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纶III纤维增强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31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纶III纤维增强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上浆后的芳纶III纤维作为纬纱,芳纶III纤维和PTFE纤维合捻纱作为经纱,在织机上进行织造;下机后的织物经退浆处理后先浸入单宁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纶III纤维增强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芳纶III纤维增强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和润滑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自润滑衬垫在轴承中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它将轴承中两个金属面之间的摩擦转变为金属对自润滑衬垫的摩擦,其性能直接决定着自润滑轴承的服役稳定性和服役寿命。目前,自润滑衬垫中使用的增强纤维主要为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为主。
[0003]芳纶III纤维是对位芳纶的一种,芳纶 III是由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及含有杂环结构的二胺三种单体共聚得到的。芳纶III纤维独特的大分子结构及工艺技术赋予其低密度、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抗冲击、耐磨性好等优异性能。目前作为飞机、卫星等高新技术装备中的增强纤维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芳纶III纤维优异的力学及热学性能,其作为自润滑衬垫的增强纤维可以大幅提升自润滑衬垫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然而,芳纶III纤维虽然具有上述优异性能,但其仍然存在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含量较低,致使其与树脂基体之间的浸润性较差,纤维

树脂界面结合强度较弱。当前解决芳纶III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界面相互作用弱的问题,主要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法、辐照法、化学氧化法等方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等离子体刻蚀法和表面接枝法,但是,等离子体刻蚀法处理后纤维表面活性随时间的推移会衰减,不利于长期储存,表面接枝法过程繁琐。
[0004]CN101787647B公开了一种芳纶III纤维表面处理方法,是将低分子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或二醇类二缩水甘油醚中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质量分数为0.5~5%的均匀溶液,制得表面处理剂;再用表面处理剂浸没芳纶III丝束。通过该方法处理芳纶III纤维柔软度提升,提高了芳纶纤维表面极性。但是,该方法并不适用于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中纤维

树脂基体界面性能改性。主要是由于芳纶III纤维织物过程中需要穿综过扣,前期修饰物在织造准备阶段和织造过程中会因摩擦而被破坏,达不到界面增强的目的。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中我们采用两步反应接枝法在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中构筑强

韧一体化的界面相,实现芳纶III/PTFE长效表界面修饰,改善自润滑衬垫中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提升芳纶III/PTFE衬垫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改善自润滑衬垫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0007]一、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的制备本专利技术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上浆后的芳纶III纤维作为纬纱,芳纶III纤维和PTFE纤维合捻纱作为经纱,在织机上进行织造;下机后的织物经退浆处理得到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将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浸入单宁酸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溶液中室温活化处理5~6h,得到活化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再将活
化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浸入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前驱体溶液中,在60~120℃下加压反应20~24h;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浸入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的缓冲溶液中室温处理5~6h;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然后浸入aramid纳米纤维的二甲亚砜溶液0.1~1h,取出后依次用二甲亚砜、去离子水冲洗,烘干,得到强

韧一体化界面修饰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最后将修饰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在树脂溶液中反复浸渍,直至织物质量分数达到15~35%,最后经粘结固化,得到芳纶III/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材料。
[0008]芳纶III纤维、PTFE纤维的规格介于50~800D之间。芳纶III和PTFE纤维合捻纱的捻度为50~800捻/米。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结构为平纹,斜纹,缎纹,或者上述三种三原组织结构的演变结构中的一种。
[0009]单宁酸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溶液中,单宁酸浓度为浓度0.001mg~0.5g/ml,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0.001mg~1g/ml。
[0010]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前驱体溶液的制备,是将Mg(NO3)2·
6H2O和Al(NO3)3·
9H2O以1:0.5~1:4的摩尔比分散在去离子水而得。活化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浸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前驱体溶液中,采用水热反应和界面反应,将MgAl

LDH修饰到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表面。
[0011]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的缓冲水溶液中,多巴胺、聚乙烯亚胺的浓度均为0.01mg/ml~0.5g/ml。
[0012]aramid纳米纤维的二甲亚砜溶液中,aramid纳米纤维的浓度为0.01mg/ml~0.8g/ml。
[0013]所述增强树脂为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之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者的混合物。
[0014]所述粘结固化温度介于120~200℃,固化时间为30min~3h,升温速率介于3~20℃/min。
[0015]二、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1、物理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布面平整,自润滑衬垫粘接于金属基材表面的衬垫无褶皱,无气泡,平整光滑(图1)。
[0016]2、摩擦性能在室温环境下,250MPa动载荷,摆角
±
25
º
,频率0.2Hz的低速重载摆动工况下,摆动摩擦25000次,测定自润滑衬垫的摩擦系数。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低速重载摆动试验衬垫摩擦系数。可见,在测试25000次之后,衬垫依然完整覆盖金属基材(如图1所示),衬垫表面光滑,衬垫磨损深度≤110μm,摩擦系数在0.034左右。且摩擦系数非常稳定。可见,芳纶III/PTFE自润滑衬垫具有非常优异的承载能力和耐磨寿命。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芳纶III纤维引入到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中,并采用MgAl

LDH为增强相,aramid纳米纤维(ANFs)为增韧相,聚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为界面粘结层,在芳纶III/PTFE自润滑坯布表面构筑强

韧一体化的界面相,提升自润滑衬垫中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了芳纶III纤维和PTFE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抑制和减缓自润滑衬垫中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使维织物自润滑衬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改善了织物型自润滑零部件的综合
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纶 III/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上浆后的芳纶III纤维作为纬纱,芳纶III纤维和PTFE纤维合捻纱作为经纱,在织机上进行织造;下机后的织物经退浆处理得到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将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浸入单宁酸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溶液中室温活化处理5~6h,得到活化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再将活化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浸入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前驱体溶液中,在60~120℃下加压反应20~24h;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浸入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的缓冲溶液中室温处理5~6h;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然后浸入aramid纳米纤维的二甲亚砜溶液0.1~1h,取出后依次用二甲亚砜、去离子水冲洗,烘干,得到强

韧一体化界面修饰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最后将修饰的芳纶III/PTFE织物坯布在树脂溶液中反复浸渍,直至织物质量分数达到50~80%,最后经粘结固化,得到芳纶III/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芳纶III/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芳纶III纤维、PTFE纤维的规格介于50~800D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芳纶III/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芳纶 III和PTFE纤维合捻纱的捻度为50~800捻/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芳纶III/PTFE织物自润滑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芳纶III/PTFE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明陈祖均张招柱李佩隆姜葳袁军亚赵鑫储凡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