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16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次性注射器的清洗和烘干;S2、S1中烘干完成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划痕检测区域,对内外壁划痕进行快速检测;S3、将S2步骤中检测完成合格的产品输出划痕检测区域时,通过壁厚检测仪多个触点快速检测收集同一一次性注射器不同位置的壁厚信息,将数据信息输送至后台,比对数据差值;S4、将经过S3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继续输送经过透光率仪的检测通道;S5、一次性注射器内灌装药液并压塞封闭;S6、最终将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该方法,对容器表面划痕、壁厚均匀度以及透光率进行检测,保证后续异物检测的准确性好高效性,实用性更强。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异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制药工艺过程分析,不溶异物产生的环节非常多,且种类也不同,所示。不溶异物产生根源主要有:(1)原辅料不纯净引入非溶异物污染。(2)包装材料在包装过程中脱落引入的非溶异物污染。(3)制造设备老化或工艺操作不合理引入非溶异物污染。(4)生产环境污染,空气中悬浮的尘埃、煤烟、花粉、块状物等大量微粒;
[0003]一旦不溶微粒被注射到人体,便会在毛细血管医药视觉检测机器人异物感知方法与检测系统研究处堵塞,引发静脉炎、血栓、局部供氧不足、水肿等不良反应,而随着不溶异物的累积,会引起巨噬细胞增殖而形成肉芽肿,会引发肺纤维化、癌症、脏器衰竭等重大疾病,严重持久的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0004]所以为了避免发生此类事故,需要使用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旋转容器后夹停,内部溶液持续旋转,通过平行光照射容器,在容器另一侧设置CCD传感器,检测液体从平行光源与感光芯片之间穿过,当液体中无颗粒阻挡时,感光芯片所感应到的亮度均匀一致:但是,当液体中混入的不溶颗粒穿过时,不溶颗粒便会阻挡平行光,造成遮挡部分与不遮挡部分存在亮度差,高敏感度的CCD/CMOS感光芯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据分析亮度差异来判断不溶颗粒的有无,所以这就意味着,容器表面划痕、壁厚均匀程度以及透光率都会影响到 CCD传感器对于光源的接收情况,造成检测误差,而传统的检测方法中,对于着三者没有设置相应的检测步骤,也就存在了一定的误差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通过输送架将待填装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清洗区对一次性注射器内外表面进行清洗,倒置悬挂书输送到烘干区进行烘干;
[0008]S2、S1中烘干完成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划痕检测区域,对内外壁划痕进行快速检测,对表面有划痕的产品进行筛分;
[0009]S3、将S2步骤中检测完成合格的产品输出划痕检测区域时,通过壁厚检测仪多个触点快速检测收集同一一次性注射器不同位置的壁厚信息,将数据信息输送至后台,比对数据差值,将差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对应一次性注射器剔除;
[0010]S4、将经过S3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继续输送经过透光率仪的检测通道,剔除透光率达不到要求的一次性注射器;
[0011]S5、对经过S4步骤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内灌装药液并压塞封闭;
[0012]S6、最终将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
[0013]优选的,S2步骤中的划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A、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具有一定的发散角,通过扩束准直系统调节形成准直平行光束,以固定入射角投射在振镜片上;
[0015]B、振镜片通过高速摆动电机驱动振镜片振动,同时a步骤中的平行光束透过振镜片获得横向扫描区域;
[0016]C、一次性注射器经过扫描区域时,微光探测器接收散射光信号;
[0017]D、微光探测器将光信号实时地转换为等效比例振幅的电压模拟信号,通过图像采集卡上传至工控机形成图像。
[0018]优选的,所述划痕检测方法的d步骤中运用到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a、首先利用均值滤波平滑图像,采用局部动态阈值分割获取二值图像;
[0020]b、计算所有相连接的区域剔除干扰部分;
[0021]c、利用形态学膨胀、骨架提取等形态学处理方法提取划痕缺陷。
[0022]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的清洗区设置有超声波清洗机,一次性注射器倒置插入超声波清洗机溶液内。
[0023]优选的,S1步骤中所述的烘干区为U型罩体的内部区域,所述 U型罩体的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有烘干风机,且烘干风机的出风口朝向U型罩体的中部,一次性注射器从U型罩体内侧通过,U型罩体的长度在5

8米。
[0024]优选的,所述U型罩体的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烘干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25]优选的,所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为智能异物检测设备 SEIDENADER全自动灯检机。
[002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在完成关于划痕、壁厚均匀度以及透光率的检测后灌装加塞,送入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保证产品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避免划痕、壁厚均匀度以及透光率对于降低检测的影响,实用性更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通过输送架将待填装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清洗区对一次性注射器内外表面进行清洗,倒置悬挂书输送到烘干区进行烘干;
[0030]S2、S1中烘干完成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划痕检测区域,对内外壁划痕进行快速检测,对表面有划痕的产品进行筛分;
[0031]S3、将S2步骤中检测完成合格的产品输出划痕检测区域时,通过壁厚检测仪多个触点快速检测收集同一一次性注射器不同位置的壁厚信息,将数据信息输送至后台,比对
数据差值,将差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对应一次性注射器剔除;
[0032]S4、将经过S3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继续输送经过透光率仪的检测通道,剔除透光率达不到要求的一次性注射器;
[0033]S5、对经过S4步骤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内灌装药液并压塞封闭;
[0034]S6、最终将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
[0035]通过设置S1步骤中对一次性注射器表面进行清洗后烘干,去除生产过程中的附着物以及运输过程中粘连的漂浮物,保证表面的情节,为后续的检测做好准备;
[0036]通过S2步骤的划痕检测区域对表面划痕数量和幅度超过设定值的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剔除,再经过S3步骤中壁厚检测仪的多触点与侧壁接触检测多位置厚度信息,将其中壁厚均匀度较差的部分一次性注射器剔除。
[0037]如下表所示:
[0038] A(mm)B(mm)C(mm)D(mm)E(mm)最大误差10.720.720.710.720.700.0220.700.710.810.720.720.1130.820.700.680.720.720.1440.720.700.720.720.700.02
[0039]其中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输送架将待填装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清洗区对一次性注射器内外表面进行清洗,倒置悬挂书输送到烘干区进行烘干;S2、S1中烘干完成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划痕检测区域,对内外壁划痕进行快速检测,对表面有划痕的产品进行筛分;S3、将S2步骤中检测完成合格的产品输出划痕检测区域时,通过壁厚检测仪多个触点快速检测收集同一一次性注射器不同位置的壁厚信息,将数据信息输送至后台,比对数据差值,将差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对应一次性注射器剔除;S4、将经过S3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继续输送经过透光率仪的检测通道,剔除透光率达不到要求的一次性注射器;S5、对经过S4步骤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内灌装药液并压塞封闭;S6、最终将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的划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具有一定的发散角,通过扩束准直系统调节形成准直平行光束,以固定入射角投射在振镜片上;B、振镜片通过高速摆动电机驱动振镜片振动,同时a步骤中的平行光束透过振镜片获得横向扫描区域;C、一次性注射器经过扫描区域时,微光探测器接收散射光信号;D、微光探测器将光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朋肖向东盛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维博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