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林河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45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内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对称设有两个竖腔,两个所述竖腔分别位于储料腔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挂环,所述挂环的上连接有鱼线,所述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鱼竿杆体,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鱼竿杆体上的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橡胶气囊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橡胶气囊内设有收缩气囊。该装置可以将饵料准确的送至预定目标点,同时能够根据目标鱼所处的不同深度进行打窝深度的调节,从而能够提高目标鱼的中货率,且能够通过灯光的亮暗判断水深,从而便于后续人们的调漂等操作。们的调漂等操作。们的调漂等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钓鱼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窝是指人们通过抛洒鱼饵等一些吸引目标鱼的东西,从而将鱼聚集起来,人们为了在钓鱼的获取更多的渔获,通常会采用打窝的方式及吸引聚集鱼群,现有的打窝方式通常为手掷、竿抛、划船送饵和遥控船投放,然而这些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打窝装置将窝料投入水中时,由于窝料会缓慢的在水中下沉,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使得饵料落到底部时并非在预定的位置,从而对人们的钓鱼会产生影响,同时在窝料下沉的过程中,会被顶层的小鱼抢食,导致落入底部的窝料料较少,影响诱鱼的效果,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打窝器,然而这些打窝器无法根据目标鱼所处深度的不同调整打窝深度,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该装置可以将饵料准确的送至预定目标点,同时能够根据目标鱼所处的不同深度进行打窝深度的调节,从而能够提高目标鱼的中货率,且能够通过灯光的亮暗判断水深,从而便于后续人们的调漂等操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内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对称设有两个竖腔,两个所述竖腔分别位于储料腔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挂环,所述挂环的上连接有鱼线,所述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鱼竿杆体;所述鱼竿杆体的上方设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鱼竿杆体上的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橡胶气囊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橡胶气囊内设有收缩气囊,所述收缩气囊的右端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一端与第一软管远离橡胶气囊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一端与第二软管远离收缩气囊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和第一软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膨胀机构,所述膨胀机构用于增加壳体所受的浮力;两个所述竖腔内共同设有压缩机构;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设有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用于将出料口打开。
[0006]优选地,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膨胀气囊,所述第一三通管远离第一软管的两端与对应的膨胀气囊连通,两个所述膨胀气囊上均设有第一阀门。
[0007]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竖腔内的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均与对应的竖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第二软管的两端与对应竖腔的顶
部空间连通,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均与对应的竖腔的内底部通过折叠弹簧弹性连接,两个所述竖腔的底部空间与外界均通过竖管连通,两个所述竖管上均设有单向阀,两个所述竖腔的底部空间的相背侧均设有第二阀门。
[0008]优选地,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槽内的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均与对应的滑槽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均安装有折叠气囊,两个所述折叠气囊远离对应移动块的一端均与对应竖腔的内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槽位于滑板远离出料口的一侧空间与对应的折叠气囊通过进气管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所述壳体内设有横腔,所述横腔位于储料腔的上方,所述横腔的右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横腔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横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与横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横腔的内底部设有导电板,所述横腔的内顶部设有电阻丝,所述导电块远离滑动块的一侧与横腔的左侧内壁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橡胶气囊上设有灯体。
[0010]优选地,所述导电板的左侧与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阻丝的右端与灯体的一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灯体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用鱼竿杆体将壳体送至预定位置进行打窝,避免了由于手动打窝过于分散导致诱鱼效果较差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通过挤压橡胶气囊使得外界气体进入膨胀气囊中,使得膨胀气囊内的体积增大,所受的浮力增大,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轻轻挤压橡胶气囊使得膨胀气囊扩张,从而使得壳体能够针对不用的鱼在不同的水层悬浮打窝,使得打窝更佳的精准;
[0013]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水压使得导电块左移,从而使得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出现变化,随着水深的不断增大,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灯体的亮度降低,便于人们了解此时壳体所处水层的深度,同时也便于人们了解水层的深度,进行后续的调漂等动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2鱼竿杆体、3橡胶气囊、4进气口、5收缩气囊、6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8膨胀气囊、9第一阀门、10竖腔、11折叠气囊、12进气管、13储料腔、14移动块、15折叠弹簧、16滑槽、17出料口、18滑板、19第一三通管、20安装板、21挂环、22电源、23灯体、24横腔、25滑动块、26进水口、27导电块、28复位弹簧、29电阻丝、30导电板、31第二三通管、32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

3,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储料腔13,储料腔13的内底部设有出料口17,壳体1内对称设有两个竖腔10,两个竖腔10分别位于储料腔13的左右两侧,壳体1的上端设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的上端设有挂环21,挂环21的上连接有鱼线,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鱼竿杆体2;
[0023]鱼竿杆体2的上方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鱼竿杆体2上的橡胶气囊3,橡胶气囊3在挤压后能够自动回复原状,橡胶气囊3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4,橡胶气囊3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软管6,橡胶气囊3内设有收缩气囊5,收缩气囊5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具有良好的自恢复性,收缩气囊5的右端连通有第二软管7,壳体1内设有第一三通管19和第二三通管31,第一三通管19和第二三通管31均为有三个通口的管道,第一三通管19的一端与第一软管6远离橡胶气囊3的一端连通,第二三通管31的一端与第二软管7远离收缩气囊5的一端连通,进气口4和第一软管6上均设有单向阀,外界气体通过进气口4单向进入橡胶气囊3内,橡胶气囊3内的气体通过第一软管6的单向进入第一三通管19内。
[0024]壳体1的两侧设有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储料腔(13),所述储料腔(13)的内底部设有出料口(17),所述壳体(1)内对称设有两个竖腔(10),两个所述竖腔(10)分别位于储料腔(13)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的上端设有挂环(21),所述挂环(21)的上连接有鱼线,所述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鱼竿杆体(2);所述鱼竿杆体(2)的上方设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鱼竿杆体(2)上的橡胶气囊(3),所述橡胶气囊(3)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4),所述橡胶气囊(3)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软管(6),所述橡胶气囊(3)内设有收缩气囊(5),所述收缩气囊(5)的右端连通有第二软管(7),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三通管(19)和第二三通管(31),所述第一三通管(19)的一端与第一软管(6)远离橡胶气囊(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31)的一端与第二软管(7)远离收缩气囊(5)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4)和第一软管(6)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膨胀机构,所述膨胀机构用于增加壳体(1)所受的浮力;两个所述竖腔(10)内共同设有压缩机构;两个所述滑槽(16)内共同设有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用于将出料口(17)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1)左右两侧的两个膨胀气囊(8),所述第一三通管(19)远离第一软管(6)的两端与对应的膨胀气囊(8)连通,两个所述膨胀气囊(8)上均设有第一阀门(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探测水深的钓鱼打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竖腔(10)内的两个移动块(14),两个所述移动块(14)均与对应的竖腔(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31)远离第二软管(7)的两端与对应竖腔(10)的顶部空间连通,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河房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朱林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