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231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得第一用户病情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针灸方案;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获得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根据所述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获得第一针灸穴位;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量效关系;将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输入针刺量分析模型,获得第一穴位针刺量;根据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过程的针刺量效通过人为控制,对于经验欠缺的操作人员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刺针量效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结果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由于针灸的效果与采用的手法相关,通过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达到治疗目的,因而如果控制量效关系对于针灸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针灸过程的针刺量效通过人为控制,对于经验欠缺的操作人员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刺针量效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结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过程的针刺量效通过人为控制,对于经验欠缺的操作人员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刺针量效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结果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病情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针灸方案;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预期针灸效果;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获得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获得第一针灸穴位;第一量效单元,所述第一量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量效关系;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输入针刺量分析模型,获得第一穴位针刺量;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
[000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病情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针灸方案;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获得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根据所述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获得第一针灸穴位;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量效关系;将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输入针刺量分析模型,获得第一穴位针刺量;根据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
[000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得第一用户病情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针灸方案;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获得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根据所述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获得第一针灸穴位;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量效关系;将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输入针刺量分析模型,获得第一穴位针刺量;根据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达到了通过预期针灸效果和不同穴位的量效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与针灸效果匹配的针刺量,从而精准控制针灸方案的各穴位的施针程度,提高针灸治疗效果,避免人工经验不足造成的针刺量误差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加入了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度,提高了运算处理的速度,有效提高穴位针刺量控制的准确性,确保针灸治疗效果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过程的针刺量效通过人为控制,对于经验欠缺的操作人员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刺针量效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结果的技术问题。
[001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五获得单元15,第一量效单元16,第一执行单元17,第六获得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5。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过程的针刺量效通过人为控制,对于经验欠缺的操作人员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刺针量效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结果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预期针灸效果和不同穴位的量效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与针灸效果匹配的针刺量,从而精准控制针灸方案的各穴位的施针程度,提高针灸治疗效果,避免人工经验不足造成的针刺量误差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加入了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度,提高了运算处理的速度,有效提高穴位针刺量控制的准确性,确保针灸治疗效果的技术效果。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0015]申请概述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由于针灸的效果与采用的手法相关,通过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达到治疗目的,因而如果控制量效关系对于针灸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技术中针灸过程的针刺量效通过人为控制,对于经验欠缺的操作人员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刺针量效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结果的技术问题。
[001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病情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针灸方案;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针刺量效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病情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针灸方案;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所述第一用户病情信息,获得第一预期针灸效果;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方案,获得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针灸方案穴位信息集,获得第一针灸穴位;第一量效单元,所述第一量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量效关系;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输入针刺量分析模型,获得第一穴位针刺量;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量效关系,包括: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理论量效关系;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历史病历信息;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穴位历史病历信息,获得第一记录量效关系;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理论量效关系、所述第一记录量效关系,获得第一数据偏差值;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偏差值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记录量效关系,获得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偏差值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之后,包括: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偏差值不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偏差值、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获得偏差范围;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偏差值、偏差范围,获得第一偏差针灸方案;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偏差针灸方案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偏差针灸方案,获
得偏差调节量;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记录量效关系、所述偏差调节量,获得所述第一穴位量效关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包括: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针灸穴位,获得第一穴位历史案例信息;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穴位历史案例信息、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获得第二历史案例信息,所述第二历史案例信息与所述第一穴位针刺量相对应;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历史案例信息,获得历史案例针灸方案;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案例针灸方案,获得案例针灸效果信息;第三判断单元,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案例针灸效果信息与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是否匹配;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当匹配时,根据所述历史案例针灸方案,获得所述第一穴位量效控制方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判断所述案例针灸效果信息与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是否匹配之后,包括:第二执行单元,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案例针灸效果信息与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不匹配时,根据所述案例针灸效果信息、所述第一预期针灸效果,获得第一效果差异值;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案例针灸方案,获得针灸量效因子;第二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二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洁宋坚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