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03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多链路通信中多链路设备发送给对端多链路设备的信息的信息量较大,对端多链路设备在根据该信息确定与正在接收数据的链路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的过程也比较繁琐,对端多链路设备的处理负担较大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生成链路分组信息,其中,链路分组满足以下特点:属于不同链路组的链路支持同时收发;发送链路分组信息。信息。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越来越多的无线设备之间可以支持多频段通信或者支持在同一频段的不同信道上进行通信或不同频段的不同信道上进行通信。例如,以无线设备支持多频段通信为例,无线设备之间可以同时在2.4吉赫兹(GHz)、5GHz以及60GHz频段上进行通信。
[0003]目前,可以将支持多频段或者多信道通信的无线设备称为多链路设备。其中,相互通信的多链路设备可以具备至少一个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TRP可以在一个频段上或者信道上向对端的TRP发送数据或者接收对端的TRP发送的数据。其中,多链路设备可以包括多链路接入点设备或者多链路站点设备,多链路接入点设备上的TRP可以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多链路站点设备上的TRP可以称为至少一个站点(station,STA)。例如,如图1所示,多链路接入点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AP;多链路站点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STA,STA工作在一个特定的频段或信道上。多链路接入点设备中的AP可以与多个多链路站点设备中的STA通过预先设置的链路实现通信;如图1所示,多链路设备的AP1可以通过链路L1与STA1实现通信;AP2可以通过链路L2与STA2实现通信;即可以进行多链路通信。
[0004]在利用多条链路进行通信时,多链路设备可能会因为一条链路上发送信号泄露等干扰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同时在与该链路频域距离较近的另一条链路上接收信号。如图1所示,假设链路L1与链路L2为频域距离较近的两条链路,若AP1通过链路L1向STA1发送信号时发生信号泄露,与AP1处于同一多链路接入点设备中的AP2很容易受到链路L1上发送信号的干扰而无法接收到STA2通过链路L2发送的信号,导致多链路接入点设备无法在链路L1和链路L2上同时收发信号。同理,多链路站点设备也存在上述无法在频域距离较小的两条链路上同时收发信号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多链路设备与对端多链路设备利用多条链路进行通信时,多链路设备向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多条链路中任意两条链路之间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信息,对端多链路设备接收到该信息之后,在向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利用与正在接收数据的链路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向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
[0006]在这种通信过程中,多链路设备需向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多条链路中任意两条链路之间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信息,该信息的信息量较大;由于该信息的信息量较大,对端多链路设备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与正在接收数据的链路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的过程比较繁琐,效率低下,对端多链路设备的处理负担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解决现
有多链路通信中多链路设备发送给对端多链路设备的信息的信息量较大,对端多链路设备在根据该信息确定与正在接收数据的链路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的过程也比较繁琐,对端多链路设备的处理负担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多链路设备生成属于不同链路组的链路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分组信息,并发送该链路分组信息。
[0010]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多链路设备可以从自身与对端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多条链路中任意两条链路之间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信息中,提炼出链路分组信息,将链路分组信息发送给对端多链路设备,与现有技术中多链路设备发送多条链路中任意两条链路之间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信息相比,链路分组信息简单,信息量减少;同时,对端多链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链路分组信息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处于不同链路组的链路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对端多链路设备可以利用与正在接收数据的链路处于不同链路组的链路向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降低多链路设备确定与正在接收数据的链路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的过程的繁琐程度,提高处理效率,减小对端多链路设备的处理负担。
[0011]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结合第一方面,同一个链路组内,至少存在两条不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
[0012]基于该可能的设计,同一链路组中,至少存在两条不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可以避免存在一个链路组中任意两条链路之间都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情况,若一个链路组中任意两条链路之间都可以支持同时收发数据,则可以继续对该链路组进行分组,以增加链路组的个数,便于多链路设备与对端多链路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从更多的链路组中选择可用的链路。
[0013]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同一个链路组内,对于其中的任意一条链路,至少存在一条与任意一条链路不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
[0014]基于该可能的设计,同一个链路组内,若存在与链路组内的其他链路都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可以新增链路组,将该链路放入新增的链路组中,以增加链路组的个数,便于多链路设备与对端多链路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从更多的链路组中选择可用的链路。
[0015]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结合第一方面,链路分组信息可以携带在信标帧、探测响应帧、鉴权帧、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或链路分组行动帧中。
[0016]基于该可能的设计,多链路设备可以将链路分组信息携带在在信标帧、探测响应帧、鉴权帧、关联响应帧或重关联响应帧等现有帧中发送给对端多链路设备,无需增加新的用于携带链路分组信息的帧,减少了多链路设备与对端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除此之外,多链路设备也可以新建一个链路分组行动帧,专门用于携带链路分组信息,不予限制。
[0017]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链路分组信息包括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链路的操作等级、链路的信道号和链路所在链路组的链路组标识;或者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链路的操作等级、链路的信道号和链路的链路主次标识;或者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链路的操作等级、链路的信道号。
[0018]基于该可能的设计,多链路设备可以将每条链路的操作等级、信道号、所在链路组的链路组标识、链路主次标识等相关链路信息发送给对端多链路设备,以便对端多链路设
备根据链路的相关信息识别出链路的一些特征,进而根据链路的特征进行相应操作,简单易行;同时,将用于表征链路的特征的相关信息携带在链路分组信息中发送给对端多链路设备,无需增加多余的信息携带链路的相关信息,减少新增信息交互所带来的开销。
[0019]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多链路设备可以在同一链路组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上,向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来自对端多链路设备的数据。
[0020]基于该可能的设计,多链路设备在与对端多链路设备进行通信时,利用同一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链路设备生成链路分组信息,其中,链路分组满足以下特点:属于不同链路组的链路支持同时收发数据;所述多链路设备发送所述链路分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分组还满足以下特点:同一个链路组内,至少存在两条不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个链路组内,对于其中的任意一条链路,至少存在一条与所述任意一条链路不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的链路。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分组信息包括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所述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所述链路的操作等级、所述链路的信道号和所述链路所在链路组的链路组标识;或者所述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所述链路的操作等级、所述链路的信道号和所述链路的链路主次标识;或者所述每条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所述链路的操作等级、所述链路的信道号。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链路组中包括主链路以及次链路;多链路设备向所述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所述多链路设备在所述主链路上竞争信道,并在竞争信道成功后,在所述主链路上通过竞争成功的信道向所述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当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时,所述多链路设备在所述次链路上通过所述次链路对应的信道向所述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包括:所述次链路对应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为空闲态;或者所述次链路对应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从非空闲态变为空闲态,且所述主链路上正进行数据发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链路对应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为空闲态,包括:当所述次链路上的信号能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信道状态为空闲态;或者当所述次链路对应的信道的网络分配矢量NAV等于0,并且所述次链路上的信号能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信道状态为空闲态。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路上发送的数据携带在第一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次链路上发送的数据携带在第二PPDU;所述第一PPDU的结束时间与所述第二PPDU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二预设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多链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对端链路设备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多条主链路中的任意两条主链路之间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设备为多链路接入点设备,对端多链路设备为多链路站点设备;或者所述多链路设备为多链路站点设备,对端多链路设备为多链路接入点设备;或者
所述多链路设备为多链路站点设备,对端多链路设备为多链路站点设备。10.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时,多链路设备生成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为非空闲态;所述多链路设备向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链路上的信号能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信道对应的网络分配矢量NAV不等于0;或者所述多链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信道接收到数据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设备向对端多链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多链路设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宸李云波周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