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装置,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一插头,与键盘连接的第二插头,与扫描仪连接的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数据线相连接后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的数据线和第四插头的数据线分别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一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数据线导通,在第一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与第四插头的数据线导通;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串行时钟线相连接后和第二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和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分别和第二开关相连接,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导通,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与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导通。(*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
的电路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现代化的进步,条码系统已经成为各种产品加工,测试,存储,运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系统。为了记录各种条码,条码扫描仪已经成为各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图1所示,目前各种条码扫描仪采用的都是通过PS2接口串接在键盘与计算机之间。当键盘输入各种按键时,条码扫描仪把收到的数据转发到计算机上,从计算机看来他收到的是键盘输入的数据。当条码扫描仪扫描条码时,它会直接把扫描得到的数据直接发送给计算机,从计算机看来,他收到的数据与从键盘输出的数据没有区别,所以条码扫描仪可以很好地作为计算机的一个外部条码输入设备。条码扫描仪的价格较为昂贵,而且使用量相当大,因为条码扫描仪是串接在计算机与键盘之间,不能实现条码扫描仪的共享使用,造成总体使用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一种连接装置,实现扫描仪的共享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一插头,与键盘连接的第二插头,与扫描仪连接的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数据线相连接后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的数据线和第四插头的数据线分别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一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数据线导通,在第一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与第四插头的数据线导通;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串行时钟线相连接后和第二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和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分别和第二开关相连接,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导通,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与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导通。本技术连接装置,通过开关所处状态的变化,在不关计算机,不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把扫描仪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切换,从而提高了扫描仪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扫描仪的购买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的扫描仪与计算机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的电路图。图3为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的PS2的标准接头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制作为线缆形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连接装置,通过开关所处状态的变化实现计算机与扫描仪的连接或切断,从而实现扫描仪的共享使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连接装置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一插头J1,与键盘连接的第二插头J2,与扫描仪连接的第三插头J3和第四插头J4,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数据线Data相连接后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J2的数据线Data和第四插头J4的数据线Data分别和第一开关相连接。在第一开关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J2、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数据线Data导通;在第一开关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J2与第四插头的数据线Data导通。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串行时钟线CLK相连接后和第二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J2的串行时钟线CLK和第四插头J4的串行时钟线CLK分别和第二开关相连接。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J2、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串行时钟线CLK导通;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J2与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CLK导通。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位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插头J2、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数据线Data导通,第二插头J2、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串行时钟线CLK导通。连接到键盘的第二插头J2的数据线Data与连接到计算机的第一插头J1的数据线Data之间导通,连接到键盘的第二插头J2的串行时钟线CLK与连接到计算机的第一插头J1的串行时钟线CLK之间导通,计算机与键盘进行通信,扫描仪不能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位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插头J2与第四插头的数据线Data导通,第二插头J2与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CLK导通。连接到扫描仪的第四插头J4的数据线Data、连接到键盘的第二插头J2的数据线Data和连接到计算机的第一插头J1的数据线Data之间导通,连接到扫描仪的第四插头J4的串行时钟线CLK、连接到键盘的第二插头J2的串行时钟线CLK和连接到计算机的第一插头J1的串行时钟线CLK之间导通,计算机与扫描仪,键盘串接在一起,计算机可以与扫描仪进行通信,同时,键盘也可以通过扫描仪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可以采用电磁感应线圈,利用电磁感应线圈的磁性吸引力,驱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翻转,也可以由人为操作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翻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设置有连杆(如图2中所示),通过连杆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连接在一起,可以统一操作。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磁感应线圈可以设置于继电器K1(如图2中所示)内,作为优选方式,该继电器可以为TQ2-5V继电器(如图2中所示)。作为优选方式,如图2中所示,第一插头J1、第二插头J2及第三插头J3的地线Gnd相连接;第一插头J1、第二插头J2及第四插头J4的电源线Vcc相连接;第四插头J4的地线Gnd串联继电器K1中的电磁感应线圈后,与第一插头J1、第二插头J2及第四插头J4的电源线Vcc相连接。第一开关和/或第二开关,位于电磁感应线圈可对其产生磁性吸引力的范围之内。在第三插头J3,第四插头J4没有分别与扫描仪连接的时候,在第一插头J1、第二插头J2及第四插头J4的电源线Vcc,与在第四插头J4的地线Gnd之间的通路上没有电流,继电器K1的电磁感应线圈上也没有电流,电磁感应线圈不会产生磁性,不会对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产生磁性吸引力,所以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一直保持在第一状态,计算机与键盘进行通信,扫描仪不能与计算机通信。在第三插头J3,第四插头J4分别与扫描仪连接的时候,在第一插头J1、第二插头J2及第四插头J4的电源线Vcc,在与第四插头J4的地线Gnd之间的通路上有了电流,继电器K1的电磁感应线圈上有电流流过,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磁性,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产生磁性吸引力,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翻转到第二状态,计算机与扫描仪,键盘串接在一起,计算机可以与扫描仪进行通信,同时,键盘也可以通过扫描仪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为了防止发生短路,作为优选方式,如图2中所示,在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数据线Data之间串联有电阻R1,在第一插头J1和第三插头J3的串行时钟线CLK之间串联有电阻R2,在第二插头J2的数据线Data和第一开关之间串联有电阻R3,在第二插头J2的串行时钟线CLK和第二开关之间串联有电阻R4。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插头J1是连接到计算机的键盘接口的PS2公式插头,第二插头J2是连接到键盘PS2接口的PS2母式插头,第三插头J3是连接到扫描仪输入口的PS2母式插头,第四插头J4是连接到扫描仪输出口的PS2公式插头。PS2的标准接头如图3所示,第1个脚是接数据线Data的,第3个脚是接地线Gnd的,第4个脚是接电源线Vcc的,第5个脚是接串行时钟线CLK的。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使用,可以把本技术的连接装置制作成一根电缆的形式,与计算机和键盘插接的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位于电缆的一端,与扫描仪插接的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位于电缆的另一端,方便安装及使用。本技术连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一插头,与键盘连接的第二插头,与扫描仪连接的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数据线相连接后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的数据线和第四插头的数据线分别和第一开关相连接,第一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数据线导通,在第一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与第四插头的数据线导通;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串行时钟线相连接后和第二开关相连接,第二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和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分别和第二开关相连接,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插头、第一插头和第三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导通,在第二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插头与第四插头的串行时钟线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钜添,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