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腰托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93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腰托改进结构,包括支撑骨架组件、软质塑料背板和一对卡扣,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两侧为模拟手指的指形形状、中间为开孔状,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上部与支撑骨架组件的中间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支撑骨架组件的竖向弹性钢丝杆卡紧连接在卡槽内,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下部设有挂钩,所述支撑骨架组件底部为塑料材质且与挂钩系挂连接,所述一对卡扣为开合结构并扣合在支撑骨架组件的底部,所述竖向弹性钢丝杆、软质塑料背板中部及一对卡扣均与外置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相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只需两个集成部件,使用零件数少、可靠性好、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体验舒适,易实现大众化。易实现大众化。易实现大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腰托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易实现、使用方便简捷、成本低廉的汽车腰托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驾驶或乘坐汽车时,腰椎部分是前凸的,座椅靠背型面无法完全支撑住腰椎,腰部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是极不舒服的,既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又影响乘坐人员的乘坐体验,为了有一个更好的体验效果,现在很多汽车都安装了腰托支撑结构,通过该结构来缓解腰部长时间保持的固定姿势而产生的不舒适感,目前的高端汽车腰托大部分采用电动式,也存在气动式,虽然可任意位置调节,舒适性好,但是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制造、维护成本高等缺陷;中低端汽车腰托大部分采用固定式,塑料加钢丝结构,但是也存在结构复杂,零件数较多,背板两侧翘翅易折断,运行中易产生异响,装配拆卸不方便等缺陷。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使用体验上佳、机构简单、使用配件少、可靠性好、使用成本低的汽车腰托改进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使用不方便、使用体验不舒适、机构复杂使用零件数多、可靠性差、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腰托改进结构,包括支撑骨架组件、软质塑料背板和一对卡扣,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两侧为模拟手指的指形形状、中间为开孔状,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上部与支撑骨架组件的中间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支撑骨架组件的竖向弹性钢丝杆卡紧连接在卡槽内,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下部设有挂钩,所述支撑骨架组件底部为塑料材质且与挂钩系挂连接,所述一对卡扣为开合结构并扣合在支撑骨架组件的底部,所述竖向弹性钢丝杆、软质塑料背板中部及一对卡扣均与外置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相连接。
[0006]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软质塑料背板中部还设有消音凸起。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只需两个集成部件,使用零件数少、可靠性好、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体验舒适,易实现大众化。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10]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腰托改进结构,包括支撑骨架组件1、软质塑料背板2和一对卡扣3,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两侧为模拟手指的指形形状、中间为开孔状,所述软质塑料背板
2上部与支撑骨架组件1的中间横向连接杆11连接,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两侧设有卡槽21,所述支撑骨架组件1的竖向弹性钢丝杆12卡紧连接在卡槽21内,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下部设有挂钩22,所述支撑骨架组件1底部为塑料材质且与挂钩22系挂连接,所述一对卡扣3为开合结构并扣合在支撑骨架组件1的底部,卡扣采用开合结构,装配时打开进行装配,装配后为合拢状态,卡扣上还设计有翼翅,在装配座椅靠背骨架后用于消除间隙及噪声,所述竖向弹性钢丝杆、软质塑料背板中部及一对卡扣均与外置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相连接。
[0011]本技术中,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中部还设有消音凸起23,这样可减少噪音,使用效果更佳。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只需两个集成部件,使用零件数少、可靠性好、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体验舒适,易实现大众化。
[0013]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腰托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组件(1)、软质塑料背板(2)和一对卡扣(3),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两侧为模拟手指的指形形状、中间为开孔状,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上部与支撑骨架组件(1)的中间横向连接杆(11)连接,所述软质塑料背板(2)两侧设有卡槽(21),所述支撑骨架组件(1)的竖向弹性钢丝杆(12)卡紧连接在卡槽(21)内,所述软质塑料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碎姜陈利程曹伟张喜涛齐楠吴洪水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宏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