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67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包括恒温柜,所述恒温柜的内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室和培养基存放室,微生物培养室中安装有电加热板,微生物培养室的底面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转动轴上连接有偏心凸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复位伸缩杆,复位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底面连接有升降环,升降环的底面与偏心凸轮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接。通过电机、复位伸缩杆、偏心凸轮以及转盘的设置,转盘既能够转动又能够上下振动,进而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都能够分布均匀。生物和营养物质都能够分布均匀。生物和营养物质都能够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培养基在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冷藏保存,以便随时取用。
[0003]在使用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培养时,对温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当温度处于最佳温度上下很窄的容差范围内时,才能达到最理想和强壮的细胞生长。现有的培养基用恒温装置要么只能够保存培养基,要么只能够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使用。另外,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微生物容易沉降在底部,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也没有均匀分布,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包括恒温柜,所述恒温柜的内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室和培养基存放室,微生物培养室中安装有电加热板,微生物培养室的底面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转动轴上连接有偏心凸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复位伸缩杆,复位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底面连接有升降环,升降环的底面与偏心凸轮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环的底面是光滑的,所述培养基存放室与恒温柜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腔二,空腔二中安装有蒸发器,恒温柜的顶面上安装有冷凝箱,冷凝箱中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入管连通,冷凝器与节流装置通过冷凝器出管连通,冷凝器出管上安装有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通过蒸发器入管连通,蒸发器与压缩机通过蒸发器出管连通,所述蒸发器能够吸热,进而使得培养基存放室内部的温度降低,便于长期保存培养基。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生物培养室的前面设置有培养室门,培养室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培养基存放室的前面设置有存放室门,所述微生物培养室和培养基存放室的顶面上均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培养基存放室中设置有多个放置板,所述恒温柜的底面上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设置便于移动本装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生物培养室位于培养基存放室的正上方,微生物培养室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加热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控制器,如此,就能够保证微生物培养室内部的温度在一
定范围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生物培养室的顶面上安装有风机一,微生物培养室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若干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竖直设置,出气管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孔,所述风机一的进风端上连接有进风罩,风机一的出风端通过输气管与出气管连通,气体从进风罩进入,再从出风孔出来,以此实现了空气的内循环,保证微生物培养室内部各个角落的温度相同。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生物培养室与恒温柜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腔一,所述冷凝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二,风机二的输出端与空腔一的上端处通过热风管连接,空腔一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孔,所述风机二位于冷凝箱的左端处,冷凝箱的右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如此,被冷凝器加热的空气会进入空腔一中,空腔一进而对微生物培养室进行加热和保温。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中均充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为R410A或者R134a,所述节流装置为毛细管或者膨胀阀。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偏心凸轮、转动轴、轴承座以及从动锥齿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均关于转盘的对称面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升降环套设在复位伸缩杆的外侧,电机输出轴的中心线与升降环的中心线共线设置,升降环的中心线与转盘的中心线共线设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基试管架,培养基试管架用来培养微生物,所述安装板与转盘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伸缩杆由固定柱和伸缩柱组成,固定柱的下端面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伸缩柱的外侧面与盲孔的内侧面滑动配合连接,伸缩柱的下端与盲孔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伸缩柱呈棱柱状,如此,固定柱与伸缩柱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复位弹簧一直处于拉伸状态。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微生物培养室和培养基存放室的设置,本专利技术既能够保存培养基,又能够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使用,应用范围广;通过电机、复位伸缩杆、偏心凸轮以及转盘的设置,转盘既能够转动又能够上下振动,进而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都能够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中冷凝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的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中复位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恒温柜、2

温度传感器、3

微生物培养室、4

培养基存放室、5

培养室门、6

存放室门、7

观察窗、8

冷凝箱、9

空腔一、10

空腔二、11

蒸发器、12

万向轮、13

放置板、14

紫外线灭菌灯、15

出气孔、16

电加热板、17

出气管、18

出风孔、19

输气管、20

风机一、21

进风罩、22

热风管、23

电机、24

主动锥齿轮、25

从动锥齿轮、26

复位伸缩杆、
27

偏心凸轮、28

转动轴、29

轴承座、30

升降环、31

转盘、32

安装板、33

培养基试管架、34

压缩机、35

冷凝器、36

干燥过滤器、3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包括恒温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柜(1)的内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室(3)和培养基存放室(4),微生物培养室(3)中安装有电加热板(16),微生物培养室(3)的底面上安装有电机(23),电机(23)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4),主动锥齿轮(24)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5),从动锥齿轮(25)与转动轴(28)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28)安装在轴承座(29)上,转动轴(28)上连接有偏心凸轮(27),所述主动锥齿轮(2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复位伸缩杆(26),复位伸缩杆(26)的上端连接有转盘(31),转盘(31)的底面连接有升降环(30),升降环(30)的底面与偏心凸轮(27)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培养基存放室(4)与恒温柜(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腔二(10),空腔二(10)中安装有蒸发器(11),恒温柜(1)的顶面上安装有冷凝箱(8),冷凝箱(8)中设置有压缩机(34)、冷凝器(35)以及节流装置(37),所述压缩机(34)与冷凝器(35)通过冷凝器入管(39)连通,冷凝器(35)与节流装置(37)通过冷凝器出管(40)连通,冷凝器出管(40)上安装有干燥过滤器(36),节流装置(37)与蒸发器(11)通过蒸发器入管(41)连通,蒸发器(11)与压缩机(34)通过蒸发器出管(4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室(3)的前面设置有培养室门(5),培养室门(5)上设置有观察窗(7),培养基存放室(4)的前面设置有存放室门(6),所述微生物培养室(3)和培养基存放室(4)的顶面上均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14),培养基存放室(4)中设置有多个放置板(13),所述恒温柜(1)的底面上安装有万向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室(3)位于培养基存放室(4)的正上方,微生物培养室(3)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通过控制器与电加热板(1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酶培养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世子合德杭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