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14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在键盘中有复数个呈倒碗状的弹性元件装设在导电薄膜上及键帽的下方处,各弹性元件接合于一薄状硬质元件上,该硬质元件以相对于各弹性元件各有一相配合的孔洞而固定各弹性元件,各弹性元件的大端底面胶合于硬质元件的相对应的方孔处,在该方孔周边四角落各涂上黏胶以与弹性元件的圆形底面相接,使未含有黏胶的位置处形成至少一条的导气通道。(*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对笔记型电脑不同型式键盘的生产成本,且能同时适用于各型键盘的弹性元件的结构,并能使键盘进一步具有防潮效果的键盘装置。现今的键盘上的按键,请参照图9所示。其依序包括有底板71、导电薄膜72、弹性元件73、架桥74及键帽75等,该弹性元件73大都为一呈倒碗状,两端系分别与键帽75及导电薄膜72相抵靠,当键帽75下压时,会一同带动弹性元件73向下压缩,而触动导电薄膜72的接点与线路;其主要缺陷在于习用的弹性元件73的体积过小,且该弹性元件73具有弹性容易弹跳开,故在组装上非常费时及不便。另一种习用的弹性元件,参照附图说明图10所示,其系在一硬性薄膜81上直接一体成型有倒碗状弹性元件82,再将该整片硬性薄膜81组装在导电薄膜83上,其中的导电薄膜83下有底板86,硬性薄膜81上有架桥84与键帽85;此种弹性组合体,虽然在组装上非常省时及方便,但,因其系具有柔软性,稍一触碰即会产生扭曲,一但在组装过程中有扭曲的现象时,会造成该部份的弹性元件无法正确定位,等到完全组装后,导致有测试不良的结果,于测试不佳方进行改善己来不及了,需完全拆解修理是费时又费力的状况,远比重新制作贵,因此,对于这些不良善的设计结构,认为仍有许多可供开发的空间,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技术人乃进行研发,以解决习知的装配不便与不精准的问题。又,于笔记型电脑有不同的机型,即有不同的规格,也就是实际使用上,不同型号间键盘上各按键的位置会略有调整,使得上述的硬性薄膜81式的弹性元件82,需要重新开模制造,造成制程上的等待时间,与模具的投资浪费,而单粒式的弹性元件73,虽然不需要重新开模,但是其装配上要一个一个的置放,也很浪费时间,尤其是有部份结构的设置不良,要进行维修时。一拆开,各弹性元件,需以人工一一定位,更不方便。也就是习知的设置方式,在一个接触的弹性元件接触不良,造成排气不顺畅时,在按压后反而形成供气不顺,供应不足,弹性元件便不会快速地弹回,即无法完成提供下一梯次的按压使用,让使用者感觉到应换键盘了,但是在工厂中,同样的状况发生,即成为不良品,需重新拆开整修,很耗费成本,其原因在于,弹性元件的底面有两种方式形成排气与充气,一种是形成突粒状的通道,另一种是形成沟糟状的通道,由于上胶后所黏附弹性元件的位置要很精准,只要些许的问题发生,都会产生阻住弹性元件的导气通道,于制造过程中都无法发现的。故需要有一种结构,可以确保上胶过程与结合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让结合后结构,更加地不影响进排气动作的进行,以降低不良品的产出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改良结构,弹性触动组合体包括有数呈倒碗状的弹性元件与一薄状硬质元件,在制造组合的程序上,仅需依规格的要求在硬质元件上制作出相配合的孔洞,然后将各弹性元件接合在硬质元件上,便形成一弹性触动组合体,很容易与各组件配合组接,在组装于键盘上时,非常方便,且整个弹性触动组合体会很稳固的定位在键盘上,即使不慎触碰到亦不致有乱移位的情事产生。更能适用于任何一种型式规格的键盘,可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本技术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成键盘的弹性触动体改良结构,具有更容易使弹性元件接设在硬质元件上的结构,绝不影响导气通道的预定位置,便能提高制品的良率,更能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另由于采用黏接作为本技术的主要应用式,使各弹性元件与硬质元件间有更好的结合性,也产生密封的效果,对整体使用上防止潮湿的气体与液体进入,有较佳的防范,达到防潮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在键盘中有复数个呈倒碗状的弹性元件,为装设在导电薄膜上及键帽的下方处,各该弹性元件系接合于一薄状硬质元件上,该硬质元件以相对于各弹性元件各有一相配合的孔洞而固定各弹性元件,使弹性元件的触压部受键帽的压动而与导电薄膜相接,由于硬质元件各孔洞的设置位置能配合键盘上各键帽排列位置设置,当以硬质元件进行组合装设时各弹性元件已定位。系能将各弹性元件的大端底面胶合于硬质元件的相对应的方孔处,在该方孔周边四角落各涂上黏胶以与弹性元件的圆形底面相接,使未含有黏胶的位置处形成至少一条的导气通道。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部份结构放大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弹性元件动作前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弹性元件动作后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立体图。图9为常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为另一常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改良结构,该弹性触动组合体30系用在按键上,各该按键依序包括有一底板10、导电薄膜20、弹性触动组合体30、架桥40及键帽50等,其中,该弹性触动组合体30系包括有一呈倒碗状的弹性元件31,于其外径较大端37的侧缘上系设有数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导气通道32,另,又设有一薄状硬质元件33,该薄状硬质元件33上设有对应于各按键的弹性元件31的一孔洞34,令弹性元件31为固设在该孔洞34的位置处,其可以将弹性元件31卡接在孔洞34处,也可以黏接在孔洞34的上方处,接合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只要运用相关的机械式卡接的结构或是化学方式的胶合结构,应该都是上述以薄状硬质元件33与备软性的弹性元件31的型态。实施例2,参阅图4-图5,即为以孔洞34卡接住弹性元件31的大端周边处,让接触部35于弯曲时能触接到导电薄膜20。实施例3,参阅图6,为将弹性元件31接于孔洞34表面上的周边处。请参照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系在该薄状硬质元件33上,先于需要设置的固定位置(指以孔洞34为中心的固定机构)处以点接的方式点上有一层黏胶39,该黏胶39位于孔洞34的四角周边处,再以真空吸附方式,令每一弹性元件31黏固在该薄状硬质元件33上,而该黏胶39位置系对应于在弹性元件31形成未设有导气通道32的位置,也就是说无黏胶之处成为导气通道32。如此便能解决设计与制作上的问题。本技术中,当欲组装按键时,即将弹性触动组合体30置设于按键的导电薄膜20与键帽50之间,使各键帽50能抵靠在各弹性元件31外径较小端36上,如此,当键帽50下压时,键帽50即会一同带动弹性元件31向下压缩,使弹性元件31内的接触部35穿过薄状硬质元件33的孔洞34。因而触动导电薄膜20上的接点与线路,令按键形成导通回路,因在该弹性元件31上设有导气通道32,故一旦放开下压的按键时,即会有空气由导气通道32进入弹性元件31内,使弹性元件31能回复原状,以待下一次的按压。其中于薄状硬质元件33上设有让架桥40的交叉弹性剪力状活动元件贯穿的槽洞,且使架桥40与底板10固定,同样地导电薄膜20上亦有槽洞让架桥40通过。本技术系直接将弹性元件31固接设在硬质元件33上,故在组装于键盘上时,非常方便,且整个弹性触动组合体30会很稳固的直接定位在键盘上,即使不慎触碰到亦不致有乱移位的情事产生;此外,本技术无须另外开模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其特征在于:复数个呈倒碗状弹性元件的装设在导电薄膜上方及键帽的下方处;该弹性元件中的一触压部受键帽的压动而与导电薄膜相接;各该弹性元件接合于薄状硬质元件上,该硬质元件相对于各弹性元件,设有一相配合于各键帽的固定位置,由各该位置处相对地固定各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锦成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