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21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该装置由从动加热辊、传送带、引流装置、储料罐、真空捏合机、负压风机、球阀、恒温原料槽、主动牵引辊、负压管路、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电源、负压仓组成。硅油在负压仓内捕获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经加热、分离、混合后完成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对有机硅脂的填充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难以跨越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硅脂是一种以硅油作为基油,添加性能改进剂、增稠剂及填料及等助剂配制而成的脂状物,以其优越高低温耐受性、良好的绝缘性能以及多样的产品形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及电子通讯等领域。
[0003]目前,为改进有机硅脂的性能,常将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填料加入有机硅脂中,如碳化硅、碳纳米管、氮化镓等,这类功能性纳米填料与有机硅脂混合的复合材料较原有机硅脂而言虽在性能上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由于纳米材料自身的易团聚特性,导致有机硅脂硬度过高、粘度过大、力学性能受到抑制等问题,团聚的纳米材料优异性能也难完全释放。因此,为解决分散问题,机械研磨、高速剪切、分散剂分散以及电弧气相分散等诸多分散技术相继被公开,其中,通过高速剪切与机械研磨的纳米填料在分散过程中自身结构受到大量破坏,将导致性能发挥受限;通过分散剂处理的纳米填料中存留一定量的分散剂无法去除,将造成有机硅脂中杂质过多;电弧气相分散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纳米材料快速分散的困境,但分散后的纳米材料受液体表面张力影响难以跨越气

液界面进入有机硅脂内部,造成纳米填料含量低,有机硅脂性能提升不显著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使用到了一种碳纳米管气相分散技术,如专利技术专利:201510963821.X,该技术可将碳纳米管分散为单根或少根形貌于空气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该装置由从动加热辊、传送带、引流装置、储料罐、真空捏合机、负压风机、球阀、恒温原料槽、主动牵引辊、负压管路、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电源、负压仓组成。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用时可调速主动牵引辊旋转带动传送带顺时针运动,传送带随牵引辊运动连续蘸取恒温原料槽内的硅油,由于硅油自身重力作用,将保证在传送带上形成硅油薄层并进入负压仓内。通过速度调节可控制硅油薄层厚度变化。
[0007]负压仓内装备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及电源,传送带所携带的硅油薄层通过负压仓时将捕获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负压风机在仓内形成的气流也将携带游离的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经过传送带进入负压管路使更多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被硅油薄层捕获。负压管路配备有可控制气流流量的球阀对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流量进行调控,达到纳米填料定量添加的效果。
[0008]处理完成携带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的硅油在装置顶部从动加热辊处加热,其目
的在于进一步软化硅油,使其在流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将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包覆,形成预混硅油。
[0009]预混硅油经引流装置从传送带上分离,进入预混硅油储料罐,在储料罐内完成收集后进入真空捏合机与助剂混合,完成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对有机硅脂的填充处理。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难以跨越气

液界面进入有机硅脂内部的缺点,在保证分散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纳米填料含量,且不引入造成有机硅脂污染的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保护了碳纳米管及纳米碳化硅自身结构。同时设备简单,建造及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总图。
[0012]附图:1

从动加热辊;2

传送带;3

引流装置;4

储料罐;5

真空捏合机;6

负压风机;7

球阀;8

恒温原料槽;9

主动牵引辊;10

负压管路;11

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12

电源;13

负压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4]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填充装置主要由从动加热辊(1)、传送带(2)、引流装置(3)、储料罐(4)、真空捏合机(5)、负压风机(6)、球阀(7)、恒温原料槽(8)、主动牵引辊(9)、负压管路(10)、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11)、电源(12)、负压仓(13)组成。使用时可调速主动牵引辊(9)旋转带动传送带(2)顺时针运动蘸取恒温原料槽(8)内的硅油,硅油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形成硅油薄层并进入负压仓(13)内。装备的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11)及电源(12)产生的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被硅油薄层通过时捕获。仓内由负压风机(6)产生的气流也将携带游离的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进入负压管路(10),该过程可使更多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被经过的硅油薄层捕获。通过球阀(7)控制气流的流量可达到纳米填料定量添加的效果。处理完成携带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的硅油在从动加热辊(1)处加热,使硅油将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包覆形成预混硅油。预混硅油经引流装置(3)进入储料罐(4),最后进入真空捏合机(5)与助剂混合,完成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对有机硅脂的填充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由从动加热辊(1)、传送带(2)、引流装置(3)、储料罐(4)、真空捏合机(5)、负压风机(6)、球阀(7)、恒温原料槽(8)、主动牵引辊(9)、负压管路(10)、气相分散雾发生装置(11)、电源(12)、负压仓(13)组成,其特征在于:传送带(2)携带硅油薄层进入负压仓(13)内,硅油薄层捕获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运行至从动加热辊(1)处加热,再经引流装置(3)进入储料罐(4),在真空捏合机(5)内与助剂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气相分散雾的定向增强有机硅脂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2)连续蘸取恒温原料槽(8)内的硅油,硅油受自身重力作用,在传送带(2)上形成硅油薄层并进入负压仓(13)内,通过调节传送带(2)运行速度可控制硅油薄层厚度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燕张传琪张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