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30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智能供氧的便携式制氧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制氧模组,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储氧箱、并联式吸附塔、气路电磁阀、供氧电磁阀和控制模块,并联式吸附塔设置在储氧箱内,储氧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密封气路板内设置有与储氧箱及并联式吸附塔连通的内部气路,气路电磁阀与并联式吸附塔相连通并控制并联式吸附塔,空压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气路电磁阀连通,储氧箱的出气口通过供氧电磁阀连接出氧口,供氧电磁阀上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空压机、气路电磁阀和供氧电磁阀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制氧机的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氧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西部的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含氧量较低,对于外地的人们来说可能带来不适,这时候就需要供氧设备为其提供氧气。目前,已有多种制氧供氧设备可以在固定场所提供氧气,但对于移动人群,以往的供氧装置主要有氧气袋、小型氧气瓶等。这类装置需要不断充氧,且氧气容量有限,既不方便使用,也不能保障供氧,制氧机应运而生。
[0003]大多数制氧机使用的是变压吸附(PSA)圆形吸附塔制氧机,变压吸附制氧机又称分子筛式制氧机是指以变压吸附(PSA)技术为基础,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新型设备。其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在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分离出来的未被吸附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具体工作过程为压缩空气经空气纯化干燥机净化后,通过切换阀进入吸附塔。在吸附塔内,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在圆形吸附塔顶部被聚积后进入氧气储罐,再经除异味、除尘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过滤即获得合格的氧气。然而,现有的制氧机为了提高制氧效率,其结构臃肿且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且智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智能供氧的便携式制氧机。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制氧模组,所述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储氧箱、并联式吸附塔、气路电磁阀、供氧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所述并联式吸附塔设置在所述储氧箱内,所述储氧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所述密封气路板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氧箱及所述并联式吸附塔连通的内部气路,所述气路电磁阀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相连通并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路电磁阀连通,所述储氧箱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供氧电磁阀连接出氧口,所述供氧电磁阀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所述空压机、所述气路电磁阀和所述供氧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并联式吸附塔包括第一分子塔和第二分子塔,所述第一分子塔和第二分子塔固定在所述储氧箱的两侧且两端均设置有过滤件和密封件,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固定在所述储氧箱的两端,所述密封气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气路连通的若干个连接气口。
[0007]进一步,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空压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通过若干根硅胶棒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0008]进一步,所述外壳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源仓,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仓相配合的仓盖,所述电源仓内可拆卸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极片与设置在所
述电源仓上的导电片相连,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供氧电磁阀与所述出氧口之间还设置有加湿器。
[0010]进一步,所述储氧箱的一侧设置有消音排氮器,所述消音排氮器与所述气路电磁阀管路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空压机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消音器。
[0012]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网孔,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消音排氮器的一侧开设有散气网孔。
[0014]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各个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外壳和制氧模组,制氧模组内设置外壳内,制氧模组主要由空压机、储氧箱、并联式吸附塔、气路电磁阀、供氧电磁阀和控制模块组成,工作时,空压机将空气进行压缩,然后通过气路电磁阀将压缩后的空气引导至并联式吸附塔中进行氧氮分离,并联式吸附塔包括两个分子塔,由气路电磁阀控制实现轮换工作,以便于氮气的排放以及持续制氧供氧,制得的氧气通过供氧电磁阀连接出氧口实现出氧以供使用者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供氧电磁阀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又与控制模块配合,因此当启动本制氧机时,气压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呼吸状态,若呼吸正常则正常工作,若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使用者呼吸微弱或没有感应到呼吸,将在三十秒后自动切换为辅助供氧模组,制氧机持续制氧供氧,同时在控制面板显示警报信息;因此,由上述可见,本技术将并联式吸附塔设置在储氧箱内,储氧箱通过利用内部剩余空间储氧,空间利用率较高,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自动切换模式实现智能供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去除一侧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去除三侧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所述制氧模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0020]图5是所述储氧箱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制氧模组,所述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2、储氧箱3、并联式吸附塔4、气路电磁阀5、供氧电磁阀6和控制模块7,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设置在所述储氧箱3内,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8,所述密封气路板8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氧箱3及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连通的内部气路,所述气路电磁阀5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相连通并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所述空压机2通过第一气管9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连通,所述储氧箱3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供氧电磁阀6连接出氧口10,所述供氧电磁阀6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7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所述空压机2、所述气路电磁阀5和所述供氧电磁阀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对所述
制氧模组起保护作用,所述制氧模组集成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制氧模组用于制氧供氧,为本技术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由空压机2、储氧箱3、并联式吸附塔4、气路电磁阀5、供氧电磁阀6和控制模块7组成;所述空压机2为空气压缩机,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以便于后续氮氧分离工作的进行;所述储氧箱3用于在氮氧分离工作之后对氧气进行储存,以便于在制氧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供氧,在出气口连接气管连通出氧口10实现出氧;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采用两个分子塔并联而成,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氮氧分离;所述气路电磁阀5用于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的工作以及气流的流向,通过所述气路电磁阀5,可以将所述并联式吸附塔5的两个分子塔进行轮换工作,当其中一个需要释放氮气时,即可换成另一个工作,实现持续制氧供氧;所述供氧电磁阀6位于所述储氧箱3和所述出氧口10之间,用于控制氧气输出量的大小,实现供氧量可控;所述气路电磁阀5还起到气流中转作用,所述空压机2通过第一气管9连接所述气路电磁阀5再连接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所述第一气管9为散热铝管,能够将压缩后的热空气进行散热;所述控制模块7用于控制所述空压机2、所述气路电磁阀5和所述供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制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2)、储氧箱(3)、并联式吸附塔(4)、气路电磁阀(5)、供氧电磁阀(6)和控制模块(7),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设置在所述储氧箱(3)内,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8),所述密封气路板(8)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氧箱(3)及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连通的内部气路,所述气路电磁阀(5)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相连通并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所述空压机(2)通过第一气管(9)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连通,所述储氧箱(3)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供氧电磁阀(6)连接出氧口(10),所述供氧电磁阀(6)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7)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所述空压机(2)、所述气路电磁阀(5)和所述供氧电磁阀(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包括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所述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且两端均设置有过滤件(43)和密封件(44),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的内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45),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的两端,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气路连通的若干个连接气口(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荣梁之灿肖子林李光碧钱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