的,在步骤B中,控制变量分析法为:设计三组漂,每组漂包含三支漂,
[0016]A组漂由漂A1、漂A2、漂A3三个漂组成,三个漂的漂尾直径、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均相同,吃铅量不相同,即改变了钓组的质量和水阻;
[0017]B组漂由漂B1、漂B2、漂B3三个漂组成,是在A组的基础上只改变了漂尾直径,其余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均与A组相同,即漂B1、漂B2、漂B3的漂尾直径相等且大于漂A1、漂A2、漂A3的漂尾直径,即在A组基础上,增加了欠阻尼振动模型中漂振动的弹性系数,实质是改变了钩目;
[0018]C组漂由漂C1、漂C2、漂C3三个漂组成,是在B组的基础上只改变了漂肚直径,其余漂尾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均与B组相同,即在B组漂的基础上,增加了漂肚直径,也就是改变了水阻;
[0019]然后对上述三组漂中的每个漂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从而直观对比分析出四个参量因素的影响比重,从而为选漂和调钓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搭配起来的钓组具备足够而不过分的灵敏度。
[0020]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综合分析钓组在水中的受力、运动情况,将鱼吃饵时,钓组上下的运动模型选择为欠阻尼振动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漂尾直径、漂
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的影响,最终对比分析出上述四个参量因素的影响比重,从而为选漂和调钓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搭配起来的钓组具备足够而不过分的灵敏度,为钓组搭配包括选择浮漂等实际垂钓进行指导。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鱼口漂相长度的振动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所示,一种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A:综合分析钓组在水中的受力、运动情况,将鱼吃饵时,钓组上下的运动模型选择为欠阻尼振动模型,根据欠阻尼振动模型将鱼口漂相长度记为:S=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和对比钓组系统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综合分析钓组在水中的受力、运动情况,将鱼吃饵时,钓组上下的运动模型选择为欠阻尼振动模型,根据欠阻尼振动模型将鱼口漂相长度记为:S=S1+S2=S1+S1e

βπ
=S1(1+e

βπ
),其中S为鱼口漂相长度,S1为位移灵敏度,S2为速度灵敏度,e

βπ
就是在水阻作用下,速度灵敏度S2衰减至位移灵敏度S1的比例,可以称之为衰减系数,β为阻力系数,π为振动的第一个半周期;步骤B:根据步骤A中的欠阻尼振动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钓组系统的漂尾直径、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钓组系统灵敏度的影响;步骤C:步骤B中的组系统灵敏度,是通过选择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来表示的,其中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为鱼口漂相长度S除以历经时间t;即计算出漂尾直径、漂肚直径、漂体自重、吃铅量四个参量因素分别对鱼口漂相长度S和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两个参数的影响;步骤D:在步骤C中,钓组运动平均速度V的计算方法为:采取速度的初设值与计算值二分法的思路,经过若干次的迭代计算,使两速度值误差小于1%以自洽,就是得到了足够精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金曾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